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策 姜大明
【摘要】通过对传统中学生运动会中重竞技、轻娱乐、重个人、轻集体现象的探析,在项目的设置上应从以竞技项目为主向竞技项目与娱乐、趣味性项目参半,个人项目与集体娱乐项目结合并逐渐加大后者比例的新的发展模式转变。竞技与趣味相结合,使多数学生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也为各类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绝好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运动会 竞技 趣味性 娱乐性
1前言
多年来高校运动会由于受传统和思维定势的影响,思想上观念陈旧,形式上偏重于“田径运动会”、“学生运动会”,重金牌、重竞技、重个人,高校运动会成了少數人的体育比赛,逐渐失去了全校师生员工对它的关注热情,使运动会难以在更广泛范围内发挥它的社会教育作用。因此,校运会中应适时引进娱乐、趣味性项目,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和技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体现校运会多功能、多元化的特点。运动会如何吸引人多数学人参与,如何体现“健康第一”这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改变“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局面,成为学校运动会改革,突出融竞争性、竞技性、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与一体,使体育活动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高校运动会中竞技项目与趣味项目相结合模式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论文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包括网上查询等)通过Internet、中国知网和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查询相关书籍与刊物,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论文提供现实的素材和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本问卷随机发放给秦皇岛市部分高校,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卷192分,有效率96%。
2.2.3 对比分析法
对所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对图表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校运动会比赛项目设置与人数分析
经过对近四届学校运动会参与学生的分析对比,以调查问卷等形式并进行统计,把近四届运动会项目设置和参与人数(次)列表(表1)。学生参与运动会的人数(次)来分析,参加人数(次)明显增加。2012、2013届为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全部为田径运动比赛项目。学校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是田径项目为主,竞技性强、参与面少,对参与者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要求较高,只有少数学生具有参与比赛的能力,多数学生在参与比赛过程中处于应付状态。而第2014、2015届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为田径与趣味运动相结合,使多数学生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为各类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绝好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2从学生参与运动会的动机分析
经调查显示:见表2学生喜欢参加田径运动会的只占18.4%,而喜欢参加趣味运动会占61.5%。自愿参加田径运动会的占21.8%,现在的学校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是田径项目为主,竞技性强、参与面少,对参与者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要求较高,只有少数学生具有参与比赛的能力,多数学生在参与比赛过程中处于应付状态。而自愿参加趣味运动会的占59.7%,提高了37.9个百分点。受老师指派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由40.7%下降到趣味运动会20.2%,下降了20.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趣味运动会能够吸引很多学生参与,达到了参与、竞争、健身的目的。
3.3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学生的参与情况
米,占82.4%;依次为1500米,占75.3%;跳高占50.2%。增加了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比赛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不高,技能要求也不严。能使每个参与的学生都有获得好成绩乃至第一名的可能性。因此,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提高,平时也能结合体育课、课外活动进行练习,既有趣味,又有健身还有竞争。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要让更多的学生自觉参与学校的体育运动会,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使校运会真正做到以娱乐为手段,以健康为目的,引导学生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把素质教育融进学校的体育运动会。
4.1.2采用改革后的体育比赛形式,从各方面都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兴趣、能力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4.1.3竞技与趣味相结合的运动会,使多数学生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为各类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绝好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4.2 建议
4.2.1校运会要面向全体师生,全员参与、全场互动。具体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竞赛内容与形式的目标,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
4.2.2校运会可增加集体性、趣味性、健身性、表演性的项目,设置一些简便,可以让大部分学生都参加的项目。
4.2.3体育竞赛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紧密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
4.2.4耐力项目改变比赛方式,以团队、小组,越野、探路3000米的趣味耐力为主,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精神,同时提高耐力素质。
【参考文献】
[1]洪卫星,郑艳芳.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的利与弊[J]. 安徽体育科技, 2014,(02)
[2]高岩松,高校校运动会的现状调查及改革的时代特征[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