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节能、环保是当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搞好自身的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等工作。为了从根本上降低厂用电率,全面提高机组经济效益,发电厂就必须开展辅机节能降耗的工作。某发电厂以高压辅机节能降耗为抓手,对#1循环水泵电机进行了极数改造。通过改造前后运行参数的对比分析,节能降耗效果十分明显,产生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关键词:循环水泵;电机;双速改造;发电厂
1 概述
某发电厂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引进日立技术生产的汽轮机,为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高中压分缸、三缸双排汽抽汽凝汽式汽轮机,型号为:C350-24.2/1.35/566/566,额定出力350MW,最大连续出力为364MW。该汽轮机采用定-滑-定运行方式;汽轮机具有八级非调整回热抽汽,额定转速为3000r/min。
该发电厂单台机组设两台循环水泵、两台凝结水泵,四台低压加热器,一台轴封冷却器,一台内置式无头除氧器,一台300m3除盐水贮水箱和一台凝结水输送水泵,凝结水精处理采用中压系统。机组配置2×50%BMCR汽动给水泵及1×30%BMCR调速电动给水泵,三台高压加热器采用大旁路系统,给水泵汽轮机排汽进入主汽轮机凝汽器。凝汽器采用单背压、单壳体、双流程、表面冷却式凝汽器,汽侧抽真空系统设置两套100%容量水环式真空泵。
2 循环水泵电机双速改造介绍
该发电厂单台机组设计两台循环水泵采用一运一备。循环水泵的作用是给凝汽器内的不锈钢管供水,冷却汽轮机做完功后所排出的乏汽。凝汽器所需的冷却水量与机组所带的负荷及进水温度有关,机组负荷低或者进水温度较低,凝汽器所需水量就较小,反之亦然。由于冷却水水温因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冬季时,循环水温较低,凝汽器所需水量就相对较小。因此,有必要考虑随机组负荷及季节变化而调整循环水量的问题。由于循环水泵配套的是恒速电动机,不能通过调节循环水泵的转速来改变循环水流量,故存在电能浪费的现象。
该发电厂领导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对#1机A循环水泵电机进行极数改造,以便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虽然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很多,但双速改造对大功率循环水泵电机来说,无论是改造费用、维护保养、操作复杂程度还是运行可靠性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循环水泵电机极数改造实施办法:
循环水泵电机作为三相异步电动机,其转速是由电机的“极数”决定的,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是指定子磁场磁极的个数。由于电机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形成定子磁場的不同极数。电动机的极数是根据负荷需要的转速来确定的,电动机的极数直接影响电动机的转速,而电动机转速(n)=60x电动机频率(f)/电动机极对数(p)。故可以通过人为改变电机的极数以达到改变转速的目的。
在不增加电机附属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改变#1机A循环水泵电机的定子绕组接线方式,从而达到电机双速改造的目的。它是以电机高转速档为基本极,进行对称线轴优化,以便达到低转速档的单绕组双速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将该循环水泵电机在两种极对数下的绕组引线全部引出,然后在该循环水泵电机中性点接线盒旁边,重新设置一个双速切换的出线箱,通过改变接线端子上连接片的连接位置来改变该电动机的极数,从而达到改变转速的目的。
3 循环水泵电机双速改造前后的参数对比
该发电厂#1机A循环水泵改造前与改造后的设备参数对比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电机双速改造后,在低速档运行时功率下降为1270kW,相比改造前降低了630kW。这个低速档在冬季及机组低负荷运行中即可灵活运用,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4 循环水泵电机双速改造后的节能分析
改造后的循环水泵当选择高转速运转时,功率为1900kW,转速为427r/min;当选择低转速运转时,功率为1270kW,转速为373r/min。该发电厂完成#1机A循环水泵电机双速改造后,运行部便制定措施,在低负荷及环境温度低时选择低转速运转,从而降低了循环水泵的运行电耗。
根据现场实际运用的参数对比分析,每年以冬季及低负荷累计运行时间1440h计,该电机双速改造完成后,当采用低转速运行时,每年可节约用电:(1900-1270)×1440×10-4=90.72万千瓦时。按耗电电费0.5元/千瓦时计算,每年可节约电费90.72×0.5=45.36万元。
5 结束语
企业要长期生存发展,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搞好挖潜增效的工作。企业要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达到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那就必须找到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而开展节能降耗及节能减排工作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该发电厂立足于自身实际,狠抓辅机的节能降耗工作,全方位降低了全厂厂用电率及供电煤耗,为企业自身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发展思路必将在电力系统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江苏省南通市电机工程学会.电工进网作业考核培训教材(工业企业电工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舒服华,王艳.电机节能降耗技术和方法探讨[J].电机技术,2008.
[3]白连平.“电机节能技术”课程的的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
作者简介:蒋厚田(1973-),男,重庆人,本科学历,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工程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