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研究

2016-10-21 22:38王艳玲成敏
山东青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王艳玲 成敏

摘要: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必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从而必须了解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需要。本文从需要理论的角度出发,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核心,分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现状,来探寻如何根据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

关键词:需要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强化

所谓需要,就是有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意识,它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需求的反映。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些目标的渴望和需求。这种欲望推动人一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地活动并且保持一定的持续性。需要被人体会地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持久和有效。长久以来,心理学家对人的需要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构建了丰富的需要理论,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论等等。本文就用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需要进行探讨。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大类。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得到满足,而作为高层次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需要的发展遵循满足激活律,即,低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以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这是追求更高层次需要就形成新的动力,相对应地,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激励力量了。马斯洛把这种占支配地位的需要称作优势需要,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的条件下,总有某种优势需要占主导地位。马斯洛认为,个人的优势需要若长期得不到满足,便会引起一系列的无理行为或个性缺失,只有满足人的优势需要,才能形成最大的激励。

除了这五种基本的需求以外,马斯洛还曾提出认知和审美需求,但他并没有明确地把它们简单地归入层次理论中。有学者把这两类归结于自我实现的层次或是归入自我超越需要的层次。认知的需求主要体现为对学习的需求满足。审美需求源于人的内在冲动,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高峰体验,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是完美人格的典型状态。只要是能获得多方位的感知觉印象活动,都可能带来高峰体验。但是,高峰体验值一般很少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为短暂,对需求刺激要求较高。①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需要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接受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核心,在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共同作用之下,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选择接受并不断整合、内化、外化的连续性过程。

目前,许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社会的需要,而关于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却被遭到忽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应该远远没有得到满足。我们从马斯洛的几个需要层次理论来进行分析。

首先,基本生理需要和高层次生理需要的不满足。高校中,大部分同学的基本生理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但是也有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没有解决这一需要,他们十分渴望学校能够改善饮食条件、住宿条件,希望得到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基本的吃饱穿暖已不再是他们的期望,取而代之的是吃好穿美,吃的高档穿的名牌,从而对金钱的欲望就膨胀了。

第二,对校园安全措施担忧的加剧以及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相对安全的校园环境里,大学生得到了较多的是生命安全,校園里很少发生校园暴力问题和社会人员进入校园实施暴力的行为,而对财产安全就比较关注,并且难以防范。对于就业和择业问题,当前的大学生们总是不知所措,不是真正的明白自身的需求,不真正了解就业市场,但是又迫于就业压力,病急乱投医,容易受到就业岗位的欺骗,或者选择的岗位不适合自己。一方面想要得到好的就业指导,一方面又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关注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

第三,人际交往的矛盾心理,自卑心与自负心的双重结合。大学生们乐于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希望在社团活动当中拓宽自己的社会交往,或者希望在活动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融入到群体当中。但是当自己感觉不能进入群体内部的时候又会产生缺失感。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是“骄子”,各方面都还算优秀,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欠缺、不成熟。

第四,知识架构体系与内容满足的冲突。从小学时候的品德课到中学的政治课再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条清晰的知识体系结构应该是完整的建构起来的。但是这仅仅也只是体系架构需要得到了满足,在许多高校的教学中,只强调专业教学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实习训练,专业课和基础课的老师很少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去,没有真正意识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在各个学科当中,知识内容的重复性,方法的简单性,授课方式的枯燥单一性,让学生越来越体验不到其中的乐趣和满足,从而出现了对思想政治课的接受疲劳现象,或者是拒绝接受、虚假接受、知行不一的接受等现象。②如何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不仅只是学习课程,更多的体验课程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措施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是以“满足——前进”的途径为基础,依照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理论,我们在分析如何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时候就应该有所侧重,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优势需要,以及各种需要的满足状况,从而为未满足的需要的满足创造条件。

首先,合理调整大学生的需要结构,侧重于价值观的确认。针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不断完善学校的奖助学金体系有助于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学校来看,应该努力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积极搭建交往平台,完善社团管理体系。健康的人际交往可以让人产生一种安全感,对于刚刚远离家乡的大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能让他们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丰富的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在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交往观念和交往动机。

第二,调整教学方式,培养激发需要,由外在的唤醒转为内在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自觉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改变以往的课堂单一灌输方式,适当增加课堂实践、课外考察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话语环境较为封闭,大学生对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存在一定程度障碍,鼓励学生勇于各抒己见,转换教师“一言堂”的教学风格,转变为交互讨论式教学,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增加大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环节。

第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惯于将受教育者当作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对受教育者生理和心理的关注不够,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过于关注教育的过程而忽视心理接受过程。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推广和服务较为滞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注重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和塑造的同时,也应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扩展特殊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爱。

第四,善用并巧用奖惩制度。根据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奖励和惩罚措施。比如,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都表现优异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鼓励;若是在某一方面表现优异,在另一方面还有欠缺则仅仅予以精神上的鼓励,支持他全方位的发展;若是在每一方面都表现差劲,则给予批评,并督促他改正。在进行奖励和惩罚,尤其是惩罚的时候,要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引导他们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最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搭建良好的就业兼职平台。现在的大学生很多会外出做兼职,但是经常会有上当受骗的现象发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应该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和金钱观的培养,使得同学形成健康的正确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提供一些有保障的就业和兼职信息,为学生营造正当的信息平台,满足学生的需要。

[注释]

①[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②肖映胜,李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疲劳现象初探——基于688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理论课教学.2011.

③张海霞.”需要——接受”理论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论坛.2006.2.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肖映胜,李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疲劳现象初探——基于688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理論课教学.2011.

[3]张海霞.”需要——接受”理论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论坛.2006.2.

猜你喜欢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