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双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作品越来越多样化,而新兴民族歌者也是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中也存在着一些隐忧,比如:歌唱语言没有字头,字尾收的不清晰等,而彭丽媛作为老一辈的歌唱家,在这方面确是得其三昧,并且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始终将民族声乐讲究的“字正”和音调的准确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原则,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歌把“字”放在重要位置的特点,也正是如此,奠定了她在我国民族声乐界不可撼动的地位。
【关键词】彭丽媛 咬字 民族 腔体
关于如何咬字,我国古典声乐论著有着许多精辟的见解。如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一书中明确提出,“凡敷演一字,各 有字头、字腹、字尾之音。”在此我们不难看出对“字”的完美追求一直都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在民族声乐空间繁荣的今天,为了注意歌唱时技术方面的问题,又有多少歌者忽视了咬字艺术。
一、彭丽媛的个人简介
彭丽媛,她出生在山东,在这个民风淳朴、民间音乐兴盛的地方,在她三四岁的时候就能大段的演唱山东梆子和豫剧的唱腔,17岁的她,参加全国第一届民歌会演时,以一曲《谁不知俺家乡好》为当时的民族声乐歌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1978年,她考入山东省艺术学校,拜在王音璇教授的门下潜心学习,王音璇教授给彭丽媛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彭丽媛才算真正的走上艺术之路。后来,她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在1990年的时候通过论文答辩成为中国声乐界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她为中国音乐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翻开了新的一页,使民族声乐教学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的高层次标准。细细聆听她的作品,从《包楞调》、《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到《数九寒天下大雪》等,我发现她能够根据作品不同的地域和音乐背景,在他们的字与字之间非常自如的注入很多具有灵动性的裝饰性的润腔和有规律的表现手法,使她的歌声生动、灵巧以及拥有许多地方的民族味道。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都非常的清晰,不含糊。
二、分析彭丽媛演唱作品之字头、字腹、字尾
1、咬住字头
在歌唱的咬字行腔中,字头是否咬住,就直接关系到整个字的清晰以及作品的艺术美感、我们通常在咬住字头时,用五个字来形容,稳、准、狠、短、清;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准确、干净、清晰。
彭丽媛的《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一首有着浓郁的山东特色的解放区颂歌,她运用甜美、脆亮的音色把整首作品的字饱涵情感的清晰表达出来,。首先这首作品的第一句“一座座青山紧相连”,特别是“紧相连”中相字xiang,这个字的声母是属于舌面音,清晰的听见她把i和声母当做字头,并且咬的非常的清晰、快速、有力。真正做到了对字头的五点要求,马上唱出连“lian”字,这个字的声母是舌尖音“l”,在咬的时候舌尖抵住上齿龈,颤动声带,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这个字的字头她咬的就像笔尖,把这句歌词所要表达的神韵都细细的流淌出来。有如《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中“点点洒在儿心上”中的“点点”,两个字的字头的咬的真真切切,在字与字之间加入的装饰音更加深显儿对娘情感的浓厚。在声乐作品《在中国大地上》第二句:“肥壮的牛羊奔腾中国大地上。” “肥”字的声母f属于齿唇音,它在咬这个字的字头时不仅快速,清晰,并且还非常的有力。除阻的过程敏捷、干脆 。
2、延长字腹
所谓字腹就是韵母中的韵腹,延长字腹其实就是尽可能延长韵腹,通常是由发音最响亮的母音来充当,同时字腹是每个字的核心,要靠演唱韵腹来把声音放出来,在气息有力的支托下一直把口型保持到最后一个音尾,要求声音圆润、饱满、响亮致远,它关系着整个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美感。
在声乐作品《沂蒙山小调》中的第一句:“人人那个说哎,沂蒙山好,”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需要在气息的支撑下由强到弱的处理,这就需要在延长韵腹的过程中注意口腔的圆润,口型稍有变化,就会影响其歌曲的整体韵味。“好”字的韵母为“ao”,在她的歌声中我们清晰的听见延长的韵腹“a”,而口腔里呈“o”的状态,从听觉上歌声圆润、清脆、字音清晰。有如作品《父老乡亲》中,第五句:“一声声,喊我乳名,”“一声声”这里需要的是由弱到强的处理,“声”字属于后鼻韵母“eng”,她在迅速的咬住字头后马上延长并且保持韵腹“e”,口形保持不变,归于后鼻韵母“ng”。
3、收清字尾
在歌唱中除了字头和字腹要注意以外,字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字尾是否收清,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完整性和意境。字尾要收清,就是要做到准儿不混、活儿不僵。
在声乐作品《太湖美》中,“美、肥、飞”每一个韵母为“ei”的字,我们都能清晰的听见她收音于“i”,有种闻其声,观其景的感受。在作品《兰花花》中,有很多字尾归于鼻韵母的字,如“梁、荧”韵母都属于后鼻韵母“ng”,她在演唱时延长主要母音,最后都会清晰可见的归于后鼻音“ng”,如“蓝、线”字,属于前鼻韵母,在演唱时彭丽媛在演唱主要母音“a”,最后分别收音于前鼻音n。
她在歌唱中从字头到字腹到字尾每一个细节都交代的淋漓尽致所以有人说彭丽媛的歌声就应验她自己说的那句话:“唱歌就要唱出歌的魂儿来”。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咬字处理,让每首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一下就能传达到听者的心中。
三、分析彭丽媛演唱作品之传统民族声乐运腔的巧妙运用
彭丽媛作为老一辈的歌唱家、艺术家,她具有比别人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把握民族声乐最本质最深邃的能力和基本功。这个能力除了咬字吐字外,还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不同的作品中运用到不同的传统声乐艺术的元素。比如京剧、山东的吕剧、河南的豫剧、山西梆子、黄梅戏等等地方戏以及学习各种民歌。
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中她在 “山” “连”字分别加入了一些装饰性的润腔。“得儿哟,依儿哟”清晰的弹舌音,后面一句“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万”字又运用到了甩字的技巧,最后在“哎”字上用弱声结束。在《万里春色满家园》第一句“我走,我走,不犹豫,不悲叹,我们堂堂正正的还”中,“不悲叹”中的“悲”字也延用了戏曲唱法的“喷口”,“还”在运用了戏曲唱法中的“送声”,将声母“h”咬住后有迅速的过渡到韵母“ai”上。另外它在中间部分“你看那遍地大豆、棉花、高粱,你看那座座渔村、山寨、牧场……”用歌声描述的及其韵味,并且也采用了山东、河南一带曲艺、琴书中叙事性的咬字行腔方法,使这个部分更是有种在唱中说字的亲切感,在聆听时似乎真的也看到了这一个又一个画面。
彭丽媛作为表演艺术家、歌唱家。她这种对于民族声乐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态度,是每位民族歌唱者都必须弘扬的典范。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就是国魂,而恰恰相反的是,很多进行专业训练的歌者都忽悠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咬字,在歌唱时歌词含糊不清、托泥带水。这都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任何形式的歌唱脱离了本国语言文化底蕴进行演唱,都是空架子,所以,我们除了对与气息和共鸣的练习之外,我们要注意咬字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对我国传统戏曲、曲艺艺术的学习和借鉴,只有掌握多种形式地区的运腔咬字,才能在演唱时灵活的变换自己的音韵,真正的把中国民族歌曲的魂儿唱出来。
参考文献:
[1]刘麟.彭丽媛的歌唱艺术[N].声乐艺术
[2]张霞.彭丽媛的演唱艺术特点分析[N].电影文学
[3]林俊卿.歌唱发声与科学基础.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9月第一版
[4]石惟正.心斋茶话之十二——声字结合的开始.音乐周报.2003年12月26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