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运行模式研究

2016-10-24 01:59朱茜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政治制度

朱茜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13)

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运行模式研究

朱茜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13)

制度治党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应在政治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党内制度运行模式,从环境-输入-输出-反馈系统运行过程中分析党内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进而以党内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促进建立良性互动的政治生态环境。

党内制度;政治系统;政治生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和基础,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规定完善了党内法规。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仅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开始,不是也不应该是最终的环节。从党内制度的起草、颁布到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的学习、贯彻、落实,从党内政治生态环境调整到影响具体施政行为人,从群众的需求反应、民意支持到政策再调整,我们亟需对这一政治生态链做理论探索。

一、政治系统模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国家生活的有机体”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统一体,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此后,1847年,马克思又在其著作 《哲学的贫困》中明确提出了 “社会有机体”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是由 “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构成的,是 “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1]1867年,马克思在 《资本论》序言中再次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2]

1943年6月,毛泽东在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首次构建了党执政方法的工作模式,“将群众的意见 (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他将党视为一个开放性的政治系统,吸纳来自社会各方的意见、建议,归纳、总结出群众的需求,再在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方针,以此引领革命。但中国革命能取得成功,密切联系群众能被确定为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绝不仅限于此,他的取胜之道在于“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让党的每一项制度、政策都焕发出生机,就像一个可以免费升级的系统一样,你不需担心它会落后于时代。

认识到社会有机体状态的并非仅有共产党的智者,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在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一书中详细的阐述了政治系统的运行模式。他将政治系统设定为一个开放性的、被各种不同环境所包围的系统,始终可能受到来自这些环境压力的威胁。伊斯顿将这些压力概括为需求和支持两种元素,政治系统以外对于需要政治系统加以提供需求信息的传导形式称为输入。政治系统根据外部的需求输入,经过内部一系列信息传递、汇总与分析、决策,从而最终形成的政治决策称为输出。输入和输出是政治系统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政治系统本身获得社会的政治支持,进而获得统治社会能力的基础。顺畅、及时的输入与恰当、有效的输出是政治系统维持其存在的关键。伊斯顿认为输出并不是政治活动的终结点,重要的是转换过程的输出可以对于系统做出反馈,并形成系统后来的行为,其理论运行模式如图1。

图1 政治系统运行模型

以上仅仅是将政治系统作为黑盒子加以考察的简单归纳,为了认识系统内成员与政治系统的关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到输入输出之间的组织内部运作的过程。显而易见,系统内部的个人并非系统本身无意识的零件。相反,系统内部的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意志和有别于系统的利益需求,这种自由意志和利益需求有时会有效提高政治系统的运作效率,有时则会严重影响政治系统的运转效率,甚至导致政治系统的自我瓦解。对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系统内部成员即使不惜瓦解自身所处的政治系统也要实现自身利益需求这种现象的认识,为党着力加强从严治党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注脚。

二、全面从严治党下制度系统运行模式

政治系统模型在分析制度与环境关系时作用明显。因此,我们不妨以此模型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下党内制度的运行模式。在此,将在党领导下的全部权力机关概括为政治系统,将党组织视为政治系统中的核心系统;将民生、经济、国际环境等一系列外部反应概括为需求和支持两种因素,这种需求和支持通过各种渠道作用于政治系统。在党组织的指导下,行政机关制定出施政方案,并通过多种渠道输出到周边环境中。在这一制度运行模式下,如果党组织不能形成一套严明的党内制度,就无法确保其对权力运行机关输入的信息来源于党的意志,也不能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促进整个政治系统形成一个稳定、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由此,我们不难产生进一步推论,政治系统对外输出信息将出现片面性,输出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输出、反馈机制,政治系统运行必然会像在黑夜中摸索一样,没有目标,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支持。由于党内制度的规范作用、指导作用、带动作用等基本属性,以及其衍生出来对输出机制、反馈机制的影响作用,使得党内制度建设对整个政治系统的运行尤为重要。通过健全、完善党内制度,政治系统才能循环往复地进行输入——输出——再输入——再输出……,从而不断运转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其理论运行模式如图2。

图2 以党为领导核心的政治系统运行模式

从政治系统内部组织来看,它与其他所有社会系统都有一个关键共通的特性,即对身处的环境做出反应的特殊适应能力。政治系统积累形成了应对环境变化的各种机制,运用这些机制,就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内部结构。如果政治系统能够将第一次输出的结果当作自己未来的行为,那么,他就必然会以某些方式了解反馈环路中发生的事情。通过需求和支持的回流,政治系统得到有关自己先前行为可能结果的信息,这就使得政治系统能够利用自己被反馈回来的信息修正或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它自己的目标。

政治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不断相互影响的信息流。循环渠道是否畅通,是否具备反馈和对反馈做出反应的能力是衡量一个政治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这也体现出一个政治系统在剧烈动荡变化世界持续下去的能力。

信息输入、输出、反馈环路三节渠道的畅通性决定政治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压力曲线,而渠道的畅通与否取决于政治环境壁垒的兼容性,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中即广开言路和政令畅通两个方面。制度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稳定畅通的渠道必须依靠制度来维持。在理想的政治环境中,个体行为在制度的规范指引下,依照政治决策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但该理想状态必须建立在已有健全的制度和保证制度实施的政治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对这一点,党内已经有充分的认识。邓小平曾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习近平总书记则已经着手顶层设计,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机制。2013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体制机制。这是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升华。

接受反馈和对反馈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是政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也是长久执政的基础。回溯党的建党历程,不难发现,仅以从严治党为例,党内制度始终是在不断完善、不断健全发展的。关于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党内规定在10年内已经修订三次:1990年中共中央颁布 《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1997年中央对此文件修改补充,颁布 《关于提高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意见》,2000年再一次修改补充前定文件,颁布《关于改进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4]。从针对关键少数的 《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到面向全体党员颁布实施的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无一不体现着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环境,党内制度不断健全发展的过程。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 《中国大趋势》一书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的支持,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名字,而是因为实实在在的成绩。”[5]取得这些成绩的根源在于,我们从不缺乏对执政本源的认识。正如习近平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6]我们也从不缺乏对自身及外部矛盾的认识,党的十八大针对新的历史条件,提出党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四种危险”[7]。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完善应对各种矛盾的反应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先后制定完善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中央巡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三、促进良性政治生态文化建设

弗朗西斯·福山认为:“有关政治发展的整体构架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有很多相似之处。进化论构筑在差异和选择这两项原则上:生物有机体发生相对随意的遗传变化,其中最适应环境的,得以存活和繁殖。政治系统的发展也是如此,政治制度也会产生变异,最适合当时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能够得以存活和扩散。”[8]在政治体系模型中,在环境、输入、转换、输出和反馈等环节中环境是最基础的部分。政治形态在特定的时空环境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其相对的稳定性需要政治系统不断根据反馈环路中输入的信息做出适当的决策。即使在没有进行主动的自我反思与改革的情况,政治系统及其运作方式也是在随时发生各种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外部环境的评价决定了政治系统的生死存亡,但是在另一角度上,通过主动的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通过类似于上述输入-输出的过程,政治系统也能够通过主动寻求改变而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实现适者生存和进化。这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组织方法和工作方法加以有选择的扬弃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2014年6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2015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再次尖锐指出:当前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优化乃至重构党内政治生态,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指出:能否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针对新形势下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党组织政治生态扭曲、腐败现象严重的现实问题,必须把凸显制度治党、坚持以规治党、重构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9]。

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化,必须建立系统思维模式,整合各要素间的传输与配置,制定系统内部的组织管理程序,实现系统结构的最优化。在人类社会的思维模式已经由简单、单向线性输入模式发展为多元、非线性思维方式后,构建迭进制度运行、发展模式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选择,是强化执政能力,稳固执政基础,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社,1995:1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33.

[4]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室等.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52,71,89.

[5][美]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M].魏平,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36.

[5]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8][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M].毛俊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9]包心鉴.论优化党内政治生态 [N].光明日报,2015-05-13(1).

[责任编辑:江亚玲]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D26

A

1671-6183(2016)09-0019-04

2016-09-07

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领导干部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组织环境与社会环境研究(L15CDJ001)”的阶段性成果。

朱茜 (1981-),女,辽宁大连人,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政治学博士;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政治制度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