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军
[摘 要] 油菜菌核病也叫做菌核软腐病,主要是因为核盘菌导致的世界性病害之一,是我国油菜病害最严重的一种,多发生在长江油菜主栽区。其发病率可达80%左右,对油菜的产量与品质均会带来严重影响。现针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综合性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发生 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78-01
在油菜生产过程中,油菜菌核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在不同生育阶段都可能出现,在开花结果期的发病率较高。病菌可以对油菜的地上部分造成侵染,特别是茎干的发病受到侵害以后,会带来严重的损伤[1]。最近几年,油菜菌核病的广泛出现,导致千粒重与含油量的明显降低,对油菜产量与品质也造成影响。为了确保油菜的健康生长,必须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 油菜菌核病的出现因素
1.1 品种的影响
截止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有效抗菌核病的油菜品种,但各个品种之间的耐病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芥菜型对抗菌核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次为甘蓝型,效果最差的要数白菜型品种。分枝较少以及部位较高的品种,叶面存在较多蜡粉多以及茎秆木质化较高的品种,其发病率较低。
1.2 栽培管理的影响
播种密度较大以及施用太多氮肥等,都会引发油菜的长势过弱与抗逆性较差等,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在油菜正常播种过程中,如果播种过早,开花时间过长,和子囊盘产生期的吻合时间较长,就很容易患病,且发病较严重。油菜重茬的面积过大,特别是在旱地的重茬田,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也提供了有利条件[2]。
1.3 菌源量较大的影响
油菜苗期的田间菌源十分充足,就会较早发病,病情较严重,田间很容易出现流行性的影响。越夏菌核属于病害的一种初侵染源,其数量越大,导致的初侵染子囊孢子数量也就越高,病情越严重。采用没有腐熟的油菜病残体肥料,或者将带菌的种子进行播种,均可能由于使田间菌源数量的提高,导致病情的越严重。
2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对策
2.1 农业方面
(1)选择适宜的品种。采用早熟、抗病性强以及高产的油菜品种;(2)和寄主充分远离。菌核病的病菌寄主具有较广泛的范围,很容易感染莴苣、胡萝卜、以及紫云英等。所以,油菜必须将相关作物充分远离;(3)防止连作,勤换茬。尽可能避免连作,一定条件下可以实施水旱轮作,促使田间的菌核量有效降低。旱地油菜的轮作应超过2年;(4)强化栽培管理工作。对于不可过早播种的品种,应合理播种与移栽;将群体结构充分改善,选择宽窄行的方式进行移栽,促使善播种环境较有利;强化水肥的管理,再次施撒基苗肥,防止薹花期施过多的氮肥。病叶、黄叶以及老叶充分摘除,基部老黄叶及时摘除,发病机率明显降低,促使株间的通风透光情况充分改善,田间湿度有效降低,菌源有效降低;收割方式充分改善,油菜菌核通常在茎干下部较为集中,占50~ 90%左右,在重病的田油菜成熟的过程中,把枯株连根拔出,不能将菌核脱落在田中。
2.2 药剂方面
在进行农业防治的过程中,可对油菜实施药剂防治,对菌核病的发生有效的控制。在播种以前,采用10~15%的硫酸铵溶液选种,将上浮的秕粒以及菌核充分除去,利用清水將其洗干净,随后经过晾干再播种。在叶病株超过10%与茎病株约为1%时,实施药剂防治措施。可以选择菌核净以及速克灵等,严格按照说明书实施。
总结
油菜菌核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品种、栽培管理以及菌源量过大等,因此,必须对其实施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降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率,促使油菜可以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岳元平.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3,30(7):716,715.
[2]赵寿永.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14,3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