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摘 要:“陌生化”是德国著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建的戏剧理论。将“陌生化”理论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唤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实现了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的转变。就拿“导入新课”来说,“陌生化”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更能引起学生的新颖之感和关注之神,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文本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从而兴致盎然地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并将对话逐渐引向深入。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归纳出“陌生化”的手法。采用陌生化阅读教学,有其深远的意义,可以激活现代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契合写作教学。
关键词:陌生化;阅读;產生;对比;意义
一、陌生化阅读教学的产生
“陌生化”是德国著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建的戏剧理论。该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在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采用“间离技术”,突破观众与剧情之间产生的移情、内摹仿或感情共鸣效果,使观众更理性地、冷静地分析判断剧情和人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享受。
对于以母语为媒介的阅读者来说,由于一般并不存在语言上的太大障碍,所以完成“被动”的阅读并不难。事实上,等新课本发下去之后,学生大多浏览数遍,文本内容大多了然于心。因此难度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出乎其外”地进行“主动”阅读。
将“陌生化”理论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就解决了这一难题。现代阅读论认为,阅读对象是作者言语行为的成果,阅读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领悟其言语发生的特征和技巧,而不是仅仅让读者沉浸到文本所营造的情意空间中去,既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文本作“陌生化”的处理,借助相关“间离技术”,帮助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从而实现由“被动”向“主动”阅读的转变。
二、陌生化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比较
“陌生化”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就拿“导入新课”来说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来看这样的两个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二年级课文《猴子种果树》。老师一上来就问:“小朋友,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呀?”(如果问得艺术一点:大家的小脑袋里钻出了哪些小问号?)于是学生很乖巧地说:
1.猴子种了哪些果树?
2.猴子种的果树长大了吗?
3.猴子吃到了自己种的果实了吗?
4.猴子为什么要种果树呢?
……
这样的导课,在我们日常或公开课教学中比比皆是。这样的导课,仅仅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学习上来,仅仅是将课“引”出来,而不是启动学生继续与文本对话的动力引擎。这样的导课,远离了语言文字,而且其目标指向于学生已知领域,可以说是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
有位老师教《长城》一课,一开始让孩子们听《长城长》这首歌,然后让他们谈感受。在此基础上出示三句话:
1.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成这样伟大的长城!
2.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别的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3.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太伟大了!
然后教师让学生猜猜这些话分别是谁写的,学生当然猜不着。于是老师告诉他们这三个人分别是叶利钦、尼克松和拉宾。听了老师的介绍,学生感到很惊讶。此刻,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为什么长城在这些政治家心目中地位那么高?长城究竟伟大在哪里呢?这样,阅读期待、欲望产生了,学生就能很自觉地投入到与文本对话中去。
这位老师上课伊始,合理地运用了陌生化策略,让学生带着新奇的眼光去阅读。这样引起他们内心真实而强烈的冲突,成功地引发孩子们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心中升腾起一种新的兴致,这样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效率。
三、陌生化阅读教学的途径
(一)在教学内容上关注陌生化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教学内容上归纳出如下“陌生化”手法。只有那些陌生的教学内容,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1.陌生化事物。比如儿童尚没有机会身临其境的自然景观,《鸟的天堂》中的大榕树和无数的各种各样的鸟;《观潮》中的钱江潮等。
2.陌生化道理。就是儿童尚不知道或只有很粗浅感知的道理,如《桃花心木》一文告诉我们要培养自立之心;《钓鱼的启示》说明人最可贵的品质是道德、自律等。
3.陌生化情感。即儿童没有了解过或尚未体验过的情感,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救儿子的决心;《跨越千年的美丽》对献身科学的由衷赞美。
4.陌生化语言。如《匆匆》中比喻的新奇;《桂林山水》中排比的绚丽。
(二)教学方法上实现陌生化
1.熟悉的事物,关注思想。如《草船借箭》一文,学生对故事情节大多耳熟能详。教学时如果以“草船借箭”后论功行赏,谁的功劳最大为内容写一份推荐书,就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2.熟悉的语言,揣摩体味。如《鸟的天堂》中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句,运用在朗读中比较、体会的方法,让学生感到句子的不平常处。
3.时代的背景,帮助理解。借助时代背景,把新奇的、学生难以理解的课文内容变得熟悉。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教学,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比较顺利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影视等也能帮助学生把新奇的课文内容变得熟悉。
4.先进的媒体,达到陌生化。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我们实现阅读的“陌生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多媒体手段所承载的丰富的信息可以为制造“陌生化”的阅读氛围、提高阅读效率助上一臂之力。阅读教学时,配合课文朗读,配上恰当的音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生动的图像,比教师单纯的范读效果自然会吸引学生些。
四、陌生化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陌生化阅读教学,可以激活现代阅读教学
作为特殊的阅读群体——教师和学生,其阅读行为已经远离了阅读过程本身,而为教学的功利性目的紧紧操控。教师有绩效考核,学生有学绩考核。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暇顾及作品本身的审美情趣,作品被反复地掰开揉碎,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完整艺术品的意义。整个阅读教学,重教学而轻阅读。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感官越来越迟钝,阅读教学枯燥而乏味。
(二)陌生化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阅读教学的文章并不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基准的。因而,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就必须选准阅读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往往就是文章的独具匠心之处,是陌生化技巧闪烁灵光的地方——它新颖、奇异、美好、富有情趣,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学生的兴奋点。阅读教学就应抓住这样的点,来拨动学生的心弦。
(三)陌生化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学作品“陌生化”效果的产生,源于思维的多向。相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观察思考,会生成不同的创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作品的陌生化技巧,可以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创新意识。
(四)陌生化阅读教学,可以契合写作教学
文章的陌生化技巧,是写作的重要手法。作为阅读教学,把它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在积累学生阅读经验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作文方面的创新意识,从而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得到有机的整合。
参考文献:
傅登顺.陌生化阅读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6(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