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凡
【摘要:】“仁政”思想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德治”“重民”思想的发展,其以“性善论”为前提,主张“人性本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而教育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手段,“仁政”的目的是为民。
【关键词:】孟子 治国 民贵君轻 仁政 民生 思想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孟子是杰出的一位。他被称为“亚圣”,他提出的“君为轻,民为贵”学说突破和超越了孔子思想。2000多年来,孟子的仁政理念、民本思想、治民策略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孟子,名轲,字子舆,出生在邹国(今山东省邹县)。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正统继承者。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孟母“三迁其居”“断机教子”,终使他学有所成。孟子生活的时代,诸侯争霸,战火纷飞,兴亡成败转瞬间。当时游说之风盛行,各派人物纷纷游说诸侯。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授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慷慨直言,希望通过游说诸侯,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他认为,尧舜之后,圣人之道衰败,于是社会动荡,民生悲苦,社会从原有和谐、美好有序状态堕落为混乱、悲慘的无序状态。而要挽救这种无序的社会,恢复尧舜时的盛世之景,则只有实行“仁义”这一圣人之道,于是,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寡人之于国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那一年,孟子来到大梁(今开封),拜见梁惠王。当时恰好魏国刚刚迁都大梁,因为战争,百废待兴。于是,梁惠王“卑辞厚礼以招贤者”,希望求得治国良策,实现富国强兵。听说梁惠王厚金卑礼招纳天下贤士,孟子心中燃起希望,在55岁时再次出游,千里迢迢来到大梁,给梁惠王讲了很多广施仁义的治国道理。或许,孟子认为大梁之行是一次重要的游说活动,在《孟子》一书中,开篇第一章便记录了他和梁惠王的谈话。
梁惠王对魏国连吃败仗深感耻辱,决心洗恨雪耻,问孟子应该怎么办。孟子回答:“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你如果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就可以让拿着木棍的百姓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军队了。”初见梁惠王,孟子就以“仁义”之说规劝。
梁惠王抱怨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投其说好用梁惠王熟悉的打仗的事例,即打仗时两个逃兵“五十步笑百步”来设喻,巧妙地讽刺了轻民好战的梁惠王,“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暗示梁惠王搞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加多”,只有推行仁政,天下百姓才会投奔魏国。“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接下来孟子阐述实行仁政的第一步是“不违农时”,合理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即”王道之始也”。 孟子主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认为,为政者只有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才能使民众能够世世代代安心于土地劳作,有了充裕的物质财富,国家才会稳定,君主地位才会巩固。与土地政策、渔业政策一样,在林业上,孟子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在以(土葬)棺椁为主要安葬材料的古代社会,拥有一定数量的林木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孟子的意识中,林木并非永久性资源,不可任意无节制地砍伐,而是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砍伐,“斧斤以时入山林,”只有做到循序渐进,林木才有再生长的时间,长此以往,“材木不可胜用也”。材木不可胜用,百姓才能得以厚葬其父母以尽孝道。
第二步是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必须教养百姓“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那么”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年轻人知道孝敬老人,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再加上”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那么”不王者,未之有也“。即王道之成也。显然这就是孟子给梁惠王”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孟子非常重视民众的教化。他自己一生献身于社会教化,是继孔子后重教化的典范。所谓教化,就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变化、提高。儒家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伦理道德内容,它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美德涵盖其中,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诚、俭等,都是其重要内容。孟子希望通过教化使这些社会伦理美德化为人们的道德实践,使广大社会民众知悉、理解、掌握并实行。世人一代代相传,这些伦理道德内容中的精华就成了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食粮。
孟子怀抱“仁政”思想,倡导民本与和平,反对不义的战争,在大梁极力游说梁惠王贴近百姓、施行仁政,并声言唯有如此才能如其所愿,一统天下。然而,梁惠王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在大梁,孟子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孟子在大梁待了一年多,虽然没有说服梁惠王,但他性善论、仁义至上的观点犹如一粒粒种子撒播在汴梁这块土地上。孟子的大梁之行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开封城市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后人为纪念此事修建了孟子游梁祠,据了解,这也是孟子游学列国国都留下的唯一一座纪念建筑。
孟子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仁政”,启发了人民的觉醒。在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他看到了民心向背对于国家政权安稳的决定性意义,他极力反对“暴政”,“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肯定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力,赞成“汤放桀”、“武王代纣”的正义行动。
孟子的治国理论给封建统治者和人民描绘了一幅理想的仁政蓝图。他在如何对待人民问题上的主张,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联系今天的生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调研考察时强调,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他强调“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才会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孟子的“仁政”思想启示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大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人民疾苦,深入群众当中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保护人民合法财产和人身自由,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
参考文献:
[1]《孟子 梁惠王上 寡人之于国也》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
[2]《孟子的仁政思想》王爽 天津师范大学 2014.3.2
[3]《孟子“仁政”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聂慧敏 合肥工业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