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地区夏季涝灾后补(改)种和水淹作物田管技术

2016-10-24 06:23方心满戚士章张建群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6期

方心满 戚士章 张建群

摘 要:该文介绍了近几年寿县等沿淮地区霉雨季节涝灾后生产经验,针对不同时段出水的受淹农田,提出补(改)种和水淹作物田管技术措施,为当地灾后恢复生产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沿淮地区;夏季涝灾;恢复生产;田管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034-02

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寿县等沿淮地区常发生持续降雨天气,降雨集中,降雨量偏大。低洼地区极易形成内涝,农田受灾严重。为抢抓农时,需要及时开展补改种和加强水淹作物田间管理,恢复灾后生产,降低灾害损失。

1 受涝绝收田补种改种技术

受涝绝收田,分水田、旱地2种类型和农事季节要求进行改种补种。

1.1 7月19日前退水的水稻田补种水稻

1.1.1 间苗移栽或分株移栽 处于分蘖期的直播稻或手插秧,提前5~7d追施75kg/hm2尿素,对直播稻进行间苗,对手插秧进行分株,匀出的秧苗用于受灾绝收的水稻田改种栽培。常规稻秧苗移栽24~27万穴/hm2(行株距30cm×13cm),杂交稻秧苗移栽21~24万穴/hm2(行株距30cm×15cm左右)。

1.1.2 “早翻晚”改种 对中稻受淹死亡且无秧苗移栽的稻田,可以进行水稻“早翻晚”栽培,一般能获得5 250~6 750kg/hm2产量。2015年寿县采取毯式育秧抢育预备苗,10~13d即可机插秧,无育秧条件的采取免耕直播方式。洪涝灾害后补种“早翻晚”水稻,必须保证在9月20日前安全抽穗扬花,因此季节十分紧张。作为应急措施,宜选用早稻早熟或特早熟品种,如:早籼807(108d)、中早39(110d)、中早35(109d)、中早25(106d)、早籼276(109d)、早籼788(105d)、早籼3216(100d)、早珍珠(105d)、浙辐7号(108d)、嘉兴8号(110d)等。播种前用25%迈舒平悬浮种衣剂(22.2%噻虫嗪+1.1%咯菌腈+1.7%精甲霜灵)17mL加清水6~8kg,直接浸泡5kg稻种,浸种24~36h,清水洗净后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播种。机插秧按《寿县机插水稻生产育秧技术规程》要求播种,直播稻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时间而定,常规稻一般为90~112.5kg/hm2,杂交稻37.5~45kg/hm2,早播的宜少,迟播的宜多。为争取早蘖,施肥上要采用“促前、控中、补后”技术路线,重基肥,早追肥,看苗施穗肥,斟情喷叶面肥,控施氮肥,重施磷钾肥,增强生殖生长能力。纯氮总施量控制在150~180kg/hm2,五氧化二磷75~90kg/hm2,氧化钾150~225kg/hm2。基肥45%三元复合肥525~600kg/hm2,氯化钾90~105kg/hm2;1叶1心期和4叶期分别追施45~60kg/hm2尿素;孕穗期看苗补施45~60kg/hm2尿素加75kg/hm2氯化钾作穗粒肥。水浆管理上做到露泥播种、湿润出苗、浅水分蘖、轻晒促根控苗、干湿交替灌浆,保持湿润到黄熟。露泥播种后至1叶1心期均不建立水层,只保持湿润。晒田采用分次轻晒的方式,孕穗至抽穗期间歇灌溉,后期常灌“跑马水”,干干湿湿,以防倒伏。直播稻田杂草极易滋生,秧苗3叶1心期,根据田间草相防治杂草。用10%韩秋好(恶唑酰草胺)750mL/hm2防治禾本科杂草,韩秋好对稗草、马唐、牛筋草效果好;10%千金(氰氟草酯)750mL/hm2防除千金子和低龄稗草。4叶1心期,一般用70.5%2甲·唑草酮300g/hm2加10%吡嘧磺隆150g/hm2防治莎草科和阔叶杂草;50%二氯喹啉酸375g/hm2防除大龄稗草,但要严格控制药量,避免药害发生。病虫害要采取综合防治,特别是“早翻晚”水稻秧苗嫩绿,易遭蓟马、螟虫危害,要及时施药防治。由于田间密度大,要注意防治后期纹枯病,可在孕穗期喷施1~2次5%井冈霉素1 500g/hm2。9月20日不能齐穗的田块,有可能遭受“寒露风”侵袭,可在抽穗初期用22.5~30g/hm2“920”兑水600kg喷施,并灌深水保温。

1.2 7月20日(大暑)前退水的水旱田改种旱作 旱地可以改种玉米、山芋、花生、西瓜、胡萝卜、马铃薯、白菜等作物。应选择早熟品种,如:早熟夏玉米(掖单4号、登海1号、中夏1号等),鲜食玉米(皖甜1号、苏玉糯2、5号等),菜用大豆(新六青、特早1号等),鲜食秋花生(皖花2号、鲁花9号等),秋播西瓜(苏蜜1号、京欣1号等)。

1.2.1 补种玉米(1)品种选择 7月20日之前播种的,可选用增产潜力大的中熟品种,如:掖单13、掖单2号、登海1号;7月20日至7月底播种的可选用掖单4号、皖单8号、农大81、皖西94-1等早熟品种。也可选用耐涝渍、耐密型的隆平206、弘大8号等优良品种。(2)适期播种。7月中旬以前仍是秋玉米的最佳播期范围,7月底前能出水爽土的田块可直播玉米;对于8月上旬前能退水爽土的田块,应在7月25日之前育苗,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待出水后移栽。采用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播种,防治地下害虫。每穴播2~3粒玉米种子,也可用玉米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控制在4~5cm。3~4叶期间苗,6~7叶期定苗。(3)合理密植。播种量37.5~45kg/hm2。60cm等行距种植或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40cm)。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弘大8号等耐密植品种留苗60 000株/hm2,株距25~30cm;蠡玉16等大穗型品种留苗52 500~57 000株/hm2,株距30cm左右。高产田块适当多留苗。(4)科学施肥。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磷、钾肥和50%~60%的氮作基施,其余的氮肥在大喇叭口期(10~12片展开叶)追施。由于秋玉米前期气温高,玉米生长期缩短,所以应重施基肥。基肥施45%三元复合肥600kg/hm2、尿素75kg/hm2,在5~6叶期定苗后,施90~120kg/hm2尿素做苗肥。在10~12叶期,施尿素75kg/hm2做穗肥。(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化学除草。玉米播后苗前可喷施40%乙阿合剂2 250~

3 750mL/hm2,兑水750kg进行封闭式喷雾;玉米幼苗2~5叶期,杂草2~5叶期喷施4%玉农乐悬浮剂(烟嘧磺隆)1 500mL/hm2进行茎叶除草,也可在玉米7叶至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百草枯(克无踪)水剂1 500~2 250mL/hm2,在无风条件下玉米行间定向喷雾;(二)病虫害防治:苗期用2.5%的“敌杀死”1 500倍药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粘虫、灰飞虱等;喇叭口期用3%辛硫磷颗粒剂22.5kg/hm2撒入心叶内防治玉米螟;用40%乐果1 500倍液防治玉米蚜虫;防治大小斑病用40%克瘟散乳剂500~1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悬乳剂500~800倍液叶面喷洒;防治锈病用50%代森锌水剂800~1 000倍液。化控防倒。在可见叶6~9叶时(拔节期前)喷化控剂金得乐、玉黄金等,降低玉米株高,促进根系生长,防止玉米倒伏。(6)适期晚收。玉米适当晚收是一项不需增加成本的增产措施,一般在玉米苞叶干枯变白,籽粒变硬后,玉米完熟期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

1.2.2 补种绿豆 水田改种旱作难度较大的,退水后可趁墒及时播种绿豆。绿豆耐瘠性好,生育期短,播期弹性大,是重要的救灾作物之一。据2003年、2007年、2015年经验,补种绿豆最迟在8月5日之前,否则遇寒露风难以结角成熟。(1)品种选用。可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高产品种,如:豫绿4号、豫绿5号、豫绿6号、郑绿7号、中绿1号、苏绿1、2号等。(2)播期安排。8月5日前抢早播种有利于高产稳产。各地应在退水后,“抢”字当头,立争早播。(3)种植方式与密度。以穴播或条播方式为宜,畦宽1.5m,每畦3行,行向应与风向平行,一般夏播绿豆采用南北行向,利于通风透光。行株距配比为(55~60)cm×10cm,播足18万穴/hm2,每穴2粒为宜,用种量22.5kg/hm2左右,撒播用种量37.5kg/hm2。(4)肥水管理。肥水管理以壮秆促枝,提高单株荚果数为主要目标,采用重施基肥与促花肥2次施肥法。基肥可底施45%复合肥450kg/hm2,促花肥在开花结荚期追施尿素225kg/hm2,之后不再施肥。高温干燥天气,如豆叶明显下垂,应在当日傍晚采用满沟窨水,以畦面不积水为度。(5)及时采收。豆田中当黑荚与黄荚占总荚数的70%左右时,可用乙烯利1 800mL/hm2兑水450kg均匀喷雾,7d后待豆叶大部分脱落后集中采收。也可分批采收,及时采收黑荚。

1.2.3 7月下旬至8月上旬(立秋),重点改种绿豆(如上)和蔬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 适宜的蔬菜种类有:黄瓜、番茄、菜豆、空心菜、大白菜、小白菜、秋萝卜等。7月底前补种山芋仍可取得15 000kg/hm2的收成。春山芋或早插夏山芋通过追肥提苗增蔓,可以借藤补种,要保证密度60 000株/hm2以上。

1.2.4 8月20日前(处暑),重点改种荞麦、速生蔬菜和反季节棚室蔬菜等 如:食用菌、小白菜、青花菜、芫荽、菠菜、洋葱、黄瓜等蔬菜品种。为了争取农时,可以采用育苗移栽办法,无地育苗的可借地或统一集中育苗,待适宜补种时组织移栽,以弥补季节上的限制。

2 水淹作物恢复生长田间管理技术

2.1 清沟排水,除涝保苗 受涝地区立即开机或人工排涝,抓紧清沟除渍,旱地力争在24h排除田间积水,水田争取在72h内现苗,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及时清理田间沟系,确保“三沟”配套,预防二次涝渍。

2.2 查苗补苗,以稠补稀,及时中耕培土、除草 对缺苗断垄的田块,通过移稠补稀或补种补栽等措施及时补苗,确保全苗。涝渍之后,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根系生长发育不良,排除积水,土壤泛白后进行中耕,一般2~3次,有助于农作物恢复生长。

2.3 增施速效肥,促进苗情转化 受涝渍作物长势较弱,应及时增施速效肥料,适量增施磷、钾肥,补足地力,促进苗情转化。

2.4 科学管理,化学调控 对雨水过多,田间隐蔽、光照不足,造成作物疯长的,喷施矮丰、烯效唑、缩节胺等化控剂防止徒长。对于因渍害根系活力减弱的,可以通过叶面喷肥,喷施专用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尿素、微肥等,使其尽快恢复生机。水稻田退水后用45g/hm2碧护(含赤霉素、芸薹素内酯、吲哚乙酸、脱落酸、茉莉酮酸等8种天然植物激素成分)加氨基酸750mL兑水750kg喷雾,提高水稻恢复生长活力。

2.5 及时防病治虫 作物受涝后,植株素质下降,易受病害侵染。应加强病虫测报,适时防病治虫,控制病虫害爆发流行。由于连降暴雨,田间湿度较大,有利于水稻纹枯病侵染流行,防治指标为病丛率20%以上,用30%爱苗乳油225mL/hm2兑水750kg均匀喷雾。因补改种水稻生育期推迟,应加强后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控。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