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存东
【摘要】 在教学各环节中创设机会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其原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一条基本理念就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习充满活力的、生动活泼的数学.但是,如何把相对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呢?教师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果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与活动,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在教学各环节中创设机会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布置预习
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数据资料,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前布置学生从家中、网上搜集不同的年历进行观察与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为教学做好准备;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一部分内容时布置学生从网络上下载有关本省(市)国民经济近三年来的增长率,或者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从而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
(二)引入新课
小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如果老师从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位置与方向(二)的时候,我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在祖国的东海领域,有一个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岛屿:钓鱼岛,这一天,钓鱼岛附近的中国海军巡航舰队接到命令:在它的东偏北35°的方向5000米的地方发现日本军舰……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了,这样既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新知,又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8的认识”时,老师设计了“葫芦七兄弟”这一深入人心的形象,让他们依次上场,葫芦兄弟一个个神志各异,风趣逗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巧妙地进入数学“8”的学习;在进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时,老师的设计模拟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小撒断案”的现场,先是发现了罪犯的脚印,让学生根据脚印的长度估计罪犯的身高,正在学生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之际,老师告诉大家,侦察员是利用人身体上有趣的比例来估计罪犯身高的(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 ∶ 7),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的意义与性质”……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三)讲授新知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可相对自由进行设计教学情景的优势,想方设法让学生接触他们平时不易接触到的直观材料,进行讲解.如在教学“乘、除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时,涉及“单产量、总产量”这样的概念.为此,老师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在一处农庄里,有菜地、果园,还有奶牛、蛋鸡等,辅以工人浅显的解说,学生明确了“单产量、总产量”的概念,并能与“工作效率、工作总量”等概念加以区别.再如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为主线,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如一位一年级老师上“图画解决问题”一课,把枯燥的“分与合”与现实生活的图画有机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走进生活学数学的教学目的.
二、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从数学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思考方法,应该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多媒体课件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一)设计巩固练习
比如,在学完“圆柱体的表面积”之后,多媒体演示学校大厅的熟悉画面:画面中几个本班的同学忙忙碌碌地测量大厅中的几根柱子的有关数据.然后根据测量的数据以及其他有关涂料的价格,老师让学生估算油漆这些柱子所需的费用.再如,学生学完了“小数乘法”后,老师用多媒体设计出到一户居民家中收取水电费的场景,请大家帮忙算一算账,当一回“小管家”.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演算,老师又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节约水电”的教育,真正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设计课外活动
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寻求最佳途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重视策略的选择.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实现虚拟的“选择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并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来.如,在教学完“两位数乘法”后,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次大型游览活动.
第一步,出示游览人数:成人37人,学生303人.
第二步,出示購票方法:成人40元/张,学生20元/张,团体票(40人及以上)每人30元.
第三步,提出要求,按照这样的购票方法,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省钱的购票方法.
学生独立设计后,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
生1:303 × 20 = 6060(元).
37 × 40 = 1480(元).
6060 + 1480 = 7540(元).
生2:303 + 37 = 340(人).
340 × 30 = 10200(元).
生3:37 + 3 = 40(人).
30 × 40 = 1200(元).
303 - 3 = 300(人).
300 × 20 = 6000(元).
6000 + 1200 = 7200(元).
同学们通过讨论以后,认为第3种方案最省钱.这样,学生不但有了一种收获的喜悦,而且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可以指导我们应用于生活,以数学的思想、观点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为学生接受的生活情景,可以让学生学习生动活泼的数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媒体课件就是架设在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