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治理模式转型方向

2016-10-21 05:08郑志芳
农业与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城乡一体化

郑志芳

摘 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乡一体化得到了不断推进,中国的部分农村比如江苏永联、华西,河南南街村等甚至已经达到了小城镇的发展水平。本文以江苏永联为案例,分析经济发展已经赶上城镇的农村,它们所面临的新的治理挑战,以及做出的治理探索和调整。这些农村作为中国新农村的建设的排头兵,它们的实践既具有当前的特殊性,但是也具有强烈的前瞻性。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文章结合永联治理模式调整实践,总结城乡一体化下农村治理模式调整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治理;永联村; 村委十村党委;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12

1 城乡一体化下农村治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1.1 复杂的人口地域结构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农村是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熟人社会,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加强,流动方向与本村经济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在中西部的大多数贫穷农村地区,主要是由本村向外流动,但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却是流进流出同时进行的双向流动。

1.2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公共服务滞后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中国乡镇级政府工作重乡镇轻农村,重行政管理轻民生服务,导致乡镇与农村之间,农村经济增长与公共服务之间二元不平衡。永联村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基础建设、社会保障水平早已达到甚至超过一般的建制镇的水平,但是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上,永联作为村级行政区划,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主要供给主体长期是永联村委,村委对集体资产有着支配权,可以完善公共设施,但是却没有能力提供专业化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随着服务对象的不断增多,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单靠村委,农村的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

1.3 集体主义价值观与农村社会原子化之间的矛盾

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的集体利益和家庭利益开始分离,农村社会由公社时期以公社为单位向改革开放以后以家庭为单位转化。

2 江苏永联村在治理模式上的新探索

2.1 细化职能,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专业化

明晰产权,企业改制。1998年、2002年,永钢集团2次改制,改制过后村集体持有企业的25%的股份。村企在资产上做到了分开;撤村改居,2005年永聯小镇建设完成,小镇的基础建设达到了建制镇的水平。2006年98%永联村村民在小镇集中居住,2010年成立永和社区,2013年,永联选出第一届社区居委会,原来村委下的行政职能如计划生育、民事调解、征兵等由社区居委会负责。永联村委则退出历史舞台。

2.2 共建共享,创新集体主义实现形式

为了增强企业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永联在1997年企业改制中,创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实行股份合作制,永联村集体持有永钢集团25%的股份,成为最大的股东。与此同时,成立专门的集体经济组织——永联经济合作社,负责管理永联村的所有集体资产。

2.3 法治与社会文明建设相结合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可以从横向纵向2个维度来理解,从横向来说就是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公民守法。从纵向说就是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实现治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即治理的法治化。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3 启 示

3.1 坚持基层民主自治原则不动摇

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3.2 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发展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通过发挥政治引领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发动凝聚基层群众,把好新农村建设方向。

3.3 坚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原则

农村的治理模式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生态、人文社会环境等息息相关。因此治理模式不能是一成不变,也不存在一个“标准的”治理模式。必须根据国情村情及时对农村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建国以来农村的治理模式经历了从政社合一向村委+党委的自治模式转变。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基层民主不断扩大,以永联村为代表的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治理中出现了村党委领导下多元主体参与趋势。这种多元化、专业化治理新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它反映了基层群众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政治参与意愿不断增强。但是这种治理模式并不见得适用于其他的村庄。对于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人口规模较小的农村来说,治理主体多元化,意味着治理成本的提高,明显不适宜。即使对于与永联村村情相仿的农村,完全照搬复制永联治理模式或其他模式也很难很好效果。永联治理模式之所以在永联行之有效,是因为它根据永联的村情民情,是在对永联治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基础上的创新。总之,农村治理模式调整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坚持基层自治原则,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前提下,不断结合本地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找到最适合本村本地的治理模式。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