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彤
摘 要:汉代瓦当的题材丰富,形式多变,造型简约大方,独特优美,结构简单自然,形神皆备。它浓缩了古代劳动人民在设计中的美学原理。文章主要从论述汉代瓦当的题材、造型、结构等层面的特点,从而探讨其美学原理。
关键词:汉代;瓦当;纹饰;美学
中图分类号:J527;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150-01
瓦当作为我国古代建筑顶上用的建筑构件,它在庇护屋檐、延长建筑寿命的同时,还具备装饰和美化建筑的功能。瓦当将生产与设计相结合,将“用”与“美”联系在一起,一砖一瓦无不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光芒与艺术的想象。瓦当,最早源于西周时期,伴随中国社会发展而沿用,汉代达到顶峰时期。
一、丰富的题材
汉代瓦当选择的题材丰富多彩。汉瓦当取材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汉瓦当题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图案纹瓦当、图像纹瓦当和文字纹瓦当。
1.图案纹主要有卷云纹、水纹、植物纹等,这类纹饰是对现实生活中具体形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图案已经脱离其具体直观形象,是对自然中的树木花草、行云流水程式化的写意,既是生活的图案,又是纯粹的图案。它运用简单的几何线条描写勾勒,线條本身不断地产生新的生命力,具有抽象的美。
2.图像纹主要有四神纹、鹿纹、龙凤图腾纹、人物纹等。这类纹饰继承了周秦的风格,但不同于周秦豪放的美,它显得更为自由、开放、活泼。如“鹿纹”瓦当就有鸣鹿、奔鹿、双鹿等不同的题材,形式自然。而1956年西安汉长城遗址出土“四神纹”瓦当气韵生动,形式大胆,想象力丰富,堪为精品。这类题材的瓦当,既是对动物形体的崇拜,又是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具有自然的美和浪漫的美,体现出了一种自由之美。
3.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的是文字纹,它在当时占有重要的地位,内容十分丰富,词藻极为朴实。其内容有吉祥颂祷之辞、纪实记录之词、趋利避害之语等。汉代文字瓦当是中国文字瓦当艺术的集大成者,大都采用缪篆来书写,它运用文字线条的伸缩,形成一种千变万化的美的旋律,具有印章和书法古典美。文字纹多样化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趣的气势力量。
二、多变的结构
1.中轴对称型结构。对称结构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传统代表之一,中轴对称结构呈现出对称之美。这种空间位置的对称性设计,是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在这种模仿中人类得到感官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进而产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审美感受。汉代瓦当以中心点或中轴线为支撑,向上下左右配置相同或相近形状和大小的纹饰,使整个画面既统一对称、庄重大方,又富有节奏和韵律。例如绝大多数的卷云纹瓦当一般都是运用对称结构,以当面圆心为中心点,上下左右分作对称界格,每一界格为一单元重复一个连续图案。疏密、主次有秩,云纹线条变幻莫测,又给这种对称结构增添一种飞扬流动的美感。
2.发射型结构。发射呈现一种向外扩散或向内收敛的美,即围绕着一个中心,形态均匀向四周扩展或向中心收缩。发射也是自然界常见的形式,表示各个方向的力均衡作用。有一些云纹瓦以当面圆心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出辐射线,以简练的线条刻画出强辐射的图式。其结构稳定匀称,又魅力四射,光芒普照,象征着圆满。
3.螺旋型结构。天道崇美,螺旋在大自然中到处存在,通常体现自然美。这些美丽的形状具有一种神秘的规律性,与周围杂乱无章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图案瓦当主要采用螺旋结构,当面圆心即是中心,向四周伸出辐射线,纹样向左或右旋转,意图追求结构的内在联系和完整性。整个画面朴实美观,活泼洗练,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汉葵纹瓦当主要采用这种结构,葵纹花纹从运动状态向左右旋转,在几何轮廓内花瓣互相承接,强调追求内在的律动。
4.自由结构。在汉代的瓦当艺术中,自由结构是一种重要的造型结构,造型舒展自由,不拘一格。文字纹瓦当和动物图像纹瓦当主要采用此类结构。自由结构脱离了对称、发射、螺旋、比例、和谐、节奏等形式规律。布局依形的大小或多少而变,有一种活泼生动的美。如文字纹瓦当“万岁”,打破了静止的结构空间,点画调匀,线条上下均平,左右相顾,相互映带,精神洒脱,气宇轩昂。其气势铺天盖地,占去画面绝大部分,以不对称的灵活构图烘托出形象的动感,以浓重、粗拙的笔法渲染出一种烂漫、单纯的情怀,它与后世的灵活轻巧之美完全不同,也不追求浮华、绚丽,整个画面显示出朴实庄重和古拙的美。
三、结语
汉代瓦当体现了瓦当的最高艺术成就,图案造型生动,构图稳重不失动感,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昂扬向上、豪迈奔放、雄浑有力的气势,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特点和深厚的文化韵味,是中国建筑特有的艺术语言。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的艺术享受,瓦当还是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的宝贵文物资料。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楼庆西.砖雕石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9.
[4]吴山.中国历代装饰纹样[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