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2016-10-21 10:49郁李忠张春香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信息技术课程

郁李忠 张春香

摘 要: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格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 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个基本性质,二者统一于语文教学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不论学习课文,还是考试之前的复习,都不应忽视人文教育,语文教学应当如何体现人性化呢?

作为教师应是成熟的专业的教师。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将教师的专业成熟概括为三个方面:“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工作者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建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体现日常的细微的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一要转变教育评价观,什么样的评价观就决定着什么样的教育。二要转变教师角色观,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一、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一,教师要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心态。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如教学《丑小鸭》一课,课始,我以:“大部分同学都读过《安徒生童话选》,对《丑小鸭》这个故事并不陌生,谁能简述一下这个故事或者谈谈对这个故事的印象?”为开场白,因为故事本身很有趣味性,再加上学生们对这个故事比较熟悉,所以开门见山立刻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争相谈论自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情况,使学生心里感到轻松愉快,既优化了课堂环境,又增加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想办法拨动学生的心弦,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为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或变化教学方式。如教学《木兰诗》一课,我是这样层层设疑的:“同学们几乎都看过或听说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凡是知道这个故事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人们为什么都喜爱花木兰呢?花木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疑,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良好的提问设计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激起他们的思维意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地去思考问题,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二、培养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自信心对于学生非常重要,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同耐心、恒心、爱心一样,同样需要唤醒与点燃,培养与锻炼,实践与坚持。学生在学校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评价尺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让学生制定一个近期能实现的小目标,在不断实现小的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看到希望,逐渐增强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在学习之中进行,从点点滴滴做起,持之以恒,反复训练,不断强化。英国文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1)培养预习的习惯;(2)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3)培养复习功课的习惯;(4)培养不懂就问的习惯。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实现有效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接受批评,正视错误,乐于竞争,喜欢接受挑战,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营造宽松、自由、安全的自主学习氛围,实现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做到口动、心动、情动、手动。一个优秀的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也不能离开以下几点:(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巧妙的导入;(3)简明具体的教学目标;(4)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5)豐富的教学“语言”;(6)学练结合。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著追求的勇气。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他们敢创新。我认为在教学中,激活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在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正是走了当年科学家发现、发明、创造的道路,他们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充分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的特点,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这片沃土里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平.“任务驱动”教学法[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8,(7)

[2]张爱爱.信息技术课教法初探[J].信息技术教育(陕西),2007,(3)

[3]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J].教育技术资源,2001,(4).

猜你喜欢
创新信息技术课程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