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日本的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2016-10-21 01:10张艳东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礼仪日本

张艳东

【摘要】二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处于绝望中的日本人民王强拼搏,奋起直追,在全国困难时,取长补短,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改进并且完善了教育弊端,优秀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了众多的诺贝尔奖,使整个日本,最短的时间,傲然于世界,其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何向日本取长补短,培养出身心健康,快乐的学生,是我们不断追寻,探求的目标。

【关键词】教育模式;日本;学生;礼仪

引言

战后的日本经济一度陷入困境,但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优先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本是战后摆脱经济困境的关键。为此,不惜舍弃其他为代价优先实施教育改革。据统计,到1976年日本高中就学率由1950年的42.5%增加到92.6%,基本上普及了高中教育。这就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力资源基础。一度成为世界一流的教育先进国家,教育费用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居世界第一位。据资料统计,1960年至1975年教育经费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增加近十倍,1978年达到8.4%,之后的二十多年中,教育投资的比例稳定增长,投资水平居世界前列。有效地保證了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 一切为了孩子,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因此国家日渐对于教育的开支在加强,才会有九年义务教育的产生,每年贫困生的补贴,勤工助学贷款等林林总总的对于教育的支出,可是我们却忘记了“渐行渐远,我们已经忘了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了。”

在中国,每个孩子都是家里手心里的宝,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中国的老一辈祖父祖母对于孩子的宠溺已经到了一种任何人都不能批评的地步,以至于我们重视了分数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得很多方方面面。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跟中国紧密相连的日本,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元气大伤,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 1945年9月2号,在日本投降的第二个礼拜还不到,日本所有的小学开学。很多学校就在被炸开的废墟地上开课。50年代,日本政府开支的一半用于教育,那个时候我们的教育开支比例不够1.9%,这个时期的发达国家的教育开支在7%。 不得不说,日本对于这个决定是十分明智的。迄今为止,日本已经囊获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的所有诺贝尔奖项,这都是当前日本的教育模式下的产物。

当各个大学开学的军训,体测,昏倒,体能不合格,不达标的人屡屡刷新高时,当年年都有新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最起码的打扫卫生,洗衣服都不会时,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一个人连最起码的自理都做不到,又何谈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何以照顾父母。

上幼儿园,中国孩子总是哭天喊地,孩子放学,总要问,老师对你好不好等等很多问题,深怕孩子在学校受到什么委屈,孩子稍一受到委屈,哪怕是错的,也是对的,雄赳赳气昂昂组织多人去学校讨个说法,而在日本,孩子在幼儿园会有第二个家的感觉,这是因为寺院的周围通常建有幼儿园,寺院的主持又兼任幼儿园的园长,这在日本各地都是非常常见的。幼儿园每个月都要到寺庙里受一次教诲,园里最重要的节日一定要拜佛,佛诞日、涅磐日都有活动。日本人相信,从小对孩子进行佛教思想的浸透,会使孩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因此懂得团结,发生事情,最重要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让矛盾激化,日本家长会把你当作同龄人,与你心平气和坐下谈谈,不论你是对的还是错的,会想办法与你一起解决。中国家长则是与孩子面对面的交流很少。这就导致不同的教育模式下,国人对于任何事物都具有不信任感,不安全感。日本人坚信,从小让孩子知道尊重生命,懂得感恩,长大后才能心平气和去处理事情,才能找寻真正的自己。

一、“唯才是用”的教育体制

在日本,有大量的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等大众教育设施都是免费全天开放的。街头也有许多免费发放的文化宣传品。还会有一些免费的报刊杂志送到门口。“在日本研修的那段时间,尽管我们什么报纸杂志都没有订阅,但是我们所使用的信箱每天都是满的。”邓光辉回忆说。

“日本教育思想新、体制活。”邓光辉提出了第二点认识。“日本重视教育的思想和风尚,追溯历史,应该说是向我国盛唐时代学习的结果,当时的科举制度确实对他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邓光辉接着说,但他们却只是看重人的知识水平和教养,而不是“科举制”和“文凭论”。比如除研究生毕业外,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想从事小学教育,必须通过文部省的考试,合格者方能取得执教资格。在日本的政府、商界和科研部门供职也多看重的是实际水平,只有胜任,才能被重用。

在日本,考核官吏政绩会把教育办得好坏放在第一位。这些先进的思想鲜活地体现在灵活的施教和体制中。他们广泛地设立农林、家政、食品、保育、园艺等专门学科,学年、学制灵活,因需因用而设。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培养了多门类的专业技术人员,极大地在生产中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改造和个性。其中办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私立学校成为国民教育的一支主体力量,特别以大学和幼儿园最为明显。这些先进的思想和体制,保证了日本国民基础学校教育的高水准。

二、注重礼仪方面的教育

日本是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无论在家庭或学校都是非常注重礼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践行的非常好,当有客人来到时,良好的教养以及完美的礼仪会让你感觉到家的感觉,对长辈的尊重深入骨子里,是断不可能发生晚辈顶撞长辈,言语或者肢体上冲撞长辈的现象发生。在日本,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家长们也是要盛装出行的,对于家长们而言,这是孩子良好的完成一个阶段,而去深入另一个阶段,而且各种仪式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直相伴到终生。可见从小开始对孩子进行礼仪的灌输,对孩子的修养的打造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礼仪之邦”的确名副其实。

三、传统武士精神的教育

而在日本,日本是最重视磨砺教育的国家之一,日本历来都有武士精神,这种优秀的品质沿袭下来,就成了日本现在的中小学普遍开展的柔道精神和生存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勇敢,坚强。当中国父母在孩子小时,磕磕碰碰,拍着凳子,地板说什么东西不好,挡到我家宝贝的路,而让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一切都是别人不好,从小娇生惯养导致的一切就是目空自大,丝毫没有团队意识。

四、中日儿童教育的对比思考

在日本,孩子上学时,日本妈妈在孩子后面喊:“少穿点!”,而中国的妈妈总是在后面喊:“多穿点!”,日本妈妈常说“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久而久之,孩子们都锻炼出了抗寒的能力,很少再有发烧感冒的情况出现。这样做其实是花极少的代价,让孩子的身体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日本家长在接孩子下幼儿园的时候,手里一律空着,就算孩子想拿也不会让你拿着书包,而在日本,各种包都是由小孩子拿着。中国父母为了接孩子回家认同买车的不乏其人。

在日本,不论是哪个地区,不论是最热或者最冷,一律是没有空调的,并不是国家支出出不了这些钱,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为了让孩子得到充分的锻炼,日本一所中学推出了“忆苦饭”,孩子面对这些难以下咽的食物,坚决不为所动,绝食抗议,家长无一劝说,家长们认为,一切为了孩子,学校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们绝食抗议一天两天三天,直到第四天,饥肠辘辘的孩子才把这碗忆苦饭含泪吃饭。日本的教育模式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者淘汰,故孩子在适当的时候,会参加夏令营,在一个没有手机,没有交通的无人岛上,生存一周,在这一周内,什么事情都必须自己干,包括自己生火,自己做饭,甚至连盐也要自己熬制,总之,这一周要脱离父母,脱离社会,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管理自己,学会关心他人,与人合作,并变得勤快、聪明,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虽然日本教育非常重视孩子的磨砺教育,但是其对于孩子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是非常重视,大家普遍可以看见,在各个中小学里,厕所都是孩子们自己清理,不需要专门的清理人员,这就是为了培養孩子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孩子们很小家长们就开始培养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事的态度,培养其孩子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校在家里就开始有意识培养,因此孩子们大多很自主,很小就懂得穿衣,空余时间帮助父母洗碗,洗车。家长们都很赞同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自己懂得参与,做生活的主人,对社会充满热情,

日本也因其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团结合作能力,集体合作精神,日本的运动会上,什么项目都是大家一起合作,一起赢得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人能够那么团结,特别有集体精神的原因。日本的每所中小学都有自己的校歌和校服,学生到校后必须换上统一的拖鞋,见到同学后要向大家问好,不论课上课下,凡是组织集体活动,一个同学没有完成,其他同学不能走开,直到全体完成为止,学生们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与同伴有商有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倾听的能力,更加成为了孩子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孩子们小学或中学毕业前,都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场修学旅行,教育是最好的国防,日本的教育法有明确规定,不论在多么偏远的山区,只要还有一名学生,那么就要让其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并不是一纸空文,而是能够真实实现并且认真去做的。通过这些教育手段,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家就紧密度连接起来,其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在这个天地里,孩子们紧密相联,以后孩子们进入工厂或者任何一家公司,都会竭尽全力,为集体尽忠。

同时,日本对于各个官员的任职,都要先看其当地的教育程度,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教育高于一切。漫步于21世纪,日本的教育模式是有许多让人借鉴的地方,同样,也有许多地方是需要人们反思的。以长补短,才能变得更强。

五、青少年问题引以为戒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往往体现在细节上。在教育我们的青少年时,要注意抓细微之处,重视青少年基本品德的养成教育,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同时,我们培养青少年要在时代要求和民族文化的结合上找准定位,既培养青少年的现代素质,又在青少年中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中华民族固有的东西成为青少年涵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孙豫峰提出了教育青少年的一些看法。同时,他也指出日本青少年出现的问题,希望我国青少年能引以为戒。

“伴随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日本青少年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孙豫峰说。 近年来,日本青少年犯罪常常见诸报端和电视上。学生对教师、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和互相欺负事件有增无减。对这些问题,日本全社会有清醒的认识,却无解决的良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改革深入和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青少年教育也出现了诸多上述问题。对此,我们应该保持警醒,引以为戒,加大研究力度,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罗开国.日本中小学家政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实施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 2015

[2]陈沁.日本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董炳月.战后日本教育思想的逻辑与脉络——以《教育基本法》和历史教科书为中心[J].日本学刊. 2015(05)

[4]许艳.浅谈日本教育基本法修订对我国教育法修订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22)

[5]姚舜.日本《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评介及对我国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 2010(05)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礼仪日本
探寻日本
筷子礼仪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礼仪篇(下)
日本神社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