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贴面修复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6-10-21 23:41黄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潜在风险应用前景

黄斌

【摘要】 瓷贴面修复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以来,受技术和材料等诸多因素限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牙科美容修复粘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瓷材料的广泛应用,瓷贴面修复进入全瓷时代,并因其低创、美观、耐用等显著特点,深受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本文就全瓷贴面的临床优势、具体应用、潜在风险及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地应用指导。

【关键词】 前牙修复; 全瓷贴面; 临床优势; 潜在风险; 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R7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158-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6.087

全瓷贴面修复技术是指应用粘结材料将薄层人工瓷固定在患者的患牙唇面,来弥补患者患牙缺损、变色等功能及美学缺陷,其本质是一种具有保存性的牙体修复方法,现阶段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应用发现,全瓷贴面与其他口腔修复材料比较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应用风险,影响着患者的牙体修复美学效果和成功率。这一应用现状提示临床应高度重视瓷贴面修复存在的应用缺陷,及时制定有效对策解决,使全瓷贴面修复技术获得更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1 全瓷贴面所具有的临床应用优势

较长一段时间的临床应用发现全瓷贴面与其他口腔修复材料比较所具有的临床应用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牙体磨除量少:应用发现采用全瓷贴面修复前牙,修复过程中磨除的牙体量明显少于全冠修复,可保留住患者大部分健康牙体组织[1]。(2)对牙髓产生的刺激小:全瓷贴面修复过程中,磨除的牙体组织集中在患牙的牙釉质层,修复过程中可避免穿髓,有效减少对患者牙髓的刺激,继而可以有效避免术后牙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相邻天然牙健康状况的影响。(3)美学缺陷小:全瓷贴面颜色、光泽均与天然牙相似,形态自然,贴面表面不易着色,对患者前牙美学产生的影响较小。(4)强度大、使用寿命长:临床应用发现全瓷贴面的摩擦性能明显优于树脂口腔修复材料,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口腔环境中对牙龈及相邻天然牙产生的刺激较小,边缘密合性好,使用寿命长。(5)修复费用少:全瓷贴面的修复费用与患者前牙的具体情况有关,但同一例患者采用全瓷贴面修复的费用明显少于采用烤瓷冠修复的费用。(6)患者痛苦小:全瓷贴面修复过程精细、术中痛苦小[2]。

2 全瓷贴面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2.1 全瓷贴面修复的适应证

临床应用总结发现,全瓷贴面修复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1 牙釉质钙化或发育不全 临床观察发现牙釉质钙化或发育不全的患者常伴有轻度牙体缺损及牙体颜色异常,而全瓷贴面的使用可遮盖上述缺陷,改善患者牙体美学效果。

2.1.2 变色牙 变色牙主要为氟斑牙和四环素牙,氟斑牙变色主要发生在牙体的釉质层,修复难度较低,应用全瓷贴面修复氟斑牙,可使暴露的牙体颜色接近天然牙的颜色,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临床应用发现,全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时,根据修复需要,适当加厚瓷层或粘结层,合理应用不同颜色的粘结剂进行粘结,可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2.1.3 轻度牙体缺损 早期,临床多采用复合树脂和瓷冠修复轻度牙体缺损。但由于复合树脂修复轻度牙体缺损后,较易发生磨损和变色,远期修复效果欠佳,而瓷冠修复术轻度缺损牙体需要磨除的牙体量过多,故现阶段两者已基本被全瓷贴面修复所取代,采用全瓷贴面修复轻度牙体缺损时,可适当调整牙体切断的透明度,应用外染色技术恢复牙体美学[3]。

2.1.4 前牙间隙 全瓷贴面修复可关闭患者牙间隙。但采用全瓷贴面修复患者牙间隙时应注意两点问题,一是要预防修复过程中出现牙颈部黑三角,二是需要解决因关闭患者牙间隙形成的牙体过宽和长宽比例失调。

2.1.5 轻度错位、畸形牙 因轻度错位、畸形牙的体积和形态与对侧同名牙的体积和形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在采用全瓷贴面进行修复前,应磨除一定量的牙体,为全瓷贴面修复提供足够的空间[4]。

2.2 全瓷貼面修复的技术要点

2.2.1 牙体预备 牙体预备是进行全瓷贴面修复的前提条件,可为全瓷贴面修复创造空间,有效避免全瓷贴面突出牙面和修复边缘悬突的形成,减少修复效果的美学缺陷。此外,牙体预备的同时去除倒凹,有利于修复过程中将全瓷贴面复位[5]。现阶段有临床研究将牙体预备分为六种类型,分别为切端加长型、切端加长伴舌侧肩抬型、小量预备型、最大量预备型、二次预备型和切端预备型。该种牙体预备分型方法的依据为牙体磨除量、预备牙形态、遮色要求等,分型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临床掌握。也有临床研究将牙体预备分为对接型、包绕型和开窗型[6]。总之,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患牙特点,进行牙体预备和分型,以降低全瓷贴面修复的失败率。

2.2.2 全瓷贴面修复的粘结技术 粘结是全瓷贴面修复的关键步骤,在粘结的过程中发生的微小差错均会对修复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修复失败。不同的粘结系统对粘结技术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因此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操作方法进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技术要点,一是瓷贴面的处理,使用37%的磷酸凝胶酸蚀瓷贴面的内表面15~20 s,酸蚀后使用蒸馏水加压清洗并进行干燥,干燥后涂抹硅烷偶联剂,这一过程中注意不要将瓷贴面与其他污物接触[7]。二是修复牙齿牙面的处理,牙釉质面使用37%的磷酸酸蚀后,使用蒸馏水清洗,干燥后涂抹前处理剂、牙釉质粘结剂,最后涂抹硅烷偶联剂,逐个对位后,用手指轻柔按压瓷贴面就位,这一过程中注意手指按压力量,避免按压力量过大导致瓷贴面破裂。三是粘结瓷贴面的光固化,粘结完成后需要进行隔湿处理,可通过排龈进行隔湿,使用赛璐璐条将修复牙齿隔离,瓷贴面就位后进行固化,每固化一个区域后将该区域内边缘溢出的多余固化粘结剂清除,并将排龈线小心取出,然后使用牙线清除修复牙齿相邻牙面的固化粘结剂,再次进行光照,以确保粘结瓷贴面彻底固化[8]。

3 全瓷贴面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全瓷贴面虽然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3.1 修复牙釉质钙化或发育不全方面

全瓷贴面修复牙釉质钙化或牙釉质发育不全,潜在的风险主要为贴面厚度不均匀导致的牙体颜色不协调。因此,建议在全瓷贴面修复前使用树脂材料填充缺损牙体,遮盖牙体颜色较深和缺损的部分,消除上述应用缺陷[9]。也可在修复过程中直接粘结树脂纠正上述缺陷。

3.2 修复变色牙方面

全瓷贴面修复重度四环素牙时,因瓷贴面的厚度较薄,遮挡四环素牙体颜色的能力有限,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遮挡不足、透色现象。发生该种现象后,多数临床医师采用遮色剂缓解这一问题。但遮色剂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遮色后导致患者牙体颜色过白,影响牙体美学效果等。

3.3 修复前牙间隙方面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存在的潜在风险主要为牙颈部黑三角的出现和因关闭牙间隙出现的牙体长宽比例失调现象。对于上述潜在风险的发生,临床可加深修复牙体的透明度,通过视觉反射效果减轻牙颈部黑三角的对比度。牙体长宽比例失调可通过调整牙体远近中边缘嵴位置或加大牙体切外展隙来解决[10]。

3.4 修复轻度错位、畸形牙方面

全瓷贴面修复轻度错位、畸形牙时,根据患者牙体实际错位程度和畸形程度需要磨除一定量的牙体,为全瓷贴面的贴合对位提供空间。但部分轻度错位牙和牙体畸形患者,需要磨除大量牙体,才可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且磨除牙体的过程中会对患者牙髓产生刺激,影响周围自然牙的健康[11]。对于这一潜在风险,建议临床在对该类患者进行全瓷贴面修复前,制作诊断蜡型,预测修复后的美学效果。必要时,可在修复前进行正畸手术,以确保修复后牙体及牙龈形态协调,美学效果良好。

3.5 其他方面

3.5.1 贴面边缘密合方面 全瓷贴面边缘密合方面潜在风险的发生群体主要为修复治疗前患有牙龈炎的患者。全瓷贴面修复前,如患者患有牙龈炎未治愈,会增加修复后发生微渗漏的概率,且会增加牙龈炎的治疗难度,最终导致修复失败[12]。若修复后发现贴面边缘有微渗漏,可立即使用复合树脂修补材料进行修复,渗漏严重的患者需重新进行全瓷贴面修复。

3.5.2 全瓷贴面修复后脱落 脱落为全瓷贴面修复后最易发生的潜在风险,临床研究发现全瓷贴面修复后发生脱落与患者牙体咬合关系、损失程度存在密切关系。牙体缺损后会对牙体固位结构产生影响,继而直接影响患者全瓷贴面远期修复效果[13]。牙体咬合力较大或咬合过早接触均会增加患者全瓷贴面修复后发生脱落的风险,因此,患者全瓷贴面修复前的牙体预备应尽量在釉质内进行,且进行全瓷贴面修复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处理好粘结时的隔湿以及粘结后的抛光[14-15]。

3.5.3 全瓷贴面修复后折裂 临床观察发现存在咬合过紧、磨牙症及咬合关系异常的患者,全瓷贴面修复后易发生折裂,导致修复治疗失败[16]。对于该类患者,建议临床医师在进行修复治疗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慎重考虑患者是否可以接受全瓷贴面修复[17]。个别因其他因素影响,在修复后发生折裂的患者,可在消除影响因素后,在折裂局部及周围贴面材料上磨除一个薄层,如磨除的过程中患者暴露牙釉质,需要进行酸蚀处理,完成磨除后使用复合树脂修复材料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可将适量调色剂与复合树脂修复材料混合使用,起到减少美学缺陷的作用[18]。

4 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学区的应用前景

全瓷贴面修复作为一种保守性修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因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牙体组织,加之修复过程中痛苦小,大部分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19]。虽然现阶段全瓷贴面修复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但多数情况下临床可以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解决,有效降低患者的修复失败率。洪延青等[20]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故本文认为全瓷贴面修复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唐媛媛,夏荣,边华琴,等.紫外线对IPS e.max全瓷贴面粘结剂颜色稳定性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0):1262-1264.

[2]齐峰,谢伟丽,李艳琳,等.三种粘结剂对全瓷贴面粘结剪切强度的对比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11(1):37-39.

[3]杨苏琴,农晨.全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38-239.

[4]赵三军,陈明.全瓷贴面临床规范化修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137-140.

[5]彭娟红,刘学恒,林玉婷,等.E-max和IPS-EMPRESSⅡ全瓷贴面对变色牙颜色改善的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12(5):296-299.

[6]韩浩.全瓷贴面美容修复69例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2):265-267.

[7]刘峰,师晓蕊,李祎,等.微创全瓷贴面修复临床应用初探[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10):614-617.

[8]高飞,骆小平,李宁,等.临床常用四种全瓷贴面材料光学性能的比较[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5,50(1):43-46.

[9]朱晓瑜,赵和平,魏谋达,等.邻面烤瓷贴面在前牙间隙修复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3):271-272.

[10]徐镔亭,李清,李蓉,等.试色糊剂和黏结剂对瓷贴面修复体颜色影响的一致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2):142-145.

[11]聂廷洪,孙迎春,郑琳,等.瓷贴面厚度及试色糊剂对IPS e.max铸瓷贴面色彩效果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5,16(2):97-100.

[12]卫文娟.瓷贴面修复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5):604-607.

[13]刘晶莹,孟斌.试用meta分析研究牙体预备方法与瓷贴面成功率的关系[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6):605-608.

[14]刘晶莹,孟令强,刘晓明.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瓷贴面成功率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2,40(7):669-671.

[15]商維荣,高士军,袁文君,等.Panavia F遮色树脂黏结剂对Cerinate瓷贴面修复不同染色程度模拟四环素牙遮色效果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5):4655-4657.

[16]赵莹,郑淑贤.上颌中切牙瓷贴面力学特性的正交实验[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5):597-600.

[17]彭蓓,季娟娟,杨杨,等.前牙铸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3):123-127.

[18]邓向东,关达荣,符镇南,等.两种瓷贴面修复上前牙切角缺损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1):45-46.

[19]李旭华,王璞.牙齿表面性状对瓷贴面粘接力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3):458-460,500.

[20]洪延青,姜涛,董曦文,等.Cerec 3D制作的全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美学效果[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7):94-98.

(收稿日期:2015-10-13)

猜你喜欢
潜在风险应用前景
论德美两国学术自由的宪法解释
校园分期金融的用户认知、消费偏好与潜在风险的研究
透过金融海啸看融资融券业务的潜在风险
无线通信技术电网通信探讨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信息技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与防范
单片机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