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显龙
办高质量的教育,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而高质量的教育靠的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切实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于2012年颁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依据。几年来,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以《专业标准》为依据,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目标,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和探索。
一、贯彻落实《专业标准》,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一)深入理解《专业标准》基本理念,铸就教师成长之魂
1.师德为先。体现的是教师专业的“教师性”特征。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其培养教育对象是学生。因此自古便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就今天的教育而言,我们的任务远不止“传道、授业、解惑”这样简单。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并履行职业规范,关爱并尊重学生,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影响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成人、成事、成才的引导者和领路人。
2.学生为本。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教学性”特征。学校学生是主体,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追求目标,应贯穿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始终,贯穿于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始终。
3.能力为重。体现的是教师职业的“实践性”要求。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培养以下几种能力:一是教学能力,具体应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教学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利用能力等。二是育人能力,重点是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及终身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是沟通合作能力,具体包括与同事合作、与学生合作、与家长合作、与管理者合作及与社会合作等。四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包括阅读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4.终身学习。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发展性”特征,这是教师职业的根本要求。
(二)牢牢把握三个维度,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专业标准》围绕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培养维度。
1.树立正确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作为教师职业,由于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职业的限制。因此,教师必须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同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专业理念和师德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基础。(1)强化对职业的认识与理解。包括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我和国家的关系,任何人都应具有爱国意识;二是我和职业的关系,职业是人生中重要的部分,谁都无法回避,人一定要通过职业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三是我和专业成长的关系,既然是职业就有其专业标准和专业要求,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实现专业进步与成长;四是我和同事的关系,教学特点决定教师职业是个人奋斗与集体合作奋斗相结合的特点,教师职业更加强调互助合作和交流,否则一事无成;五是我和社会的关系,教师职业的成功标志之一是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教师的知名度,大多不是来自学校本身,而是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2)强化对学生的态度。首先是关爱、重视和保护学生,重点则是学生的心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次是尊重、维护和平等,即尊重维护学生的人格、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最后是学生个体差异和信任,也就是不抛弃、不放弃每一名学生。(3)强化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主要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4)强化个人修养与行为。教师的修养和职业有密切关系,教师除了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还承担着联系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教师的修养和行为决定你受学生的欢迎度、学校对你的认可度以及家长和社会对你的信任度。因此,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的个人修养突出表现在平和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上;表现在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上;表现在具有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品格、健康的心态和儒雅的形象上。
2.具備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是学科教学知识。而学科教学知识要以通识性知识、教育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三个纬度为基础。(1)具备必要的通识性知识。学生对老师尊重和崇拜的原因,不仅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代表,同时也包括教师知识的广博,教师渊博的知识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成为学生偶像的因素。(2)具备基本的教育知识。这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基础性知识。学生是未成年人,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我们只有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才能了解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和学生群体特点与行为方式,才能因材施教。(3)具备扎实的学科教学知识。这是教师专业知识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对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必须熟练地理解掌握课程标准和考纲,科学地进行教育教学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3.具备驾驭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专业能力(1)要有教育教学设计的能力。指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2)要有教学实施的能力。教学情境和氛围的创设能力、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和有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应变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3)要有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的能力。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的能力、运用学科渗透等多种手段开展德育活动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促进学生身心、学业、理想发展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要有教育评价能力。包括对学生和自我发展的评价,建立以激励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评价方式,全方位、全过程、多视角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不断提高自我评价、反思和改进的能力。(5)要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包括师生对话、同事合作和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6)要有反思与发展的能力。包括形成良好的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形成持久的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能力。
二、以《专业标准》为基准,全面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专业标准》,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提出了打造好五支队伍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一)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精心构筑教师队伍的桥头堡
按照“政治强、作风正、懂业务、善管理”的目标和“精心、精细、精干、精品”的管理原则,要求班子成员不要高高在上,而要时时刻刻走在教职工前头,身体力行,成为引领者、示范者,增强班子队伍的遵规守纪意识,提高服从力和约束力。增强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提高执行力和协调力。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提高思考力和创造力。自觉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文修养,提高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做教职工的工作典范和精神楷模。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夯实学校的发展基石
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目标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目标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为准则,努力争做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合格教师。思想上,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强化担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上,以有效课堂为基本目标,加强教师的课堂管理,全面规范上课行为,严肃上课纪律,加大对师生的课堂管理力度,确保基本的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督导上,实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反馈和处理制度:校级领导随时抽查,督导室定期指导和巡视,处室和年级部领导常态化检查。评价上,改革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严格的有利于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教职工工作动力。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丰富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成事、成人、成才,把学校变成学园、乐园和家园
按照“品格好、素质高、能力强、会管理、爱奉献”的目标和“成为学生的教育者、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的要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基本要求是:第一,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乐于奉献,激情工作,努力争做地区知名班主任。第二,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工作的执行力,认真落实学校、处室、年级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第三,对学生加大常規管理力度,促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第四,通过经验交流、校本培训、外出学习、领导包联等制度,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加强培养青年班主任队伍,加快班主任梯队建设。第五,建立激励机制,改进和完善班主任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面向素质教育,加快从“教书匠”到“教学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按照“理念先进、知识丰厚、有较强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专业引领能力”的目标和“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要求,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强化教研组建制,建立“学校-教学处-教研组-备课组-一线教师”的教研管理体系,打破年级部界限,教研组统筹全校教学教研工作。建立教研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教研组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教研组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保质保量完成学校、教学处安排的各项教研任务。立足校本,遴选教学教研亮点,由点到面,打造全市优势学科和学科名师。实行教研组长选拔制度和流动制度,将教研组长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评优评模、提拔任用的重要条件。发挥教研组的统领作用,以教研组为纽带,集聚各年级部备课组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经验分享。
(五)加强备课组长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教研的起点,打造名师
提出教师教学工作的“1256”计划,为备课组活动提供抓手。即一个落实,落实好新课程标准;规范“两案”设计(学案设计、教案设计);做到课堂教学“五个实”,即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六个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评价和优化教学资源。增强备课组长的专业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自觉加强业务学习、技能训练和专业培训,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结合备课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备课组教学教研工作。加大备课组长和备课教师的执行力,高质量完成学校、教学处、年级部安排的各项常规教学教研任务。加强备课组组风建设,强调“教学即教研,问题即课题”,提高备课组长的组织力和协调力,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作者单位:内蒙古扎鲁特旗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