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社会对农村“空巢老人”愈加关注,其生存现状不容乐观。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健全,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老人社会地位的下降等原因,农村“空巢老人”大都孤独无助,生活困难,面临严峻的健康问题和养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政府、个人和老人自身多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 空巢老人 现状 开发对策
“空巢老人”是近些年一个热点名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城市和现代化建设。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流动人口1997年为3890万人,而2010年这一数据已经激增至2.6亿人。另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农村留守老人约为4000万人,占到了农村老年人口的37%。如今,大量的年轻人进入城市打工,他们的父母被迫留守农村,成为人口老龄化中的特殊群体,打工已成为趋势,农村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情感上缺乏关怀,“空巢老人”---这个日益衰弱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家庭结构逐渐衰微,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如何改善?这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近一年来,我高度重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问题,经过我的了解和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压力空前,生活艰难
2014年2月7日《人民日报》走近空巢老人报道显示:今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预计突破2亿人,其中空巢老人预计达到1亿人。大部分“空巢老人”都主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老人们不仅要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还要承担供养孙辈的职责,而他们自身缺乏足够的经济来源,为了应付生活他们往往需要额外的经济资助,这主要取决于其儿女的收入状况。相对无子女老人来讲,他们经济保障缺乏稳定性,生活状况也就更加恶劣。相当数量的农村“空巢老人”是自己养活自己,活到老,劳作到老,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就失去了自己的收入,生活将非常艰难。
二、孤独无助,缺乏情感慰藉
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三难”现象,即:一难没有舒适生活环境,二难没有钱治病,三难没有生活的陪伴。农村“空巢老人”一方面要忍受无子女陪伴时心灵上的无依无靠和寂寞,另一方面还要面临日常生活的问题。老人们一辈子为了养育子女、为子女盖房娶媳,奉献了自己所能奉献的一切,而到了老年,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只能独守空房,他们甚至都很少有机会和子女们交流。除了家庭情感的缺失,农村“空巢”老人日常活动也极其贫乏,他们终日生活在狭小的村庄中,既没有精神文化活动来消磨时间,也没有知心人来倾诉情感。相当部分的农村“空巢老人”终日处于孤独、不安和抑郁等情绪之中,相比于物质上的缺乏和肉体上的疼痛,这给老人造成的伤害更大。
三、面临严重的医疗健康问题
数据显示,农村“空巢老人”常年患病的比率高达65%以上,许多人是多病缠身。随着家庭经济收入增加和新农合政策实施,农村空巢老人就医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对农村“空巢老人”来说,最多能为一般小病的治疗提供帮助,而“空巢老人”大病重病的治疗问题仍无法解决,大病返贫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很多老人慢性病久拖不治,“生不起病、拿不起药”,而且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发性,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家中无人转送延误救治最佳时机,导致严重后果的病例比比皆是。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最怕的就是生病在床,若卧床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顾;独身“空巢老人”生病后,没有人照料的他们生活更为艰难。
四、养老问题陷于困境
农村“空巢老人”是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来说有三个切实关乎其利益的养老问题,包括物质赡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三个部分。目前,很多子女赡养重“物质”而轻“精神”,养老只限有限的物质供给,对老人的精神关怀也远远不够,更谈不上生活的照料。在我国农村,仍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虽然还设有其他养老模式为补充,但仍存在制度方面的缺陷,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出现四、二、一的“倒金字塔”家庭模式,年轻人的家庭负担加重;当今农村青年教育受新的理念和价值观等的冲击,传统的“忠孝”观念愈加淡薄,加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这对家庭养老模式造成了很大冲击。其二,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制度脱离实际,全国各地区、各类别的农民群体都套用同一种保险模式;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有限,政策优惠水平不高,农村个人家庭支付比例较高,无专门的社会化或第三方管理机构负责农民养老;其三,各地区养老发展水平不均衡,对集体经济高度乃至过度依赖。且由于各地差异较大,很多地区经济实力不够强,养老机制薄弱,保障力度不大,很多地区的养老院实际上是“避难所”或显示政绩的“展览品”。
五、社会地位下降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村庄,农活依旧是一种重体力劳动,而且收入少、不稳定,这造成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相比于干农活,进城务工收入高而且更加稳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家庭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而熟悉传统农耕技术的老人则由优势地位沦为弱势群体,话语权被削弱。另外,“空巢老人”作为弱势群体,没有青壮年家庭成员的支持,在农村生活里处处受到不公正对待甚至是欺凌,这一类“空巢老人”受到侵害的案例比比皆是。
农村“空巢老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现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所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不光涉及空巢老人自身,而且对社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为改善这种局面,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社会层面
农村“空巢老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往往缺乏社会的关心和呵护。因此,一方面,我們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宣扬传统孝道,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对克尽孝道的言行,政府应进行激励,通过创新的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加强整个社会对孝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我们要大力宣传该法的有关规定,明确子女是照顾“空巢老人”的第一责任人,使国家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政策深入人心,积极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另外,尤其要增强年轻子女的主动性,关爱“空巢老人”不能只是喊口号,在具体的行为方面加强约束监管,保证法规在落实过程中取得实效。最后,社会上应积极动员各种社会组织与农村(社区)建立联系,慰问并帮助当地的“空巢老人”,并借此建立长期有效的援助机制。
二、政府层面
我国已明确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模式。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和养老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和救助制度。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要进行专门的救助;对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把他们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上,若只依靠家庭经济支撑或政府、社会临时救助,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帮助农村“空巢老人”,必须设立相应的农村老年人发展专项基金,强化“空巢老人”的个体风险防范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把日常门诊用药纳入报销范围,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住院报销比例,从制度上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难问题。三是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出资兴办养老机构,这可以包括各种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四是政府统一制定优惠政策,在税收、土地、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同时吸引政府外其他经济主体进入养老事业,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
三、子女层面
子女要“尽孝”。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体系还非常脆弱,而社会养老的水平又很低,难以实质上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模式是基础。应强调自身积累,家庭内部进行“反哺式”养老。政府为了保证子女尽孝,一方面应是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家庭养老的积极性。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或就近居住,比如说建房时要考虑安排好老人的住房;另一方面应倡导子女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现在,很多外出打工的子女更多注重的是经济物质上的“孝顺”,但实际上,很多老人更期待和子女共聚一堂,感受家庭的温暖,相比于经济补贴,家人的陪伴更能帶给他们快乐,所以,作为子女应经常回家探望、打电话问候老人。
四、个人层面
老年人的幸福最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要提高生活质量,自身的作用无法代替。对农村“空巢老人”来讲,要主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一是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应正确认识到,老化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阶段,谁都无法避免,以宽容和体谅的心态看待社会、看待家庭、看待人生;二是加强人际交流、开阔视野。一个人不能脱离周围环境孤身自守,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农村“空巢老人”要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广交朋友,乐闻天下,从独居家中的孤单寂寞里走出来;三是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空巢老人如果安守家中,生活方式终日不变必然会引起负面情绪。老年人要积极投身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说在农村修路、造林、社会治安中发挥作用,为社会、为他人无私奉献的人是快乐的,“空巢老人”应该让自己“忙”起来,在生活中激发热情。
【参考文献】
[1] 聂志平,温忠文.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师论坛,2011,(9).
[2] 陈文山.刍议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及养老对策[J].社会与法律,2012,(4).
作者简介:白岩松,男,1996年10月生,陕西渭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