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继顺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37-01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
1.1 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1.2 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获取到的丰富信息进行筛选鉴别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1.3 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1.4 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2.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策略
2.1 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现在绝大部分信息技术课按"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础应用程序"这种模式安排教学。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教学程序下,如何使学生一直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快掌握相关的技术呢。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以及教材内容设计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入深,构成一个有操作度的链。
2.2 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2.3 因材施教的教學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较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条件有限他们从未接触过电脑,个体差异悬殊。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优等生学习成绩好,基本功扎实,学习态度良好。中等生,能够掌握一般的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尚好。后进生学习态度较差而且成绩不好,对一些基础知识也不能完全掌握。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置不同的练习题,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有总得教学目标 又有层次目标,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3.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汉字输入训练是一项机械的、枯燥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在学会了输入方法之后就不愿花时间反复练习,这样就不能达到要求的输入速度。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从而提高输入速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进行指法训练,可以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着为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花样百出的打字游戏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几次游戏的玩耍,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教师就可以教给学生汉字的输入方法,进入实际训练。此时可以安装上汉字输入的测速软件,搞几次分组或全班学生的输入竞赛,调动起学习的热情。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前,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贯穿渗透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