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实践研究

2016-10-21 04:10徐海明
农业与技术 2016年8期

摘 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农业野生植物的库、圃异地保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保存方法,不过异地保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遗传进化,阻碍多样性的发展,严重时甚至会迫使基因重组,使农业野生植物失去了利用价值。因此,只有利用原生境对农业野生植物进行完整式的保护,才能够持续发掘其潜在的价值。目前国际上将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分为2类,即物理隔离法和主流化法。这2种方法在我国都得到了采用,并且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本文对2种方法的实践进行比较。

关键词: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物理隔离保护法;主流保护法

中图分类号:S1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19

农业野生植物是在农区范围内,对人类具有实用和潜在利用价值的所有野生植物。农业野生植物不仅是植物资源的重要链条,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联。农业野生植物具有作物所不具备的优良基因,并且一些药用野生植物是中药材原料,堪称是植物资源中的无价之宝。中国具有丰富的农业野生植物,约有1万种,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被分别用在食品领域、药物领域、工业领域、饲养领域以及观赏领域等等。但是,在社会生产的影响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致使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慢慢减少,尤其是建筑公路、兴修水利、乱砍滥伐、采挖等,造成一些农业野生植物频临灭绝的危险。人类对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开始予以重视,国内外都已经开始对农业野生植物采取保护行动。

1 农业野生植物生境保护方法

1.1 物理隔离保护法的实践

物理隔离保护法在我国采用优先于主流化方法,其通过围墙、围栏等隔离设施,使农业野生植物和周边环境得到保护,避免畜禽和人类对其形成干扰。物理隔离保护法适应于分布集中、面积大的具有代表性的濒危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点的当地农民和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并且保护点建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维护。

我国从1985年开始开展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行动,目前,我国27个省共建设了154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对39种农业野生植物进行保护。采用隔离方式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进行保护。

1.2 主流化保护法的实践

主流化保护方法是一种农民所参与的保护方法,这种方法以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为基础,在农民自愿、踊跃地参与其中,对农业野生植物进行保护。主流化保护方法对物种和保护点的选择与隔离法基本相同,同时又比隔离法多几项内容,包括政策法规的约束、以生计替代为核心的改善、以资金激励为向导以及提高民众对农业野生植物的保护意识。我国自2006年开始开展了主流化保护方法,目前,在全国15个省建立了72个农业野生标的物分布点,对31种农业野生植物进行保护。

2 物理隔离法及主流化2种方法的优劣

物理隔离保护法和主流化保护法都是国际上推广的保护方法,不过就目前而言,主流化方法较适用于发达国家,隔离法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也主要决定于一个国家对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意识的强弱。物理隔离法在我国已经应用了30多年,主流化方法也有10多年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来2种方法同时应用实践,通过对比,2种方法都存在自身的优劣。

物理隔离保护法由国家一次性投入建设,优势在于土地权属关系明确,并且有效防止人畜进入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破坏。然而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正是由于土地使用權的变更,这就需要建立专门组织,对保护点进行管理和看护。同时,需要对设施设备进行长期的维护和维修,再者,保护点内禁止人畜进入,也会造成物种消长现象,伴生植物越来越旺,而被保护物种却呈弱势发展。

主流化保护方法相对较为“开放”,主要是靠农民对农业野生植物的保护意识。主流化保护方法的最大优势是农牧民的踊跃参与,劣势就是由于土地的使用权是民众,那么农牧民如果想要占用保护点也不违规。劣势主要表现为保护物种被分为毫无价值的植物和被炒作为珍贵的植物2种,造成浪费或过度采挖;没有建立可持续性激励措施,农牧民在一开始得到了补偿,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但如果没有长久的激励措施,那么也就不存在长久的保护行动。

3 结 语

物理隔离保护法和主流保护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不过2种方法又彼此互补。因此,可以采用将2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2种方法的优劣相互补充,有利于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还需要将保护点空间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均衡化,科学调整保护点区域,并强化对保护点的管理,建立监测预警体系,使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得到更加有效和完善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述民,张宗文.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03):325-338.

[2] 陈志宏,李晓芳,贠旭疆等.我国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保护[J].草业科学,2009(05):1-6.

[3] 郑殿升,杨庆文.中国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01):1-11.

作者简介:徐海明(1979-),男,河北秦皇岛人,本科,秦皇岛市农业环境保护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环境保护及农业野生植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