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的断裂与重建

2016-10-24 09:21王清辉
中篇小说选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时代精神志强人心

王清辉



人心的断裂与重建

王清辉

“文学反映时代精神”这样的话听惯了,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某种时代精神就是万千世事的总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时代精神,而文学自然应该是时代精神的写照。然而,尼采却认为,所谓事实并不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陈述或再现,而总是带着比喻性的虚构,“事实是对于已经忘却了事实为何的幻象;是耗尽了感受力的隐喻;是失去了图案的硬币,于是硬币变成了一块金属,而不再是硬币。”在同样的意义上,也有作家说:“社会就是它记住的东西;我们就是我们记住的东西;我就是我记住的东西;自我就是记忆的把戏。”说白了,时代精神常常不是时代的本来面目,而虚构的文学与生活的联系、对话和介入不应从时代精神入手,而要在描摹人心上下功夫。本期小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着力于描摹人心。关于人心,他们似乎有一点共同的心得,那就是人心都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淖之中,其卑微、凡庸,乃至疯狂、罪恶,无处不在;但倘若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个孤立无援的岛屿和一条罪恶的大河,那就错了;人所要的相信还有更好的东西,人心在断裂之处仍然有重建的可能。

在刘建东《完美的焊缝》里,作为电焊工,郭志强是师门班组里的大师兄;而作为一个热爱诗歌的青年,他对自己所在的炼油厂有一种充满激情的想象,“誓言要给每一座塔写一首诗”。一开始,郭志强和师傅单鹏飞之间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矛盾,不过是师傅喜欢甚至陶醉在十二个弟子的吹捧之中,让郭志强感到不舒服。随着一次失窃事件被告发,郭志强在师门之内开始受到冷落、排斥,甚至是明里暗里的监视。在这样的孤独中,他再也写不出一句诗句,也失去了同样热爱诗歌的爱人。对于热恋中的郭志强和小苏来说,爱情、命运和诗歌是密不可分的同义词;而在师傅充满生活经验的眼睛里,“生活就跟焊条和管道、容器的关系是一样的,什么样的材质,得用什么型号的焊条。而能不能把管道、容器、板材完美地焊接到一起,你要不断地进行摸索,不断地总结经验,要观察材质,观察厚度,要懂得运用电流的大小,要根据材质的大小、位置,采取适当的焊接方式。即使焊接好了,还可能出现裂纹呢,气孔呀。所以,你想一蹴而就,既无法焊接成功,也不能把生活搞好。”师傅所讲的生活之道并没有错,可是对于郭志强来说,他只是找不到一句诗句来描述心中的感受。他的“失语”既象征着他失去了爱情,同时也象征着他失去了对工作、生活的激情和想象。事实上,郭志强所期盼的完美的焊缝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可是在生活中,人心总像小师妹林芳菲的性格一样,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太容易就会迷失在自己各式各样的欲望之中,哪怕这欲望再卑微再正当再不值一提。一旦裂纹和气孔出现,想要像电焊枪把两个管件完美地焊接在一起那样,弥合人心之间的断裂和缝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人生的成长经历中,人心的断裂有时候是一种痛彻心扉的认识,而重建也许需要穷尽一个人一生的力气。王秀梅《一墙之隔》从一个世事懵懂的男孩的视角看取世态人心的跌宕起伏,人生的卑微困窘表现得质朴而内敛。小说文字中流淌着深沉的忧伤,忧伤中又含着蓬勃的生意。母亲出轨,父亲杀了母亲然后连夜出逃,却谎称自己要去执行“光荣而秘密的任务”。出逃的父亲从一堵墙之后消失,那堵短短的墙在孩子心中神奇无比,连着孩子对父亲的崇拜和信任,成为男孩全部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力量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真相对于早已不是孩子的“我”来说也逐渐成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姚鄂梅《红颜》是一个看起来有些离奇的都市小说,“我”的好同事、银行的优质服务标兵私底下以挪用客户存款为生,苦口婆心的父亲私底下却监视“我”的方方面面,并阴谋告发“我”的同事,在家庭与社会的种种暧昧与温情、阴谋与欺骗相互的交织中,生存的真相渐渐显出其轮廓。

人心的断裂,有时候看起来是源于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其中却有着必然的根源所在。梁晓声《复仇的蚊子》的主人公郑娟从女人变成了雌蚊,但这并不是一个《变形记》式的故事,故事的主体是一个伤心人的精神危机。郑娟的丈夫和女儿被蓄意谋杀,事后却被判定为交通事故,她愿意牺牲自己仅剩的一切来换取一个公平的说法,可是残酷的现实总是让她无能为力。在严重的精神危机下,她终于成功地变成攻击性极强的蚊子来实施复仇。至于她和蚊子之间怎样来回变换,蚊子为何需要隐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心中充满了怎样的绝望和憎恨,她总没有放弃作为一个人的恻隐之心。面对一个孩子纯洁的眼神,她放弃了最后的复仇,在这个意义上,她自己完成了内心从断裂到重建的全过程。

面对价值连城的宝物,人性的自私与贪婪表现得愈发明显,人心的断裂也就愈发无可挽回。荆歌《珠光宝气》写的是时下流行的鉴宝题材。假作真时真亦假,周芳方对男人的选择就像汪明对古玩的鉴定一样,眼光不佳。人心和珠宝构成了类似的同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表现得再真挚,可高仿就是高仿,再逼真也“没有真正战国珠子的那种神韵”。说到底,感情和珠宝,哪个更经不起鉴定?光盘《下乡三日》写一个痴迷于现钞的市长,人前他和他的秘书、司机等人都拼命卖力演出,在其位,谋其政,讽刺的是,当他说晚上要“看书”时,事实上他唯一的爱好和娱乐就是清点现钞,他甚至发明了一种游戏,让下属们用现金来陪他娱乐,而不是作为赌资。小说的结尾也就是第三日是全文的华彩乐章。对于这个日入斗金的市长来说,他的原则是如果没有出场费,他就等于没有去到这个地方,贫困村的村长因为见钱眼开,居然让市长和他的秘书吃了个哑巴亏。

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充满着形形色色的无可奈何,因此,更多的时候,人心的断裂是自己选择的必然后果,而可能能够重建的不是人心,而是对人心的认识。荆永鸣《较量》与其说写的是外科医生谈生和内科医生钟志林之间的较量,不如说是世故和天真之间的较量;两个追求迥异、品行相差甚远的人,如果单单去比较谁更有职业操守,或者是谁更能游刃有余地处理矛盾,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钟志林在盛怒之下认为,“伟大事业的殉道者”和“为小坏小恶挺身而斗的牺牲品”之间毫无差别,他宁愿去做一个牺牲品。这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始于钟志林回国,终于钟志林和谈生一同退休——较量的无谓莫过于此,牺牲的意义不过如此。

康德说:“人性这根曲木,决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中国有句类似的俗话,说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可见世道人心的险恶,古今中外的认识皆无二致。正是因为小说是对人心的真实形态的描述,虚构的小说才并不因其虚构而失去“真实感”。上世纪初,梁启超发现“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从而提出小说可以“新人心”即是基于此。宋儒十六字心传说:“人心唯危,道心惟微;唯精唯一,允厥执中。”这是儒者修身的大道。春秋战国时代是第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孔子特别看重并强调《诗经》在挽救世道人心方面的积极意义。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文学)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养人的德性,在正心诚意的环节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古老的诗教传统,也仍然是我们现实的文学需求。

简介:王清辉,湖北黄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发表论文数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猜你喜欢
时代精神志强人心
赵志强书法作品
自由
自由
最冷不过人心,最暖也不过人心
学习“集合”,学什么
李志强·书法作品称赏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喜剧美学的知识考古与时代精神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