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茶扦插繁育技术

2016-10-21 15:18顾文亮王辉庄辉发张翠玲谭乐和朱红英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繁育扦插

顾文亮 王辉 庄辉发 张翠玲 谭乐和 朱红英

摘 要 以鷓鸪茶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扦插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和插穗剪切方式等对鹧鸪茶扦插生根和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00 mg/L的NAA处理8.0 h以上对鹧鸪茶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采用保留3个腋芽和5片叶片的剪切方式对鹧鸪茶插穗的移栽存活较好。

关键词 鹧鸪茶 ;扦插 ;繁育

中图分类号 S339.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7.007

鹧鸪茶[Mallotus oblongifolius(Miq.)Muell-Arg]也叫山苦茶、毛茶和禾姑茶,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1]。鹧鸪茶在海南省文昌、万宁、陵水、三亚、乐东、白沙、定安、东方、琼中、保亭和昌江等市县有分布[2]。此外,在中国广东、云南、广西省,以及中印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也有野生鹧鸪茶的分布[3-5]。鹧鸪茶叶圆味甘,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其叶片等植物体干燥后具有浓郁的零陵香气;冲泡饮用时别具风味、甘冽爽口,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6]。鹧鸪茶是海南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已成为海南地方茶的一大文化特色。鹧鸪茶具有显著的保健作用和药用功效[7],也是海南重要的民间中药材,利用历史悠久。目前,鹧鸪茶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停留在利用野生资源的水平上,通常市场上流通的鹧鸪茶产品是直接从野生植物上获取[8]。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鹧鸪茶野生资源已经逐年减少。由于鹧鸪茶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且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鹧鸪茶原叶的需求量也将会急剧增加[9]。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行之有效的鹧鸪茶种苗扦插繁育技术,解决目前鹧鸪茶种苗欠缺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和插穗剪切方式等对鹧鸪茶扦插生根和移栽存活的影响,旨在优化完善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技术,为优良鹧鸪茶种苗在栽培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鹧鸪茶枝条,取自海南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种植多年的植株,选用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条。将插条剪成适当规格的插穗,插穗长度15~20 cm,直径0.3~0.5 cm。每个插穗保留4~5片叶片,每片叶片减去1/3的面积并保留叶柄。每个插穗含3个以上的腋芽,插穗上切口在芽上方0.5 cm处,下切口在芽下方2~3 cm处,插穗的切口整齐无破裂。制作好的插穗先在清水中清洗浸泡5 min,将约15支插穗捆为一小捆待用。实验处理所用的药剂为ABT生根粉(50%吲乙·萘乙酸可溶性粉)、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试验在万宁市南桥镇香料饮料研究所高龙基地的育苗荫棚内进行。

1.2 方法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用浓度50、100、200和400 mg/L的ABT生根粉、IBA和NAA浸泡插穗基部,处理时间均为1 h,同时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排列,每个处理设置约15根插穗,3次重复。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用浓度为200 mg/L NAA浸泡插穗基部,处理时间分别为0.5、1.0、2.0、4.0、8.0 h。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排列,每个处理设置约15根插穗,3次重复。

1.2.3 插穗剪切处理对移栽存活的影响

用浓度为200 mg/L NAA浸泡插穗基部处理8.0 h。插穗采用保留1、2和3个腋芽(5片叶片)以及保留1、3和5片叶片(1个腋芽)等剪切方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排列,每个处理设置约15根插穗,3次重复。

1.2.4 扦插生根期管理

选择用河沙作为基质的苗床,扦插前用多菌灵溶液喷淋苗床进行喷洒消毒。插穗深度以插穗总长的1/5~1/4,插穗的密度以插穗叶面不重叠为宜,扦插完后立即将苗床浇透水1次。在苗床上搭高50 cm的塑料薄膜拱棚并在顶部设置双层遮阴网盖顶,定期浇水保持苗床湿度在80%以上,并适当通风降温控制拱棚内温度为28~30℃。

1.2.5 移栽炼苗期管理

插穗育苗30 d喷施少量叶面肥,50 d待腋芽萌生且根长至5 cm以上时,装到营养薄膜袋中,将装袋的插穗苗继续放在塑料薄膜拱棚内生长1~2周,定期浇水保持拱棚内湿度在80%以上,并适当通风降温,控制拱棚内温度为28~30℃,待插穗种苗长高25~30 cm时,即可移栽到拱棚外炼苗。

1.2.6 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

在苗床上扦插60 d时统计各处理插条的生根数和根长,统计平均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以及抽生新叶数,在扦插30~60 d内每间隔5 d记录愈伤形成时间、生根时间和新叶萌发时间,插穗移栽后统计移栽存活率并观察移栽后长势。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鹧鸪茶插穗的生根率有着较大的差异,NAA的平均生根率最高,为56.85%;IBA的平均生根率次之,为55.30%;ABT生根粉的平均生根率最低,为46.11%。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鹧鸪茶插穗的生根率比较可知,随着浓度的升高,ABT生根粉的生根率逐渐升高,其中400 mg/L处理的生根率最高,为49.28%;NAA的生根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0 mg/L处理的生根率最高,为68.53%;IBA的生根率逐渐升高,其中400 mg/L处理的生根率最高,为63.34%。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鹧鸪茶插穗的愈伤形成时间有着较大的差异,NAA的平均愈伤形成时间最短,为11.25 d;IBA的平均愈伤形成时间次之,为16.25 d;ABT生根粉的平均愈伤形成时间最长,为17.50 d。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鹧鸪茶插穗的愈伤形成时间比较来看,3种处理均是随着浓度的升高,愈伤形成时间逐渐下降。因此,对于鹧鸪茶的扦插生根而言,从生根率和愈伤形成时间的指标考虑,使用NAA和IBA较适宜。

由表2可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鹧鸪茶插穗的生根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平均生根时间方面,NAA的平均生根时间最短,为33.75 d;ABT生根粉的平均生根时间次之,为41.25 d;IBA的平均生根时间最长,为45.00 d。在平均生根数方面,NAA的平均生根数最多,为12.00条;ABT生根粉的平均生根数次之,为9.25条;IBA的平均生根数最少,为7.75条。在平均根长方面,ABT生根粉与NAA的平均根长相差不大,分别为4.35 cm和4.33 cm;IBA的平均根长最短,为3.31 cm。因此,对于鹧鸪茶的扦插生根而言,从生根时间、生根数和根长等生根情况考虑,NAA、ABT生根粉和IBA均有良好的效果,但综合生根率、生根情况、植物生长调剂浓度以及愈伤和生根时间等因素考虑,200 mg/L NAA处理对鹧鸪茶的扦插生根效果较好,适合用于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时间对鹧鸪茶插穗的扦插生根影响不同,5种处理时间对鹧鸪茶插穗生根率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差异,8.0 h和4.0 h处理的效果均较好,生根率分别达到78.21%和71.26%,而0.5、1.0、2.0 h处理的效果一般,生根率分别达到43.28%、45.71%和44.33 %。8.0 h处理的愈伤形成时间和生根时间均最短,且生根数最多、根长也最长。因此,采用8.0 h处理对鹧鸪茶扦插生根的效果较好,适合用于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

2.3 插穗剪切处理对移栽存活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的剪切处理对鹧鸪茶插穗的移栽存活影响不同。在插穗保留叶片方面,在1个腋芽情况下,保留的叶片越多,移栽存活率也就越高;在插穗保留腋芽方面,在5片叶片情况下,保留的腋芽越多,新叶萌发时间越短,抽生新叶越多,移栽存活率越高,且移栽后的生长力也最强。因此,采用保留5片叶片和3个腋芽的剪切方式对鹧鸪茶插穗生根后的移栽存活效果最好,适合用于鹧鸪茶种苗的扦插繁育。

3 讨论与结论

鹧鸪茶为灌木或者小乔木,其枝条由于木质化程度较高,通常难以生根,故一般选择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穗。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鹧鸪茶扦插生根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本研究结果发现,NAA适合于鹧鸪茶插穗的生根,可作为鹧鸪茶种苗扦插繁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梁柳等[10]以根旺、IBA、NAA和IAA处理鹧鸪茶插穗研究发现,采用800 mg/L IBA处理的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60 %,生根数13条。但其使用的鹧鸪茶插穗较短小不利于后期移栽苗的存活,生根数量与生根长度也有一定的局限,且未见有愈伤形成以及诱导生根的时间信息。

笔者依据鹧鸪茶的生长特性,从插穗选择、剪切制备、植物生长调节剂选择、插穗处理、扦插生根、苗床管理和移栽炼苗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鹧鸪茶种苗扦插繁育方法。采用本研究扦插繁育方法获得鹧鸪茶种苗,缩短了愈伤组织形成时间以及生根时间,同时保留3个腋芽和5片叶片的剪切方式也提高了种苗移栽后的生长力。本方法操作简单,育苗周期短,种苗成活率高,且种苗移栽后生长力强。

参考文献

[1] 陈焕镛. 海南植物志:第二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56.

[2] 吴德邻. 海南及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84.

[3] 朱学峰,安树青,张立新,等. 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主要种群结构特征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1999,10(6):41-644.

[4] 林 海,周 升. 海南山苦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布[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0(4):32-34.

[5] Jumaat H. Adam, Zahiruddin Mamat. Floristic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al comparison of limestone forests at three different elevations in Bau, Kuching, Sarawak, Malaysia[J].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05,5(4): 478-485.

[6] 劉国民,李娟玲,王小精,等. 海南鹧鸪茶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2):167-172.

[7] 华运群,陈小川,吴永强,等. 山苦茶的利胆作用和毒性[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8(5):334.

[8] 李娟玲. 海南鹧鸪茶种质资源圃构建与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 海口:海南大学,2009.

[9] 顾文亮,谭乐和,郝朝运,等. 鹧鸪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现状[J]. 热带农业科学,2015,35(2):28-35.

[10] 梁 柳,王和飞,刘进平. 山苦茶扦插繁殖技术[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2):217-220.

猜你喜欢
繁育扦插
蕙兰的繁育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
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探讨
不同基质对软籽石榴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茵芋扦插不定根影响效应
郁金香子球繁育成商品种球的研究
桂中地区“双高”甘蔗示范繁育与产业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