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霞
摘 要:口语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农村中学的学生敢开口、会表达、擅表达,从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学生训练等方面探究提高农村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口语表达;素质;训练方法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对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可是,在农村中学,许多学生回答问题只有三言两语,并且词不达意,甚至金口难开,要是让他走上讲台,更是手足无措、语无伦次。而相反,当我们到名校听课时,却见学生回答问题口齿清楚、滔滔不绝、神采飞扬。那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1.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只有根据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科知识,才能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要当一个优秀的中国的语文教师,必须热爱中国的语文,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这既是做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是攀登语文教学艺术高峰的基础”。我们应当不断充电,让自己“魅力四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调查显示,教师的言语声音状况的确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教师用声情并茂、生动优美、富于表现力的课堂课言感染学生,对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那么,如何调动他们说话的欲望,最终达到自如地运用语言的效果呢?
(1)注意课堂语言的幽默之美
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借助幽默激活课堂,使知识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让学生如沐春风,畅所欲言,并不自觉地模仿,提高语言能力。有一次,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上公开课,课堂气氛显得过于严肃。这时钱梦龙老师从容地走下讲台,亲切地对学生说:“我打个谜语让你们猜,好不好?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是你们认识的人。”课堂上静得出奇,一会儿,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钱梦龙。”顿时,课堂活跃起来,带来了欢声笑语。
(2)注重课堂语言的抑扬顿挫之美
语文课堂上最忌语言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好的教学语言应该是高低起伏,长短相间的,应该是声情并茂,热情洋溢的,就如韋志成先生在《语文教师的语言美》中说:“或明快与含蓄,或豪放与柔婉,或庄严与淡谐,或简练与繁丰,或平实与绚丽,教师一抖风采,给学生作出鲜活的示范。”
(3)注重课堂语言的情感之美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善于观察,理解学生的情感,并在课堂中把握中学生的情绪,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去关爱学生。一个亲近学生、语言幽默、知识渊博的教师,一定会产生强大的磁力,把学生吸引过来。魏书生老师就是典范,他讲课投入,言语幽默,又充满激情,学生都爱上他的课,他在人格、道德、涵养上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
当然,除了课堂口头语言外,教师批改作业的书面语言也同样重要。批改作业时,教师如果多用激励的话语,多用丰富的语言,热情地鼓励他们,学生一定会乐学、爱学。
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从严训练是关键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说话是‘推销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才能,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话,让他们体会说话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2.了解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标准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标准,可以将我们县蒋宗尧先生编的《中小学学生学习实用基本功》中的“怎样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中的“良好口头表达能力的标准”作为要求从内容、语言、结构、声音、变化、态势等方面对学生的说话习惯方面加以指导。
3.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1)在课堂中积累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训练,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那么,我们就应该用好这块天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①痛痛快快读一把
“通过朗读、朗诵,可以帮助提高说话的技巧和水平。”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的语汇和句式变为自己口语语库中的储备,丰富自己的口语表现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语言优美动人的课文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实现心灵的探求,品味语言的魅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②轻轻松松谈一把
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越来越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平等、民主,实现无拘无束的“对话”,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教师不要总把讲台作为自己永久的根据地,而应多走到学生中加强与学生的对话。
(2)课外训练
①阅读训练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培养学生每日必读的习惯,批注的习惯,阅读摘抄的习惯等,在阅读中不自觉地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采用召开阅读讨论会,进行阅读讲座,开展阅读活动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叶圣陶先生说:“看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的天地,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其语感、语言能力一定会大有提高。
②采用别的方式训练
社会是个大天地,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进行各种主题的演讲……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当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能说会道、伶牙俐齿、神采飞扬。
参考文献:
肖震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