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情况探究

2016-10-24 15:12许欣
考试周刊 2016年80期
关键词:反馈提问师生互动

许欣

摘 要: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完成英语学习过程,以确保师生交往的顺利进行,教师恰当提问可以保证教学的效度,教师反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互动的机会和更多的接近真实的互动模式。

关键词: 师生互动 语言学习过程 提问 反馈

目前我国高职英语学习的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上师生交往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堂交往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由教师承担,课堂中的活动大多由教师决定和控制,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乃至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促进或阻碍师生课堂交往。那么,该如何发挥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积极作用呢?

1.以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对待语言学习过程

由于学习习惯和基础的原因,部分高职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有的教师不了解语言学习过程,希望给学生输入多少的同时他们就能输出多少。教师往往在给学生语言输出的同时提出他们暂时还达不到的要求,导致交往互动的失败。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入,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包括注意、理解、吸收、整合语言知识等几个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语言输出,完成交往互动的任务。为此,布鲁纳(Bruner)等人提出“支架”理论(scaff01ding)。这个理论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由教师帮助学生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Langer在1983年根据布鲁纳的语言支架理论具体阐述了支架式讲授的步骤,即教师首先选定具有明确目的的学习任务,并预测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然后设计任务的形式,以便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任务。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保持注意和参与状态,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支架,随着学生完成任务能力的增强而逐渐撤去支架,最后进入下一个学习任务。在帮助学生完成由输入到输出,由起初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使用者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采用提问、反馈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互动

近年来,人们逐渐关注课堂行为中诸如问答、意义磋商、教师反馈等互动因素的作用。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被动式和回应式的,即很少启动与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动,但当教师启动互动时,他们往往会进行回应。师生课堂互动大都遵循IRF模式,即教师启动、学生回答、教师反馈。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由教师规定会话的内容和方向,以及相适应的语言形式。教师可以随时中断或更换会话的对象,其目的、态度左右着会话的导向、内容、节奏乃至效果。

在IRF模式中启动和反馈的角色主要由教师担当,下面我们具体分析教师在担当这两个角色时会对师生交往互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2.1两种问题模式

教师高质量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参与交往互动,而低水平的提问则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导致互动失败。语言课堂中的提问早已引起专家们的关注,从事课堂问题研究的语言学家Nunan把问题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

展示性问题指教师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并进行提问。展示性问题常与所学的材料有关,用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或某个语言点。而参考性问题指教师事先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主要针对回答者的理解和判断进行提问。教师该如何处理好这两种问题的比例并做到利用问题促进学生参与互动,使其掌握和运用好所学知识呢?

在非教育环境中,人们很少对自己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进行提问,但在教学中展示性问题占相当的比例,这类问题一般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使教师很快了解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某项内容,以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环节。展示性问题的回答一般都比较简短,有时甚至一两个词就可以,学习材料可提供参考。因此,即使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回答出来。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问题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交往可以顺利进行。但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展示性问题有其局限性,严格地说,展示性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只是知识的展示,其常常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思考。另外,展示性问题为学生提供的使用语言的机会有限,因为展示性问题的答案一般都比较短,即使长也因有材料可以参考,学生可以不用自己组织语言。因此有时即使学生进行语言输出,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掌握并学会使用了某种语言。

参考性问题询问的是学生的个人经历、意见、观点等,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这些问题更接近日常交往的询问,真实感较强、更生活化。在回答参考性问题时,学习者需要自己组织语言,设法用目的语表达思想.这种语言输出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但参考性问题有其局限性,回答参考性问题需要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出这类问题后班里气氛常常显得沉闷,高职学生往往不愿意配合回答这类问题。这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阻碍更多的学生与教师进行交往互动,不利于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每个班级、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情况等都不相同,而这些又是影响提问形式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两种形式对课堂交往及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同时要认识到它们各自的局限性。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既确保更多的学生参与互动,又注意交往互动的质量。如何合理使用两种形式使其都能发挥最佳的效果,有赖于教师的积极实践和努力探索。

2.2教师反馈的作用

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一般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接受或是给予否定、修正,这是一轮完整的师生互动。这种IRF模式是我们课堂中常见的,但这种模式的循环被许多学者认为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只使用这种模式。高职英语教学更强调语言的运用实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互动的机会,提供更多接近真实的互动模式。教师的反馈可以在一定程度起到这样的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反馈引导学生进行意义磋商。意义磋商是指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话者因为预感到或觉察出交流的难点而对话语进行重复、简化、修饰、重组,以使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意义磋商是互动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学生回答不够明确时,教师不是匆忙给予评价或修正,而是通过意义磋商为学生提供进行正确语言输出的机会。事实上,意义磋商不仅对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学生具有意义,在课堂这个特殊的语境中,意义磋商对其他学生也同样具有意义。意义磋商可以增加他们理解输入的机会,此外他们也可以加入讨论进而成为师生互动的参与者。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反馈调整互动内容和发展方向,并引导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3.结语

教师在师生互动中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以上讨论的几个方面,如何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语言知识的学习习惯而积极地进行交往互动,如何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师生互动中高职生的焦虑心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确保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等,都是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ollmidR.&T.Shortall.Classroom Researchand Research Methods[M].Birmingham:The Center for English LanguageStudies,1997.

[2]Nunan.D.Understanding language classrooms [M].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1989.

[3]寮非,冯晓嫂.英语课堂话语的认知语境与交际效果分析[J].外语教学,2005(1).

[4]周星,周韵.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猜你喜欢
反馈提问师生互动
妙用“表扬”和“忽视”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