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菲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湖南长沙410205)
非英语专业生口译能力生态化培养
许菲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湖南长沙410205)
目前国内高校外语专业、翻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所培养的口译人才因专业知识缺乏而使口译能力受限。高校可将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能力培养与生态优化联系起来,从课程设置、教学训练、实践体验、评价体系四个层面对非英语专业生口译能力的培养进行生态化教学改革。
非英语专业生;口译能力;生态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口译人才已成为国家紧缺人才。许多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毕业生虽然也接受过一定的口译教学与训练,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口译技能,却对口译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理解不多或不深,在实际工作中口译能力表现欠佳。因此,“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一定英语口译能力的专业型口译人才成为解决我国目前专业领域英语口译人才紧缺问题的必然途径”[1]。但是,到目前为止,非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口译课程仍然是一个空白。如何结合社会需求及非英语专业生的专业特点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开设口译课,系统地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将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能力培养与生态优化联系起来,从课程设置、教学训练、实践体验、评价体系四个层面探讨构建非英语专业生口译能力培养的生态化模式,以期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型口译人才。
生态翻译学(translation ecology)是由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人文科学系主任兼翻译与语篇研究中心主任Cronin在其著作Translationand Globalization中首次提出的[2]。国内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思想指导,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翻译选择适应论”[3],不仅强调生态翻译系统的整体性,重视不同子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还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读[4]。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事前预防”、“事后追惩”等一系列核心概念引入翻译研究中,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指译者和译文生存的总体环境,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4]。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与制约:(1)体现在译前即为“事前预防”,往往会涉及到翻译生态环境对译员先前的翻译经验、专业知识积累、社会文化素养、译前准备能力等的要求。(2)体现在译中,即为“三维转换的需要”,即需要译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体现在译后,即为“事后追惩”,强调在译事之后对译者的选择、特别是对最终的译文给予评判与处理。同时,在生态翻译学看来,翻译的整个过程都是以“译者中心”为取向的,翻译过程是由译者主导的“适应与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4],在翻译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尽由译者能动地去作“操纵/支配/摆布/重写”等适应性的选择[6]。翻译的整个过程中,译者承担平衡生态环境的重任,在适应与选择活动中遵循“弱汰强留”、“适者生存”的生态原则。
(一)口译能力
西班牙“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及评估”(PACTE)专项研究小组基于实证研究把笔译能力概括为六个方面:双语交际能力、语言外能力、转换能力、职业能力、决策能力、及心理生理要素[7]。目前译界关于口译能力的论述较为零散。根据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法国巴黎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高等翻译学院Daniel Gile教授设定的口译理解公式(comprehension)=KL(linguistic knowledge)+ELK(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A(analysis),即理解=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分析,可以看出语言知识及运用能力、言外知识及运用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是一个合格译员必须具备的三种核心能力[8]。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的代表学者Seleskovitch认为,口译能力的基本支柱包括以下几大模块:(1)模块A:双语支柱;(2)模块B:社会、文化积累;(3)模块C1:百科知识;(4)模块C2:专业知识[9]。国内学者蔡小红基于对中国法语译员和学生译员的交替传译活动的实证研究指出,语言能力、言外知识和口译技巧是构成口译能力的重要因素[10];王斌华认为口译能力即完成口译行为所需的内在的知识技能体系及相关的心理素质,具体构成模块如图1所示[11]。
图1 口译能力的构成模块图
从图1可见,王斌华指出口译能力包括四个模块:双语能力模块、言外知识模块、口译技能模块和译员心理素质模块。其中指出双语能力模块主要包括源语的听辨理解能力、源语向目的语的翻译转换能力和目的语的口头表达能力;言外知识模块主要包括百科知识和专业主题知识等;口译技巧模块主要包括以口译为目标的听辨理解技巧、短期记忆技巧、口译笔记技巧、重组表达技巧和多重任务处理技巧等;译员心理素质模块主要包括集中的注意力、良好的记忆力、快速的反应力、应对现场压力的镇定力等适合从事口译职业的心理素质[11]。
综观上述研究,译界对口译能力概念本身的界定不一致,有的强调双语知识、社会、文化积累、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有的强调语言能力、言外知识和口译技巧,不一而足。能否实现更科学、更完善、更一致的界定是值得研究者们思考的问题。
(二)生态口译能力
在以上口译能力研究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全面审视口译能力这一概念。从生态翻译学来看,译员口译时必然会受到口译生态环境的制约,既有源语、译语语言文化因素、也有口译活动的现场环境因素、口译活动的交际意图、及译员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生态因素等。要生产出好的符合生态规律的译品,保持口译生态平衡,译员必须选择性地适应口译生态环境,并且对口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的选择。和谐统一的口译生态环境的建立需要译员具备良好的“生态口译能力”。具体而言,“生态口译能力”可从四个维度进行剖析,各维度包含不同的生态构成要素,如图2所示:
图2 “生态口译能力”图
依据图2,译员的“生态口译能力”由三维转换能力、知识储备、口译技能及心理能力四个维度的子能力及相应的生态要素构成:(1)三维转换能力。是指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能力(包括源语语言能力、译语语言能力、源、译语间的转换能力)、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能力(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能力)及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能力(源语交际意图的理解能力、双语交际意图的转换能力);(2)知识储备。主要包括的生态要素为百科知识储备和学科专业知识储备;(3)口译技能。如记忆力、笔记技能、口译转换技能等生态要素;(4)心理能力。由反应能力、注意力、镇定力等生态要素组成。
作为一个特殊的口译学习群体,非英语专业生不同于经历过长期的英语语言综合技能训练的英语专业学生,也不同于经历过专门的口译技能训练的翻译专业学习者,但是他们具备自己的学科专业背景与优势。因此,对于非英语专业生口译能力的培养要从其生态实际出发,既考虑其劣势,又充分发挥其优势,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进行教学训练,引导实践体验,完成教学评估,培养具有生态适应能力的、和谐的口译主体。
(一)生态化口译课程设置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复杂、统一的、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各子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因此,非英语专业生的口译课程应形成互相辅助、互相补充、发展学生口译能力的模块体系:
(1)语言文化能力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英汉双语语言文化能力,为学生扫清源语语言理解、译语语言表达、源语文化转换及源语文化传递的障碍。这一模块是非英语专业口译学习群体至关重要的模块。课程设置可采取“1+4”的模式,其中“1”和“4”分别指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英语这门必修课程,以及英语视听说、英语公众演讲、中国文化概要、西方文化概要四门选修课程。
(2)口译理论模块,旨在从理论层面让学生理解口译行为、方法与过程。可开设1门口译理论课程——中西翻译理论入门,课程性质为选修课。
(3)专业知识模板,旨在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培养其用英语表达这些专业知识的能力里。这一模块是非英语专业口译学习者的核心模块之一。该模块的主体课程为针对各专业的必修课专门用途英语(ESP)。
(4)口译技能模块,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以口译为目标的听辨理解技巧、短期记忆技巧、口译笔记技巧、重组表达技巧、多重任务处理技巧及其对口译生态环境的各种应对技能(包括反应能力、注意力、镇定力等等),以培养其联络口译、交替传译能力。该模块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生的又一核心模块。可开设课程为基础口译,课程性质为必修课。
(5)口译实践模块,旨在从实际操作层面让学生体验口译过程。可开设3门口译实践课程——口译观摩与赏析、口译工作坊、专门用途英语口译,3门课程的性质均为选修课。
鉴于目前国内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课时少、任务重的现状,以上模块的教学任务均比较繁重,尤其是口译技能与口译实践两个模块,如不加强课外自主学习,学生很难在有限的课堂学习阶段消化吸收所学内容。因此,很有必要将基础口译和各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口译两门课程精炼、优化、整合后开设对应的网络辅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多角度、多渠道地接受学习,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
(二)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
要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口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能力必须全面关注口译能力的各构成要素(三维转换能力、知识储备、口译技能、心理能力),形成长期的生态教学模式,以达到专业化、深入化、系统化的口译教学。具体而言:
(1)语言认知和语言能力培养。语言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把握是口译的基本前提。为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译员熟练的双语能力,教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源语的听辨理解能力、译语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译语正音、译语听辨、译语演说等训练实现)、以及双语的转换能力(转换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源语、译语的意义一致度、信息的完整度及术语等的准确度)。
(2)跨文化能力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译员要想获得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就要消除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式和语言习惯,以便提取交际过程中潜在的文化要素,形成准确的文化认知概念。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述,引入文化讲座、文化沙龙等帮助学生构建英汉双文化知识结构,使其具备英汉双文化的理解、分析与转换能力;
(3)专业知识培养。主要指培养学生译员对其学科专业知识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教师主要通过课堂讲述与训练以及通过构建网络资源数据库平台等方式帮助学生通晓本专业的术语、概念、理论知识等,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并引导其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输出;
(4)口译技能训练。为保证口译技能训练的生态效度,主要采取仿生模拟训练,一切口译训练都以实际的口译情景为基础,建立仿真的口译训练生态,在转瞬即逝的口译实践中使学生译员能够完成耳听口说的适应选择过程。训练的主要内容有英汉双语听辨理解能力训练、语音识别训练、口译工作记忆能力训练、长时记忆能力训练、口译笔记能力训练、译语输出能力训练等。
(5)译员心理机制健全。为健全非英语专业学生译员的心理机制,优化其心理生态环境,减轻口译认知负担与心理压力,教师应主要关注其记忆能力、注意广度、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培养及译前准备。
(三)生态化口译实践体验
非英语专业生的口译能力发展过程是一个对口译知识与技能由认知(感悟)到逐渐内化的过程。要想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仅通过课堂仿真口译情景及模拟生态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转变的关键应为实践。只有在真实的口译实践中,译者才能切身体验“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的口译生态原则,才能能动地作出“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练就其生态适应/选择能力。因此,我们可以以学生团队为主体、以口译基地为基础,利用各种优势资源为非英语专业的口译学习者构筑口译实战平台。
(1)成立口译团队:根据学生的学科专业以及未来就业和市场需求成立不同的学生口译团队,通过与社会不同组织和层次的协调,开发各种社会实践平台,让各团队担任各种国际会议的志愿者,零距离地感受口译实战氛围,也让承接其学科专业领域的各类口译服务项目,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创建口译基地:与相关机构或企业签订协议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将课堂与真实场景、项目结合起来,使学生从课堂走向市场,接受市场的历练与检验。在口译实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全程跟踪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为主体,灵活调节企业、客户、现场听众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口译基地的创建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奠定基础。
(四)生态化口译评估体系
依据生态翻译学,口译能力评估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多维度的生态系统,包含多方面的生态要素,如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方式和评估工具等。为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评估非英语专业生的口译能力,为此要明晰评估的主体,评估的主体不仅包括非英语专业口译学习者、口译教师、口译实践中的译语受众对象,还包括口译实践中的校外实践组织机构与实践基地。
评估内容为完成口译任务所需的内在知识和技能体系,特别是口译过程中译者“适应/选择”能力的体现情况。因此,三维转换能力(包括语言、文化、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能力)、知识结构(百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口译技能(记忆力、笔记技能、口译转换技能)、心理能力(反应能力、注意力、镇定力)等都应该纳入非英语专业生生态化口译能力评估范畴。需要强调的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其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应为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
评估方式为自我评估、同学互评、教师评估、口译实践组织机构评估等相结合。首先,我们鼓励口译生态环境中的核心主体——每个非英语专业口译学习者基于“适应/选择”原则,对自己的每次口译表现进行反复的“审视/修正”;其次,提倡同学互评。一个同学或一个小组展示口译任务,其他同学或其余小组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再次,教师评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口译表现进行点评与给分,且在一段时期(如一个学期)的口译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口译学习效果进行定性考察与评定。此外,在口译实践体验环节,口译实践组织机构也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评估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刺激性回顾、评估报告、动态的口译评估档案等。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能力包括多个维度,仅仅对学生进行口译测试是不能充分证明学生能力的。能力大多隐藏在各种表象的背后,所以,必须利用多种评估工具在不同时段对学生进行多次的三角测量:(1)教师可根据对学生口译过程的观察、学生实践报告、及口译实训产生的译品等,设计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进行口译能力调查评估;(2)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与分析,教师也可就某些核心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访谈,以便对译者的口译能力做出更准确的描述;(3)教师也可采取刺激性回顾引导学生就自身的口译表现进行口头回顾。刺激性回顾是一种有效的反思手段,可为口译能力评估提供第一手的数据资料;(4)评估报告来自学生个人,即口译实践中学生的实践报告,报告个人实践表现、实践成果等;(5)动态的口译评估档案方便学生将不同阶段的口译任务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估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口译实践表现等记录在案,以便对学生的口译能力发展情况进行持续地跟踪评价。
本文研究从课程设置、教学训练、实践体验、评估体系四个层面探讨非英语专业生口译能力培养的生态化途径,旨在为目前国内逐渐兴起的专业型、复合型口译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照。然而,本文研究主要是理论层面的诠释与探讨,后续研究将从实证层面展开,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追踪探究非英语专业学生译员的生态适应能力发展情况和可持续能力发展情况,从而检测、调整和完善所提出的非英语专业生口译能力生态化培养途径。
[1]黄艺.论专业型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模式[J].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5):74-76.
[2]Cronin,M.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London:Roultledge,2003.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81.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
[6]舒晓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上海翻译,2014(2):75-78.95.
[7]PACTE.Results of the Validation of the PACTE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Acceptability and Decision Making[J].Across Language and Culture,2009,10(2):207-230.
[8]Gile,D.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John Benjamins,1995:80.
[9]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2.
[10]蔡小红.交替传译过程及能力发展——中国法语译员和学生的交替传译活动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2001(3):276-284.
[11]王斌华.口译能力的评估模式及测试设计再探——以全国英语口译大赛为例[J].外语界,2011(1):66-71.
Developing Non-English Majors’Interpreting Competence:A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XU Fei-fei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epartment,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At present,the cultivation of interpreting talents in China mainly focuses on English majors,students majoring in Bachelo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BTI),and students majoring in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TI).For lack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in certain domains,graduates from the above majors tend to suffer from some hinders in practical interpreting activities.This paper thus presents an ecological probe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pretation skills of non-English major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by presenting the course curriculum,skill training,practical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non-English majors;interpretation skills;ecology
H319
A
1674-831X(2016)04-0060-05
[责任编辑:胡伟]
2015-11-1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改项目(XYS16J3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优秀青年项目(14B039);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3C155);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项目(XYS15S21)
许菲菲(1982-),女,湖南娄底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