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阅读成绩的影响:双重中介效应

2016-10-22 03:29:44倪雨菡张敏强胡志桥高宏伟
心理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效应家庭

倪雨菡 张敏强 胡志桥 高宏伟

(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 510631;2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 510030;3广州市花都区教研室,广州 510800)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阅读成绩的影响:双重中介效应

倪雨菡1张敏强1胡志桥2高宏伟3

(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 510631;2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 510030;3广州市花都区教研室,广州 510800)

基于广州阳光评价项目阅读素养评估数据,通过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和校正偏差的Bootstrap法考察了家庭学习资源和课堂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阅读成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阅读成绩;(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阅读成绩的关系受到家庭学习资源与课堂参与的并行双重中介作用,且家庭学习资源与课堂参与两个特定中介机制存在差异,课堂参与的中介效应大于家庭学习资源的中介效应。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投资理论;课堂参与;阅读成绩

1 引言

社会经济地位(s ocioeconomic status)是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社会中依据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而被界定的社会位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常以家庭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与父母职业作为其客观度量的主要指标[1-3]。莫雷指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下,全社会都应关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4]。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研究教育发展(包括学业成就)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5-8]。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是学习的一种手段,也是促进个人心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梯。大量国外学者研究了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阅读发展的影响,Klingele和Warrick发现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是影响学生阅读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9]。Stuart的大规模调查结果亦显示,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阅读成绩明显低于中、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成绩[10]。因为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广泛的环境因素相关(如父母的阅读习惯、口语互动激发和阅读材料的获得),导致孩子可能存在阅读方面问题的风险[11]。在国内,目前教育工作者亦普遍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阅读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宋然然等人发现,家庭经济状况是阅读障碍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经济状况越好,阅读障碍的检出率越低,家庭月人均收入较低的家庭,阅读障碍检出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12]。

虽然有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阅读成绩之间有显著的关系,有些变量表现出对阅读成绩的影响很可能包含了其他变量的影响作用。国内许多关于未成年人阅读的研究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或者仅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其它相关的家庭环境因素。中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职业地位都在不断产生分化;传统的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区分带来的优势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择校日益成为教育中突出的问题[13]。这意味着,与国外相比,中国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自身特征,还可能受一些中介因素的影响。Conger和Donnellan用家庭投资理论来阐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就的影响[14]。该理论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所以能够影响子女学业发展,是因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增强了父母为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能力,而教育投资则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儿童学业成就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父母教育投资既有物质投资,也有心理投资。物质投资方面,如家庭所提供的学习资源(书籍、学习资料、用品等)能够预测儿童的学业成就[15,16]。Yeung等人证明了家庭学习资源在家庭收入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17]。

根据Conger和Donnellan的家庭投资理论,本研究亦可以考察家庭学习资源是否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阅读成绩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从而丰富对家庭投资理论在中国普适性的验证性研究。此外,在社科研究领域,研究情境复杂,经常需要多个中介变量才能更清晰地解释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效应[18]。家庭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可能有所影响,但学生极大部分的学习仍发生在正式的学习环境中。学校作为学生主要的正式学习环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和成绩紧密相关。赵慧通过对TIMSS数学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指出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互动合作对于学生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程度与成绩呈正相关[19]。Voelkl等人亦发现,学生课堂参与和成绩紧密相关,课堂上积极参与者的阅读成绩更优异[20]。而家庭社会经济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国内一项研究证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性呈正相关[21]。据此本文提出假设:课堂参与可能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阅读成绩之间的另一个中介变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假设: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阅读成绩的关系受到家庭学习资源与课堂参与的双重中介作用。

2 方法

2.1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初中九年级学生阅读素养评价项目[22]。在广州市12个行政区中各抽取一所中学,在十二所中学中共抽取535名九年级学生参与阅读测试。该项目的背景问卷有严格的理论构想,试题和背景问卷的编制科学、严格,使用的测试试卷是由广州市具有命题经验的老师编制的九年级学生阅读测试试卷。其中,九年级学生的测试试卷由七种文本组成,包括散文、小说、传记、论述文、科普文、非连续性文本和文言文,每种文本后设置了若干道单项选择题,考察的能力层次涉及筛选与整合、解析与推论、感悟与评价,共46道题。广州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项目测试组织过程规范,整套试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数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2变量选取

2.2.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由于收入的测量较为困难,国内研究者倾向于用父母职业与受教育程度反映一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23]。本研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由父母受教育水平和职业两个独立指标来考察,由被试报告其父母的职业和教育文化程度,依照有关职业分类的标准对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分别进行编码并转化为相应的等级。

父母受教育水平。由被试自主报告,调查题目为“你的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分别是: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职高/技校,4=大专/本科,5=研究生及其以上”。

父母职业的测量采用陈艳梅编制的学生背景问卷[24]。由被试自主报告,调查题目为“你的父亲/母亲职业分别是:1=工人,2=农民,3=个体经营者,4=商业服务人员,5=公务员,6=教育、医务和科研人员,7=企业管理人员,8=进城务工人员,9=其他,10=目前无工作”。依照有关职业分类的标准,将职业分成五个等级[25]。具体来说,分别是:(1)临时工,失业、待业人员,非技术及农业劳动者阶层,如农民;(2)体力劳动工人和个体经营人员、技术工及同级工作者,如建筑工人及相关人员;(3)一般管理人员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事务性工作人员,包括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如售货员、司机等;(4)中层管理人员与中层专业技术人员、助理专业人员,包括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如教师、医生、技师等;(5)职业高级管理人员与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主管人员,包括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如公务员、公司经理、工头等。

2.2.2家庭学习资源

题目来源于TIMSS(2011)学生问卷[26],共4个题目,由被试自主报告家庭是否有用于学习的书桌、书架、电脑、书房。

2.2.3课堂参与

题目来源于TIMSS(2011)学生问卷[26],共3个题目,由被试自主报告,如“老师给我有趣的阅读材料”“我乐意回答老师关于阅读材料的问题”等。

2.3数据处理

采用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本研究中设置重复抽样次数为1000次,根据Shrout和Bolger建议,如果中介效应平均估计的95%置信区间(CI)不包括0,则认为此中介效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27]。统计处理所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7.0和Mplus 6.12。

3 结果

3.1共同偏差检验

由于调查问卷全部由调查对象自评,可能会受到同源误差的影响而对研究结果造成混淆。因此,有必要对研究中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产生的影响进行检验。根据Podsakoff等人的建议,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将所有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28]。未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5个,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7.32%,小于40%的临界标准。再将所有测量项目负荷于一个共同潜因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不良(χ2=701.886,df=54,χ2/df=13.00,p<0.001; RMSEA=0.15;CFI=0.52;TLI=0.41;SRMR=0.11),表明本研究中不存在可以解释大多数变异的方法学因子[29],即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

3.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对主要观测变量进行相关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所有变量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并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总体看来,变量之间的相关模式与假设模型的变量关系基本一致。这为家庭学习资源和课堂参与在SES影响阅读成绩过程中的双重中介效应检验提供了基础。

表1 主要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

3.3家庭学习资源和课堂参与的双重中介效应检验

由于传统依次回归只能逐个检验中介效应、无法处理测量误差,且对当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不完整的问题,本研究使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30],通过抽取1000个Bootstrap样本估计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进行完整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并行双重中介模型拟合良好 (χ2= 181.390,df=50,χ2/df=3.63;CFI=0.92;TLI=0.90;RMSEA=0.07;SRMR=0.05),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方法对并行双重中介效应的分析结果见表2与图1。首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阅读成绩的直接效应显著(β=0.20,p<0.01),家庭学习资源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阅读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的95%的置信区间为[0.01,0.12],不包括0,因此,家庭学习资源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阅读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28.8%。同理,课堂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阅读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的95%的置信区间为[0.30,0.47],不包括0,课堂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阅读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31.5%。家庭学习资源和课堂参与(M1和M2)的特定中介效应都显著,总的中介效应也显著,95%的置信区间为 [0.35,0.56]。在中介模型中设置辅助变量来考察两个中介变量影响阅读成绩的差异,非标准化结果显示,两个特定中介效应之间的差异显著(β=-0.43,p<0.001)。

4 讨论

本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初中生阅读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阅读成绩不仅存在直接效应,还通过家庭学习资源和课堂参与的间接作用影响阅读成绩。

父母受教育水平与职业对初中生阅读成绩的直接效应显著,且家庭学习资源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初中生阅读成绩的关系上起中介作用,这丰富了家庭投资理论在中国的普适性研究[31]。本研究对家庭学习资源变量中介效应的考察,证明了父母教育投资对于初中生阅读成绩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即使在不改变父母受教育水平与职业的条件下,提高家庭学习资源,仍可对初中生的阅读成绩产生积极作用。

表2 家庭学习资源和课堂参与的中介效应检验表

图1 家庭学习资源和课堂参与的并行双重中介作用模型

此外,父母受教育水平与职业对初中生阅读成绩的直接效应显著,这显示除家庭学习资源的中介作用外,还有其它因素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阅读成绩的影响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在证实家庭投资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课堂参与的影响,结果显示,初中生课堂参与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阅读成绩之间的另一个中介变量,且课堂参与的中介效应大于家庭学习资源的效应。这说明,尽管家庭环境对初中生的阅读成绩存在较大影响,极大部分的学习仍然发生在学校环境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阅读成绩的影响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会将自己的家庭状况与周边家庭作比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家庭经济状况不如其他家庭时,就有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从而不重视学习[32]。

本研究提出一个并行中介模型,揭示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家庭与学校两个环境影响初中生阅读成绩的作用机制,这对于提高初中生的阅读成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进一步综合考察了家庭和学校因素,对家庭及学校共同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有干预研究表明,即便父母受教育水平只提高很小幅度,其效果也是明显的[33],因此对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长而言,接受再教育是改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增强家庭对子女投资能力、提高子女阅读成绩的有效途径。若不改变父母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与职业,丰富家庭学习资源也不失为提高子女阅读成绩的好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学校教育应重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如果学生存在家庭上资源的限制,要想提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的阅读成绩,可加强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树立学生主体参与观,提供民主、平等交流沟通的课堂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本研究亦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测量困难,本研究仅选用了父母职业和父母受教育水平作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而实证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同样为SES的有效测量指标[34]。(2)本研究所使用的是横断数据,未能控制学生先前学习经验对当前阅读成绩的影响。(3)本研究仅从学生个人视角进行分析,而Coleman等人的研究报告指出,学校中的社会环境(包括同伴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同伴的影响)等因素对学生也有很显著的影响[35],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研究学生家庭背景对其阅读成绩的影响亦是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5 结论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初中生阅读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阅读成绩。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阅读成绩的关系受到家庭学习资源与课堂参与的双重中介作用,且课堂参与的中介效应大于家庭学习资源的中介效应。

1Gottfried A.Measure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child developmentresearch:Dataandrecommendation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1985,31(1):85-92.

2Hauser R M.Measuring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studies of child development.Child Development,1994,65(6):1541-1545.

3Bradley R H,&Corwyn R F.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371-399.

4莫雷.全社会都要关心社会经济地位不利儿童的成长.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3.

5Coleman J 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Suppl 1):95-120.

6Brooks-Gunn,&Duncan G J.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children.Future of Children,1997,7(2):55-71.

7McLoyd V.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 and child development.AmericanPsychologist,1998,53:185-204.

8SirinSR.Socioeconomicstatusandacademic achievement: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research.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5,75(3):417-453.

9Klingele W E,&Warrick B K.Influence of cost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on reading achievement.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0,83(5):279-282.

10Stuart S M.Characterizing a chievement trends in l ower SES c hildren:An a nalysis of f amily and s chool f actors.University of Louisville,2001.

11Scarborough HS.Early identification of childrenat riskfor readingdisabilities: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some other promising predictors.In Shapiro B K,Accardo P J,&Capute A J(Eds.),Specific reading disability:A view of the spectrum,Timonium,MD:York Press,1998:75-119.

12宋然然,吴汉荣.儿童汉语阅读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05-1507.

13庞维国,徐晓波,林立甲,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13,42(2):12-21.

14Conger R D,&Donnellan M B.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on 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 of human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7,58:175-199.

15Gershoff E T,Aber J L,Raver C C,et al.Income is not enough:Incorporatingmaterial hardshipinto models of income associations with parent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Child Development,2007,78(1):70-95.

16Shonkoff J P,&Phillips D A.(Eds.).From neurons to neighborhoods:The science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0.

17Yeung W J,Linver M R,&Brooks-Gunn J.How moneymattersforyoungchildren’sdevelopment:Parental investment and family processes.Child Development,2002,73(6):1861-1879.

18MacKinnon DP.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Mahwah,NJ:Earlbaum,2008.

19赵慧.Timss2011数学教育评价框架及运行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2):5-10.

20Voelkl K E.School warmth,student participation,and achievement.JournalofExperimentalEducation,1995,63(2):127-138.

21李小青,倪玉菁,李琼.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2010.

22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局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工作方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工作简讯,2014,(2).

23孙中欣.学业失败问题的家庭SES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47-51.

24陈艳梅.初中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5师保国,申继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内部动机与创造性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30-34.

26http://timssandpirls.bc.edu/timss2011/international-data base.htm l

27Shrout P E,&Bolger N.Mediation in experimental and nonexperimental studies:New procedures and recommendations.Psychological Methods,2002,7:422-445.

28Podsakoff P M,MacKenzie S B,Lee J Y,et al.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3,88(5):879-903.

29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

30方杰,张敏强,邱皓政.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1):105-111.

31张云运,骆方,陶沙,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育投资对流动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心理科学,2015,38(1):19-26.

32Evans W N,Hout M,&Mayer S E.Assessing the e ffect of i ncome i nequality.In Kathryn NN(Ed.),Social Inequality,Russel Sage Foundation:New York,2004:933-968.

33Magnuson K A,&McGroder S M.Intergenerational benefits:The effect of maternal education on young children’s academicproblems andschool readiness. Unpublishedmanuscript,NorthwesternUniversity,2001.

34石雷山,陈英敏,侯秀,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1):71-78.

35Coleman J S,Campbell E Q,Hobson C J,et al.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Washington,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6.

Fam ily Socioeconom ic Status and Reading Achievement of Junior H igh S chool Students:T he M ultiple M ediation Effect

Ni Yuhan1,Zhang Minqiang1,Hu Zhiqiao2,Gao Hongwei3
(1 School of Psychology,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2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Guangzhou 510030;3 Guangzhou Huadu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Guangzhou 51080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SES)on reading achiev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if these relations were mediated by family learning resources and class participation.Latent V ariabl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d the Bias-Corrected Bootstrap method were usedbased on the Guangzhou Reading Literacy Assessment database.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1)T he SES positively predicted students’reading achievement;(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S and students’reading achievement was mediated by family learning resources and class participation,and the two specific mediation mechanisms were different,which indicated mediation effect of class participation was larger.These findings h ave theoretical and applicative values for improving reading achiev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amily SES;family investment model;class participation;reading achievement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2015wkxm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BHA130053)、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项目(GZJY1437S)

张敏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2640726401@qq.com

猜你喜欢
初中生效应家庭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懒马效应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恋练有词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