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犹太人后裔身份之谜被揭开

2016-10-22 02:28:07郭红敏
侨园 2016年6期
关键词:犹太教后裔犹太

文 郭红敏

开封犹太人后裔身份之谜被揭开

文郭红敏

1919年开封犹太社团

古代开封犹太人

据《以色列时报》3月1日报道,5名20多岁的中国开封犹太后裔于2月29日抵达以色列,将作为新移民在这个犹太国家开始新的生活,她们一到以色列就直奔耶路撒冷哭墙。至今已有19位开封犹太人移民以色列。其实,从宋代开始,犹太人就在河南开封定居。至今,开封不但生活有犹太人后裔,还留有不少与此相关的遗迹。

开封犹太人有七姓八家

河南开封市顺河区有个教经胡同 正是这个不起眼的胡同 却引来国内外关注的目光。

据开封文史专家考证 历史上这里是开封犹太人最著名的聚集地。按照犹太人的风俗 为了纪念在和大力士角斗中扭伤了大腿的祖先 不食用牛羊肉的蹄筋 故此开封民间称之为“挑筋教”。他们所聚居的胡同 也被开封人称为“挑筋胡同”。后来冯玉祥主政河南时期 改成如今的“教经胡同”。

现在的教经胡同 分为南教经胡同和北教经胡同。这里和开封其他年久失修的胡同一样 小巷里满是坑坑洼洼的路面。原来开封犹太后代都聚集在教经胡同附近1958年后陆续迁出 目前只剩下一家住在那里。虽然犹太人后裔已陆续搬出了胡同 但他们对这个胡同仍怀有深厚的感情。

1947年 张兴旺就出生在教经胡同后来张家搬走。在开封 张兴旺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犹太人后裔 他曾担任开封市政协委员。他家里到处是和犹太人有关的东西 墙上挂着他和以色列驻华大使的合影 客厅悬挂着犹太教哭墙的大幅照片窗户上有一面以色列国旗。

据张兴旺介绍 过去他们这些犹太人后裔的户口本上写的是“犹太族”。后来人口普查时 工作人员让他们在汉族或者回族之间选择。开封犹太人一开始就和汉族通婚 慢慢地犹太文化就在他们身上消失了。张兴旺的生活习惯更接近于回族所以选择了回族。

不过 凡是与张兴旺接触的人会发现 他的相貌不同寻常 浓密的大胡子鹰钩鼻 眼窝略陷 头戴犹太教黑色圆顶小帽。另外 张兴旺还取了个犹太教名“摩西”。

开封犹太人均依照其本姓改取汉姓分为艾姓、赵姓、张姓、石姓、金姓、高姓和李姓。

1987年初的统计数字显示 开封市共居住有犹太人后裔159人。在开封犹太人的七姓八家中 张姓和李姓只与回族通婚 而其他六家则与汉族通婚。

古城保存诸多犹太人遗迹

那么 开封犹太人是如何长途跋涉来到开封的呢

在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内 有一个“古代开封犹太历史文化馆”。里面陈列的照片、示意图、仿制器物以及与古犹太人有关的专著、文章及刊物等 展示了开封古犹太人的历史文化。

宋朝时 开封就出现了外国商人和移民 其中一批为数较多 最为奇特的就是以色列人。这批人从中东经印度、波斯来到开封。而据开封博物馆前任馆长徐伯勇考证 古代犹太人在定居开封的鼎盛时期 人口曾经达到500家 4000多人。

学术界普遍认为 大批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但也有学者认为 他们是通过海上进入中国的。

犹太人来到中国后散居在许多城市和地区 如西安、洛阳、敦煌、开封、广州、杭州、宁波、泉州、宁夏等地均有犹太人定居过的记录或迹象。不过 直到宋朝 在开封才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犹太社团。现在学者比较认可的定居年代是宋真宗时期。

开封市委宣传部调研员高树田告诉笔者 2005年5月22日 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文章 回顾了1000年前全世界最繁荣城市开封衰败的历史。文章提到 当时的开封“人口上百万 富丽甲天下” “开封的地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包括成百的犹太人 在今天的开封还可以看到一些犹太后裔”。

现存开封博物馆“古代开封犹太人历史文化陈列”展室的重修清真寺碑 是犹太人定居开封最有力的佐证。从这通刻于明弘治二年 1489年 的碑文可知 开封犹太人至少自北宋年间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展室里陈列的除了重修清真寺碑外还有尊崇道经寺记碑和祠堂述古记碑两通石碑。这是开封犹太人修建的一座清真寺中的三块石碑。碑文内容不但记录了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的遗存 还包含有中国古代犹太人当时的政治地位、社会职业和生活情况等方面的记录。

犹太教堂上了以色列邮票

那时 开封的犹太清真寺是他们活动的中心。但到了19世纪中叶 这些犹太人中已经无人能懂希伯来文或奉行宗教仪式了。以后 犹太人分散居住 犹太社团就此消失。

后来 通过怀覆光主教的努力 开封犹太社团的生活用品才得以保存 大多存于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他写了一本书叫《中国犹太人》 里面收集了很多珍贵材料。他还试图将犹太石碑运出中国。

开封犹太社团的消失是由自身孤立无援的处境、与主体民族通婚、开封水灾以及城市的衰败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明代后期始 朝廷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封闭了西北边疆和海路 开封犹太人也失去了与西亚、北非聚居地的联系。1850年 开封犹太社团的最后一个拉比犹太教的职业神职人员 去世 没有人能来接替。以往每个拉比要带几个学生一个拉比死了由他的儿子继任 这是犹太人的传统。随着拉比知识的逐步萎缩 信仰被一代代逐渐淡化。随着黄河多次大水决堤 1842年犹太清真寺被夷为平地。犹太会堂最后一次被洪水毁坏后便无人重修了。

1912年民国政府给开封犹太人的7个家族发了地契 1913年 犹太后裔又把会堂原址的近10亩地一并卖给了基督教会得了1300元大洋。开封犹太后裔于是流向各地。

如今 开封第四人民医院就是开封犹太人清真寺遗址所在地 而教经胡同就紧靠在第四人民医院的周围。

司徒一凡在《以色列邮票上的中国古建筑》一文中写道 “日前 笔者在阅读一本有关犹太世界的邮票书时 不经意中发现一枚以色列于1988年发行的邮票 其图案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建筑。从邮票上标注的文字获知 此建筑乃建于中国开封府的犹太教堂。”

民国时犹太人后裔才被世人所知

开封犹太人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这与一个叫艾田的开封犹太人有关。

1605年6月 艾田赴京参加会考 在京期间 他拜访了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这次拜访在中国开封犹太人的历史上掀开了重要的一页。两人深谈之后 利玛窦惊奇地发现眼前这个认识希伯来文的男子竟是古犹太教的信徒。后来 利玛窦几次派人去开封实地调查 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利玛窦神父把中国开封犹太社团存在的消息及有关资料传给梵蒂冈后 立刻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极大兴趣 被舆论界称为“耶稣会士的一大发现”。从此 许多耶稣会士来开封访问调查。1613年 意大利籍传教士艾儒略奉罗马之命访问开封 见到了开封犹太人的“礼拜寺”。1704年葡萄牙籍传教士骆保禄访问开封 受到七姓犹太人的欢迎。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 开封犹太人饱受磨难并被驱散。据美国1912年的一本百科全书记载 混乱过后他们又回到了开封同时人数上继续减少并处境艰难。早在1642年 犹太会堂就被黄河决口所冲毁。其后虽然幸存的犹太人陆续返回 并重建了会堂 重修了经书 但已元气大伤。

19世纪中期之后 一些基督教宗教团体和犹太教宗教团体开始致力于援助中国犹太人的事业。

1899年12月 上海徐家汇的罗马天主教耶稣会在开封收购到一批犹太人后裔出卖的希伯来文经卷 这些经卷引起了耶稣会援助开封犹太人的兴趣。

1900年5月 中国犹太人援助会在上海成立。第二年 开封犹太人李金诚携子来到上海向中国犹太人援助会介绍了开封犹太后裔的情况。1902年3月10日 李金城又带领7名开封犹太人来到上海 中国犹太人援助会帮助他们在上海的犹太人组织中谋到职位 并希望帮助他们恢复犹太教信仰。1903年 中国犹太人援助会正式开始讨论派遣传教团到开封的事宜 但传教团始终没有成行。后来 开封犹太社区将犹太会堂的地契出售给加拿大圣公会中国犹太人援助会看到恢复开封犹太人信仰的希望不复存在 遂停止活动。

国民党时期人口普查时 这些后裔自己报出身世。因为他们没有家谱 都是口头沿袭。上世纪80年代 河南省人民医院和开封市卫生防疫站在防疫检查中 对包括张兴旺在内的十几个开封犹太人后裔做了DNA测定 显示开封犹太后裔与汉族血统融合的倾向 与国外犹太人比较亦不相同。最后得出结论 开封犹太人后裔的血统 是源于伊拉克两河流域的一支犹太人 还和亚美尼亚犹太人及阿拉伯犹太人比较接近。

有人建议重建开封犹太会堂

如今 开封犹太人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学术热点。经过长期通婚 今日开封犹太人已基本上被“汉化”了 体貌特征上已经与汉族人没有太大区别。

据学者走访调查 石姓开封犹太人是保存犹太人文化习俗最多的一支 石家在饮食上仍然遵守“挑筋”的规则。每年春节 石家人均依照犹太逾越节的礼制 用毛笔沾鸡血涂抹门楣 并用白水煮羊肉祭祀祖先。此外 石家还要求子孙遵奉摩西十诫和朱子家训。但与当地其他犹太人后裔一样 石家人对犹太教的基本知识一无所知。

专家认为 导致开封犹太社团同化的原因虽然很多 但根本的只有两条 一是开封犹太人始终与客居地的其他民族和宗教集团享有平等的权利 二是开封犹太社团在其存在的最后200年里处于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教授在哈佛大学的一次讲演中提到 “在犹太民族大离散的历史上 像开封犹太社团这样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同化于客居地文化和社会之中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张兴旺说 开封犹太人被媒体报道后 一些海外的犹太人团体来到开封 动员他们重回以色列定居 被他们拒绝了。张兴旺认为 虽然自己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 但自己生长在中国 对自己的祖国已经怀有深厚的感情。

2011年8月16日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中国犹太人面临身份认定难题》的文章中说 “开封的确有一个犹太社群——尽管已分化并缩小 约有500到1000人自称开封犹太人后裔并保留了某些犹太传统。”据说开封犹太人人数最多时达到5000人 但在20世纪初时已无人会读希伯来文…… 一些名人希望以博物馆的形式重建开封犹太会堂 可以让游客体验当地犹太人后裔的生活 以此促进旅游业。

2012年5月8日 在中国访问的以色列国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 以色列不会忘记过去 二战期间上海帮助犹太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 为他们提供了避难场所 以色列对上海永远心存感激。

19位开封犹太人移民以色列

开封犹太后裔张姓一家

2005年 开封市的金广元携带妻子和女儿移民以色列。到达以色列后的第二天清晨 金广元步行几个小时到了耶路撒冷老城古犹太教堂遗址的哭墙 痛哭了一场。

经过几百年的同化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开封犹太人开始想要回到他们的根所在的地方 拥抱自己的犹太身份。2009年10月 7位开封犹太人移民以色列。

《以色列时报》3月1日报道 5名20多岁的中国开封犹太后裔于2月29日抵达以色列 将作为新移民在这个犹太国家开始新的生活。这5位女性分别是高艺宸、岳婷、李静、李圆和李程锦。她们是土生土长的开封人 一直在当地学习希伯来语和犹太教知识。

李静说 “犹太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智慧 作为犹太人的一份子是一件光荣的事。”她还表示 她上次来以色列在哭墙的墙缝里塞了一张祷告纸条 祈求能够再次回到以色列并在这里生活。“现在我的祈祷得到了回答。”

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博士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曾表示 做一个犹太人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首先 要熟练学习和掌握犹太教的文化 这并不是一种宗教的扩张 而是成为犹太人的一个核心价值的体现。皈依犹太教的确很不容易。

海逸达博士介绍 依照犹太人的传统 只有母亲是犹太人 才能判断他是不是犹太人。也就是说要是享有回归权的话 必须从他本人的母亲是不是犹太人来判断。因此 从中国的现实看 开封犹太人后裔并不符合犹太人的条件。而且也没有充分的历史档案加以佐证。因此从犹太人的角度看 开封犹太人后裔不属于真正的犹太人。因此需要在相关组织帮助下皈依犹太教 回归以色列。

据《以色列时报》介绍 移民以色列后 她们需要通过以色列最高拉比法院的正式皈依考试。她们将在“回归以色列”组织的帮助下 到耶路撒冷的珍妮•斯科特恩斯坦高级托拉女子研究中心继续学习犹太教。该组织还将支付她们的生活费用 在她们准备皈依期间为她们提供支持。皈依犹太教后 她们将即刻获得以色列国籍。至今已有19位开封犹太人移民以色列。

猜你喜欢
犹太教后裔犹太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寻找恐龙后裔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艺术品鉴(2020年3期)2020-07-25 01:54:08
枕枪而眠
环球时报(2017-08-02)2017-08-02 10:57:33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
歌剧(2017年6期)2017-07-06 12:50:21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两个K
稀见史料与王安石后裔考——兼辨宋代笔记中相关记载之讹
《美国犹太教史》中宗教意味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