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锟
摘 要:针对东营市利津县和河口区工厂、油田、管线等生产生活设施的现状,结合黄河备用流路(刁口河流路)的规划情况,对东营港疏港铁路跨越黄河备用流路的选线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比较,确定最优方案,并总结选线经验,为油田地区跨越备用流路的选线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河备用流路;油田;选线
1 概述
东营港疏港铁路(以下简称疏港铁路)接轨于在建黄(黄骅)大(大家洼)线的利津站和德大铁路的利津南站,沿途经过利津县、河口区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终点至大唐电厂的电厂站,是一条为东营港港区集疏运和大唐电厂运煤服务的地方铁路,设计年运量近期1630万吨,远期3070万吨。疏港铁路在CK64+214.35~CK80+491.42之间跨越黄河备用流路(刁口河流路),由于该地区胜利油田采油区,油井和化工厂分布密集,控制方案因素较多,因此,对地区控制方案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多方案经济技术比较,最终确定选线方案。
2 方案研究
2.1 控制方案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控制选线方案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黄河备用流路规划大坝的位置和主河槽的位置;二是区域内化工厂的分布;三是区域内油井和油气管线的分布;四是河口区规划和区域内城镇分布。各项因素具体的分布情况及方案情况如图1所示。
2.2 跨越黄河备用流路的方案研究
综合以上各项因素,可以看出控制投资的主要因素是桥梁长度、油井和油气管线排迁数量,影响运营成本的主要因素是线路的长度,影响地方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设站位置。
从节省投资、节省运营成本、满足地方发展需要的角度分别对方案进行研究。从图1中可以看出,刁口河规划备用流路的大坝是越向北大坝之间的距离越长,即备用流路越宽,桥梁长度将越长。南部区域有孤岛水库、孤岛采油区、孤岛镇和仙河镇,属于城镇密集区,油井和油气管线分布密集,错综复杂,线路从此穿越投资非常巨大,且拆迁量大大增加,社会影响和施工难度都非常大,因此,线路走向选择在孤岛水库以北进行多方案比选。
结合河口区规划,河口站的位置宜设在规划区的南部或北部,设在北部更有利于河口区的发展。线路跨越黄河备用流路时应优先考虑跨越主河槽的角度,再考虑跨大坝的角度。从以上两方面出发,结合拆迁情况,在该区域内研究了5个方案,分别是:Ⅰ方案:54度跨黄河备用流路方案;Ⅱ方案:50度跨黄河备用流路方案;Ⅲ方案55度跨刁黄河备用流路方案;Ⅳ方案:71度跨黄河备用流路方案;Ⅴ方案:90度跨黄河备用流路方案。各方案投资比较见表1。针对各方案优缺点分析见表2。
2.3 推荐意见
经过经济技术比较,虽然Ⅲ方案拆迁量较大,但多数为油井,可以进一步与油田管理单位沟通,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拆迁;距离专用线接引地区较远,可以增加专用线长度,增加的专用线运营费用较全线增加运营费用低,因此推荐Ⅲ方案。
3 结束语
通过东营港疏港铁路跨越黄河备用流路的选线设计,可以看出跨越黄河备用流路选线的主要出发点是优先考虑跨越主河槽的角度,再考虑跨越大坝的角度,尽量缩短桥梁长度,选择在主河槽与大坝平行的位置在上游跨越为最佳;在绕避重要建筑或重大拆迁时,可在河滩内进行小角度调整,但应确保河滩桥跨垂直于河道方向的投影最小跨度满足黄河管理部门的要求;在油田地区选线应结合油井的分布情况进行多方案详细比较,以确保方案的最优化;在满足地方规划的同时,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成本和工程投资。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铁道部.GB50090-2006.铁路线路设计规范[S].2006.
[2]黄河入海流路规划报告[R].黄河水利委员会,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