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萍
摘要:《组织行为学》是高校本科管理类专业教育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实践技能的培养。针对现在高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及他的团队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基于SBT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先进案例,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参与到创新教学中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Abstrac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urse in the undergraduate management education. It is impro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practice skill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For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and his team sum up the teaching model by SBT teaching mode in the long-term teaching process. Advanced cases are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let the students involve in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so as to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ability.
關键词:组织行为学;创新课程;SBT;教学模式;案例教学
Key wor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innovative curriculum;SBT;teaching model;ca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258-02
0 引言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分析和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其理论来源主要是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概括总结,因此,组织行为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管理理论知识,它更注重训练学生的管理实践技能。在高校管理类本专科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都把《组织行为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许多企业也把它作为管理者的培训科目,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管理者正确地分析员工的心理,预测和引导他们的行为,以达到提高企业工作绩效的目的。
1 目前高校组织行为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僵化
在高校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虽然很早的时候就有学者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那是受了所谓“师道尊严”的限制,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把知识简单搬运,不关心学生是否听懂,学生自己对知识点的看法和思想就更得不到证实和锻炼。
1.2 教学形式单调
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形式只是教师一人在单纯地用语言讲解,虽然很生动、很精彩,保证了知识传送的质量,但学生不一定能听清楚,听明白。在高校实习教学环节,也只是教师在一味的教,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影响学生思维、智力和情感的发挥,进而丧失了创新能力。
2 SBT教学模式
SBT教学模式就是基于模拟的培训(Stimulation-Based Training),它将教师从一个单纯的讲解者改变成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引导者,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即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发展和锻炼,以便更好的掌握专业技术素质和提升创新实践能力[1]。
SBT教学模式的教学主旨是精选案例、扼要讲解和任务趋动,只有将这三个主旨密切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主要是案例分析,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如何去设计案例模拟场景是决定SBT教学过程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即通过教师为学生创建的案例模拟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既能让学生获取到知识,又能通过其中遇到的各种任务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3 SBT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高校和小学、中学教学的教学方式是不一样的,它主要靠的是学生的自学,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自我需求。因此,当决定采用SBT教学模式来教授《组织行为学》课程时,必须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考虑在内,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SBT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精选案例来设计模拟场景,把教师从满堂灌的教学转为这些案例模拟场景的导演,身入其中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和观点认识做出评价和建议,让学生从场景排演中更好地锻炼其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最后,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按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测评,以便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整体教学效果给出客观评价。
3.1 精心选择案例
在备课环节,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从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接受程度两个方面出发,不仅要考虑案例的知识性和专业性,还要考虑案例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模拟场景设计时要精心策划,把知识教学、学生体验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略微改动,使之符合教学目标并能让学生体验,如果学生对案例内容不熟悉,就没法展开课堂讨论。
3.2 教学环节设计
在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指定的案例材料,按自己对真实生活中事件的认知做出决策。课堂上教师负责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模拟程序和操作方法,以明确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领整个案例的讨论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学会聆听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课后要求各小组总结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3.3 增设体验环节
体验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高度集中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可以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引导环境,也可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选择,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体验,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在激活课堂生机、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人格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2]。
4 SBT教学模式在《组织行为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环境和创新技能三大部分,因此,在《组织行为学》的SBT创新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案例为情境,将创新教育渗透于现有课程教学之中,在设计课程案例教学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
4.1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目标认识方面。本课程在开展教学时要围绕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和设计实施教学前,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需要,充分准备教学用的道具场景及模拟程序等。
教学环节设计考核。教师通过课堂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来开展教学,要利用课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锻炼自我的机会。学生是否通过课程教学环节得到了真正的锻炼,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
4.2 案例教学实例
下面以《组织行为学》中团体角色的内容为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研究团体中不同角色的关系,让每位团体成员共同分担和分享团体成果,教学时将全班学生按每组5~10人分成小组,整个课堂教学分为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活动体验和抽象概念四个环节。
第一步,由教师根据案例进行讲解,需要扮演的团体角色有哪些,这些角色如何影响我们的现实工作;第二步,进一步根据理论教学分别解释各个团体角色,如维持和促进团体功能的角色,如损害团体功能的角色,并解释其中的角色意义;第三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择案例中自己想扮演的那个角色,学生小组也可以自选案例;第四步,当每位学生都各自说出他对所选的角色的认识,组长根据每位学生的会计人员作一份完整的团体角色记录表;第五步,教师根据每组的反馈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强化理论要领,结束本次案例教学活动。
图1为一次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两组讨论汇报场面。
4.3 实践教学实例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学习而忽视了社会实践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实践创新应用能力[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安排部分学时的社会实践,如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到相关企业或单位去进行领导行为、沟通和激励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活动,有条件时可以直接安排到企业中去协助参加一些日常管理工作。笔者所在的学院就已经和焦作市高新区街道办事处、卓立科技等企事业单位签署了社会实践协议,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来验证书本上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扬眉.高校经管类应用型课程SBT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9(22):121-124.
[2]黄湘礼.体验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20(2):113-115.
[3]俞燕.基于学生创业潜质培养的“组织行為学”教学设计[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5):118-128.
[4]房宏君.高校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9):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