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之我见

2016-10-21 00:10白延凤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养蜂人乐学教学法

白延凤

实施快乐教学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是更新教育观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快乐教学呢?

首先,要把快乐教学的内容及方法体现在教案中。

快乐教学中应自觉体现,努力做到教者乐教,学者乐学,师生同乐,乐中求学。我在多年教改的探索实践中发现有的老师在思想上认同学生是主体,形式上看似用快乐教学法,授课前展示目标,授课时也有游戏、表演等活动,但他所用的一切都趋于形式,授课时遇到疑难、重点问题时不把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却将结论统统地讲了出来,使“主体”过程都成了泡影。产生这种认识与实践脱离的原因是缺少一种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师生的教育实践行为的中介,备课时没有把学生备出来。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备课中,把传统的“教学目标”改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地写出学习该课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目标,尽量用具体、明确、直观的行为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如:说出、画出、写出、举例等,避免用理解、了解、掌握等的显行为动词。学习目标的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避免面面俱到。备课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写出教师的激乐方法和学生的乐学方法;教师的激乐方法:主要是指教师设计的主要问题和起步性引导的具体方案;学生的乐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设计的提供学生学习知识,操作练习等具体方案,要用外显行为动词写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其次,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案中所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乐学、会学。

备课中详实地写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进行教育的良好开端。但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如实地反映出你的备课设计,才能把快乐教学落到实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乐呢?

1.游戏式快乐教学法。

游戏是儿童心理追求的一个重要项目,它最能满足少儿的心理需要,根据这一特征,我在教学中适时地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我在讲完《蔬菜》这一课,复习巩固时,我叫四名同学站在讲台上分别戴上萝卜、白菜、扁豆、黄花菜的头饰用“我叫______,人们吃我的______”的句子向大家介绍自己,然后,我又让代表萝卜、白菜、扁豆等同学上黑板找朋友,也用我叫______,人们吃我的______,因此我和______是好朋友,的句子来介绍自己。”这样学生不但在游戏中掌握了新知识,学习了语言文字,还参与了讲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2.实践操作快乐教学法。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学习任务,即可以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又可以使学生把客观上的“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的“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体验内心的欢乐,如我教小学语文第四册《蜜蜂引路》这一课时,为了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即:列宁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我采用快樂教学法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我用电脑分别打印出小山、路、花丛、蜜蜂(一群)园子、小房子的图片,教学时将图片分发给学生,同时很风趣地对同学们说,“让我们和列宁一起去找养蜂人,好吗?”学生当然欣喜极了。他们饶有兴趣地亲自摆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从中体会到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快乐教学的激乐方式很多很多,诸如:课堂导入激乐法,演示激乐法,电教激乐法,语言激乐法等等是因文而异的。

综上所述:课堂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主要阵地。实施快乐教学能更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它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方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双方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围绕学习目标共同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这样久而久之,不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教给学生“会学”的能力。还能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就自然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养蜂人乐学教学法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人和他的蜂
都晓蜜蜂勤作苦 谁知背后养蜂人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养蜂人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