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2008~2012年森林碳汇项目建设研究

2016-10-21 15:51刘立才谢章桂胡景容
绿色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项目建设

刘立才 谢章桂 胡景容

摘要:指出了森林碳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重庆市南川区自2008年启动实施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以来,利用5年的时间,补植造林1172.76 hm2,抚育现有森林5386.0 hm2,大幅增加了人工新造林增量,为发展碳汇林业奠定了基础,研究了森林碳汇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提出了其项目建设原则,重点介绍了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南川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关键词:南川区;森林碳汇;项目建设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20704

1 引言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物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据资料显示,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森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森林碳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所以,積极开展碳汇工作,有利于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林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我国生态安全建设;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2 南川区森林资源概况

2.1 地理位置

南川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界于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之间。东与武隆县、贵州省道真县毗邻,南与贵州省桐梓县、正安县接壤,西靠巴南区、綦江区、万盛区,北与涪陵区相连。市境内东西宽52.5 km,南北长80.25 km,幅员面积2601.92 km2。距离重庆市中心120 km。

2.2 植被概况

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系,中亚热带常绿季雨林。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现有原生森林植被已经很少,仅在偏远的交通不便的深山沟及山顶存留少量的中亚热带典型的次生常绿阔叶林,现在的次生植被大部分是人工杉木和马尾松,其林下植被随着地形、地类、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而不同。立地类型为Ⅰ、Ⅱ类林地土壤肥沃深厚、林下阴凉、空气湿润;Ⅲ、Ⅳ类土壤肥力差、光照强、干旱。构成森林资源的植物,针叶林以马尾松、杉树、柏树为主;阔叶林有枫香、楠木、栎类、桉树、千丈、香樟、泡桐、洋槐、桦木等;竹林有楠竹、金佛山方竹、慈竹、水竹、平竹等。

2.3 南川区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森林资源档案更新数据,南川区林业用地面积为152856.33 hm2,其中乔木林面积105759.11 hm2,占林地面积的69.19%;竹林面积12972.41 hm2,占8.49%;疏林地面积327.90 hm2,占0.21%;灌木林面积30071.67 hm2,占19.67%;宜林地面积1100.20 hm2,占0.72%;未成造面积1758.08 hm2,占1.15%;苗圃地面积651.75 hm2,占0.43%;无立木林地面积为210.30 hm2,占0.14%;辅助生产用地面积4.91 hm2。

南川区活立木总蓄积为7613178 m3。其中乔木林蓄积7546707m3,占总蓄积的99.13%;疏林地蓄积5032 m3,占0.07%;散生木蓄积3651 m3,占0.05%;四旁树蓄积57788 m3,占0.76%。

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3.1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我区森林资源丰富。最近的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表明,我区现有林地面积15万 hm2,活立木蓄积761万 m3。而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每产生1 t干物质,可以吸收1.6 t二氧化碳,释放出1.2 t氧气;森林每长出1 m3的蓄积量,大约可吸收固定350 kg的二氧化碳。

(2)环境条件适宜。我区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常年均温度在16 ℃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适于大多数林木生长。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响应国际社会行动的需要。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壤侵蚀,恶化地区干旱,扰动种植周期,破坏生态平衡,传播新型疾病,危害人类健康,不仅影响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积极行动,先后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国政府已于2002年8月正式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面临减排的国际压力正越来越大。为应对全球变化,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使我国林业等各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碳汇项目,能增加森林绿化面积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提高我国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2)地方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全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不高,山地森林林分质量较差,生态防护效益较低,林业生态建设任务重。而大面积灭荒需投入大量资金,在当前地方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引进碳汇造林项目的建设资金快速灭荒造林、绿化南川、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是迫切需要的。

(3)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南川区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期,区政府大手笔规划城市建设的蓝图,让全区人民致富奔小康。在此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必须全面结合起来,共同实现科学发展,才能使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以牺牲能源和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换取某种经济增长,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留下的却是长远的危害和隐患。因此,通过植树造林,增加南川区森林覆盖率,建设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子孙后代和外来投资商营造一个山清水秀的人居环境,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碳汇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4 项目建设原则

(1)坚持增加森林碳汇与减少森林碳排放相结合的原则。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建设既要重视森林培育,通过提高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来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又要重视营造林过程的措施选择,通过加强植被保护、土壤保护等生态保护措施来减少营造林过程的碳排放。

(2)坚持适地适树,生态优先的原则。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最适宜的阔叶树种,并根据造林对象预期的主要功能有目的地进行造林实施方案,在不影响主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根据环境景观美化的需要适当配置一些观赏性树种,达到生态效益与绿化美化协调统一的目的。

(3)坚持突出重点,相对集中的原则。因害设防,营造地点优先安排在生态脆弱、生态区位重要和交通方便的林地,并尽可能做到自然地理位置上(而非行政管理区等)相对集中,以便于建设管理。

(4)坚持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原则。营造林优先考虑宜林荒山荒地、疏残林(残次林)、低效纯松林和布局不合理的速丰林,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区位重要且生态功能脆弱的林地。

(5)坚持产业发展、扶贫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5 项目建设内容

5.1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城、南城、合溪、太平、骑龙、鱼泉等21个乡镇及1个国有林场(乐村林场)。

5.2 项目建设目标

以扩大森林面积,提高现有森林质量,全面提升森林生物量和储碳能力,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目的,满足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3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从2008年开始启动实施全区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利用5年的时间,补植造林1172.76 hm2,抚育现有森林5386.0 hm2。

5.4 项目建设期及进度

项目建设计划分5年完成,即2008~2012年:2008年2685.08 hm2、2009年1600.02 hm2、2010年958.35 hm2、2011年1017.34 hm2、2012年297.97 hm2(表1和表2)。

5.5 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941.9798万元,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银行贷款。

6 项目建设主要技术措施

6.1 补植

补植对象为生态功能等级较低的疏残林(残次林),主要是郁闭度在0.2以下的人工林。林地内有部分幼树,而且分布较均匀,有一定的天然更新能力,有望通过套种补植、加强抚育,提高其生态功能等级。通过套种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生态功能高的乡土阔叶树种,能有效提高森林质量与效益,改善区域生態环境(表3)。

6.1.1 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的原则是在满足改造种植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破坏原有的森林植被。严禁采用全面劈山、炼山、全垦的清理方式,以有利于保护物种,增加土壤有机质。人工造林类型采用带状清理或小块状清理的方式,全面清理杂草,对原有的阔叶树和灌丛应尽量保留。

6.1.2 整地备耕

为了不破坏原生态环境和有利于水土保持,采用人工明穴整地方法,整地时间宜早不宜迟,行距沿等高线水平方向排列,在行间按株距定植穴。①挖明穴:生穴规格40 cm×40 cm×30 cm,挖出的穴土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②施基肥回土:等穴土风化1 个月左右,进行施基肥回土,先回表土至1/3穴~1/2穴满,再进行施基肥,最后回土至满穴。基肥以复合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每穴施0.3 kg,有机肥每穴施0.5 kg。要求在种植前一年的冬季完成整地备耕工作。

6.1.3 苗木

选择顶芽饱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营养袋苗或裸根苗。苗龄为一年生以上,苗高 35 cm、地径 0.4 cm以上。要求苗木具有生产经营许可、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查合格和种源地标签,禁止使用无证、来源不清、带病虫害的不合格苗上山造林。裸根苗造林必须用黄泥浆浆根,切实做好苗木的遮荫保湿工作,确保造林成活率达 85%以上。碳汇造林项目优先采用就地育苗或就近调苗,减少长距离运苗等活动造成的碳泄漏。

6.1.4 补植密度

每亩补植株数不低于55株。

6.1.5 栽植

(1)种苗质量要求:刺槐、枫香、日本落叶松、杉木、水杉、柳杉以裸根苗为主,苗高60 cm以上、地径0.3 cm以上;马尾松、柏木、桉树等以营养袋苗为主,苗高50 cm以上、地径0.3 cm以上。

(2)栽植:选择春季雨天、雨后种植,种植前裸根苗要先用含磷肥2%的黄泥浆根,并剪去嫩叶,营养袋苗要取去袋子种植,栽植时必须要做到“栽正、舒根、踩实、适当深栽”。

(3)树种选择: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树种优先选择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选择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生态景观效益好的优良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景观树种。主要有杉木、马尾松、柳杉、柏木、桉树、刺槐、水杉、枫香等,提倡多树种造林和营造混交林,防止树种单一化。以设计造林树种为主,可以随机混交一些相适应的伴生树种,但混交比例不超过30%,采用随机混交或行间混交方式进行种植,最终形成多树种阔叶混交林,防止树种单一化。

(4)补植:栽植后1个月要全面检查成活率,发现死株、漏栽的应及时补植。

6.1.6 抚育管护

(1)幼林抚育: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每年2次,在5~9月进行,抚育措施包括除草、扩穴松土、培土、挖施肥穴、和追肥等,每株施复合肥0.2 kg/次(共两次),施肥后要将肥料用土覆盖好。要求对造林地上的原生乡土阔叶幼树、幼苗一并进行抚育施肥。

(2)管护:在造林3年后直至项目结束期间,要对未成林地加强巡视管护,采取长期封禁措施,如在项目区内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立长期可视性的项目宣传牌,加强宣传教育,避免人畜进入林区破坏。配备专职护林员经常巡视管护,严禁放牧、烧地、割草、采脂采药、毁林开荒和捕杀动物等破坏林地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同时注意观测和记录病虫害等情况,及时报告林业部门进行核查和治理。

6.2 抚育

6.2.1 森林抚育

主要针对林分密度过大(一般郁闭度在0.7以上)、低效纯林、未经营或经营不当林、存在有病死木等不健康林分,伐除部分林木,以调整林分密度、树种组成,改善森林生长条件(表4)。

森林抚育方式包括:透光伐、生长伐。

透光伐在幼龄林进行,对人工纯林中主要伐除过密和质量低劣、无培育前途的林木。施工作业时,将林分内影响林木生长的灌木、藤刺和杂草割除,剃打枯死枝条,将割除的灌木和草本带状堆放于植株根部,以利于保持水土和增加土壤肥力。抚育时要防止误伤砍断幼苗幼树,防止山火烧毁。采伐强度最小10%,最大15%。需采伐活立林蓄积2046.8 m3。

生长伐是在中龄林阶段进行,伐除无培育前途的林木,加速保留木的直径生长,促进森林单位面积碳储量的增加。采伐强度一般在10%,最大不超过15%。需采伐活立林蓄积510.7 m3。

6.2.2 复壮

选择郁闭度在大于0.2~0.6的人工林分,采取施肥(土壤诊断缺肥)、平茬促萌(萌生能力较强的树种,受过度砍伐形成的低效林分)、防旱排涝(以干旱、湿涝为主要原因导致的低效林)、松土除杂(抚育管理不善,杂灌丛生,林地荒芜的幼龄林)等培育措施促进中幼龄林的生长。

7 项目效益预测

7.1 生态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对调节本地区的气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保护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功能作用,为我区群众提供优美的居住环境和优质的饮用水源。通过碳汇工程林的实施,可增加碳汇积累量,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保护和社区发展起到重要贡献,碳汇工程林可以提升森林的多种效益,同时,可以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的意识。

7.2 社会效益

(1)促进南川经济可持續发展。

项目的实施,能增加南川森林覆盖率、营造山清水秀的人居环境和建设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商到当地投资和居住,同时依靠得天独厚、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可以促进南川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对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意义重大。

(2)提供就业机会。

项目的实施,在整地、栽植、抚育、管护等工序都需要雇请大批临时工,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3)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碳汇项目拓宽了林业建设的资金供给,促进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碳汇造林将有助加快南川区灭荒造林、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加当地森林覆盖率和建设富裕绿色家园。同时,本项目建设科学的管理方法、措施将在建设区起到一个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林业生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3 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不仅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增加林分面积6558 hm2,按年均生长量15 m3/hm2计算,每年可增加活立木蓄积698370 m3,按出材率52.5%,木材市场价450 元/m3计算,项目森林林产品总值2324万元。

参考文献:

[1]石洪艾,严敏悦.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森林碳汇的研究[J].绿色科技,2015(4).

[2]盖军元,肖 扬.基于增强碳汇能力的城市森林建设探讨——以徐州市为例[J].绿色科技,2013(4).

[3]张 颖.中国森林碳汇价值核算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6).

[4]张 颖,吴丽莉.森林碳汇研究与碳汇经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6).

[5]漆雁斌,张 艳.中国试点森林碳汇交易运行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4).

[6]孙根紧.我国西部地区森林碳汇估算及潜力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13).

[7]朱臻,沈月琴,徐志刚.森林经营主体的碳汇供给潜力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12).

[8]李洋,李莹,庄莉.牡丹江市森林碳汇价值维度及其实现对策[J]. 林业经济, 2014(8).

猜你喜欢
项目建设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项目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顶层设计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模型构建与研究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