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6-10-21 02:32曹保胜
亚太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课程教学改革

曹保胜

摘 要: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特别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教育与夯实,而在新课改后,高校不但强化了学科的基础教育,还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即根据专业需要和专业特点来充实教学内容,试图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灵活性运用。但事实上,国家的新课改教育改革在推广普及覆盖方面还不够全面,例如民族高校就还未能完全融入这种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这使得民族高校在专业化教学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不但没有跟上国家教育改革的步伐,也阻碍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本文就主要探讨了目前民族高校在《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难题,并根据民族高校的教学资源及地方特色探索了对其民族地方发展有利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专业需求;民族高校

《数学物理方法》是高校物理专业所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它融合了《高等数学》课程基础,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基于数学的基础处理工具体系。对民族高校而言,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根据地方经济来培养能奉献于社会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民族高校更应该做到跟紧中央节奏,将每个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任务放在教育的首位,强化高校的学科教育基础,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民族高校在数理学科教学方面的各种难题。

一、民族高校《数学物理方法》在课改中的困境

(一)课程教学内容扩充难

伴随课程教学改革的快节奏,有些民族高校为了能够赶上国家教育发展节奏,在实际的课改过程中却缺乏节奏性,盲目的压缩课时和改变教学内容数量。这一切操作也因为过于匆忙而没有设置让学生适应教学改革节奏的过渡期。所以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下,许多学生一时间无法消化过多的学习内容,再加上民族高校学生基础较差这一实际情况,就导致了教学和学习质量的双双下降,使得课改无法顺利完成。

(二)课改后数理方法知识内容繁多

在新课改后,《数学物理方法》课程中的内容有所增加,例如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场论等等。这些新增设的内容具有一定难度,这就为民族高校的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量子场论的格林函数中就有诸如函数和解、积分形式等大量难点,民族高校理科教师水平整体不高,新课改后课程内容的变多变难也让高校在实施新课程时陷入新的困境。

(三)民族高校学生语言问题

基于第二点困境,有些民族高校就会从外地聘请专业能力更高的理科教师进行《数学物理方法》的教学。但由于民族高校中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存在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与沟通过程中存在偏差和理解困难,再加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难度,久而久之就形成民族高校学生对该科目理论课程的抵触心态,使学生在数理方法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下降[1]。

二、民族高校《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索

(一)合理调整课时

《数学物理方法》具有两大内容:复变函数与数学物理方程。在课程教学改革后,由于复变函数方面增加了格林函数内容,所以在课时的调整方面应该趋于合理向,例如传统的教学大纲中,复变函数要占到26课时,而数学物理方程占到38课时,但是复变函数在新课改发生变化增加内容后,就应该适当的调整它与数学物理方程之间的课时比例,以求得对复变函数的深度讲解,同时也增加复变函数的学生实践课时,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消化知识。例如大连民族大学就采用了根据教学侧重点来调整课时这一策略,将原有的复变函数由26课时增加到32课时,为师生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实践学习内容的时间[2]。

当然,在数学物理方程方面的教学也应该更加精炼,突出主线教程,强调学生运用数学方法來多角度、多思维方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虽然数学物理方程的教学课时有所削减,但是在仅有的课时中,教师应该更多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分离变量法与积分变换法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运算结果来进行转化,从而将问题关键点移步到物理题目上,讨论该数学结果在物理题目中的物理意义。

(二)根据地方特色充实教学内容

前文提到,作者所在的学校应该更多的融入区域性经济文化,例如借用《数学物理方法》来深入地方的产业现场及科研院所,借助新知识结构及互联网资料收集来明确对一些数学物理方法的拓展性应用方式,并实现对题目的解决。

比如说LED设计制备过程中关于n型和p型掺杂对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就涉及到数理方程方面的分离变量法来求解定解问题,在解题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分离变量法的概念深化与娴熟运用。首先引入实际问题中薄膜掺杂浓度变化的输运定解问题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分离变量法实施求解过程。假设在薄膜的浓度扩散问题中,由于扩散的对称性将薄膜的二维扩散问题简化为一维问题,将作为薄膜扩散的掺杂浓度,并让其满足定解问题的适定性,随后给出并分析定解问题。

一般来说,数学物理定解问题所描述的薄膜一侧处于恒定表面掺杂浓度、另一侧具有恒定扩散流强度的一维有限区间中的扩散问题,首先将非齐次边界条件齐次化,然后就可以利用分离变量法进行求解。

三、总结

除以上两种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外,民族高校学生还应该强化对汉语语言的学习与练习,消除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障碍,并且快速优化自身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另外,也要明确《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明确该课程与地方特色的相关性后,紧密结合现实开展课程教学,深化拓展《数学物理方法》的内容延伸性,使其能够成为培养民族高校地方特色复合型实用人才的重要教学工具。

参考文献:

[1]特木尔巴根.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改革试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9):101-103.

[2]赖康荣,孙毅.少数民族学生“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探讨-以昌吉学院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4(3):62-65.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课程教学改革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新时期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