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靖 方家银
摘 要: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新形势下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关于军事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党我军关于军事人才培养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更是改革强军的实践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迫切需要提高认识、把握内涵、投身实践。
关键词: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体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这一战略决策将军事职业教育更加突出出来,将部队训练实践纳入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党我军关于培养军事人才的一次重大创新,回答了新形势下“怎样培养军事人才”的时代性课题,为我军人才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改革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充分认清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院校教育强基固本、部队训练实践锻造塑能、军事职业教育拓展提升,可解决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根本问题,能破解人才培养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
(一)实现我军强军目标的战略要求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其核心是能打仗、打胜仗。当前,我军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新型作战力量快速发展,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进程加快,部队技术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人才对能打仗、打胜仗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但从近年我军现代化建设和遂行军事斗争任务的情况看,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足,人才适应岗位核心能力不足;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紧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紧缺。这些差距、不够、不足和紧缺,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军建设存在的根本性矛盾,矛盾的根源和本质在于人才的差距。
因此,必须切实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将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性要求,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敢担当的建军治军骨干。
(二)加强现代军事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从哪里来,惟有教育与战争实践。军事教育是提高军人素质和集体作战能力的实践活动。广义的军事教育是指正规的军事教育训练和丰富的部队实践锻炼,通常包括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和预备役训练等。
现代军事教育瞄准未来战争需要,培养造就大批掌握先进军事理论和作战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鲜明的专业和职业指向性。现代军事教育,在实践跨度上贯穿于军人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具有终身教育功能;在实施方式上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式的教育;在实施途径上既包括院校教育,又包括岗位教育锻炼,还包括部队训练实践。
因此,現代军事教育不可能单纯依靠院校教育或部队训练,必须突破原有院校教育、部队训练的线式培养模式,打破知识传播的时空界限,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军事人才培养的全程化、持续化、联合化。
(三)突破人才培养重点的现实要求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的作战样式,新型作战力量成为新质作战能力的战略支撑,这些对我军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扭住人才培养重点,突出急需人才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建设、抓好适用人才建设。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等急需人才培养,是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培养的重心是提升适应关键岗位的核心能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掌握联合作战理论知识、具备联合作战指挥能力素养、胜任联合作战指挥职责的高素质新型指挥人才,其核心能力为专业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对联合作战战场的协调控制能力。新型作战力量人才是在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新型作战力量战斗力生成中发挥作用的骨干,其核心能力为熟练操控新型武器装备并转化为信息作战的能力、促使武器装备中知识和智能转换为新质战斗力的能力。
科技领军人才、学科拔尖人才等高端军事人才,是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为加快高端军事人才培养,我军实施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以院校培养为主渠道,注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取得了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明显成效。
培养适应岗位任职需要,胜任一线作战、训练和操作的适用人才,不仅需要加强院校与部队作战、训练的对接,使官兵在军事斗争一线练本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在部队实战化训练中长能力;还需加强军事职业教育,开展全员学习、开放学习、终身学习,提升官兵的专业能力、职业特质和综合素质。
因此,必须以急需人才为中坚、高端人才为牵引、适用人才为基石,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锻造大批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
二、合理定位“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职能关系
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坚持军队院校教育主渠道,充分发挥强基固本作用
军队院校教育对我军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基石。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军队院校教育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提高官兵素质的主渠道,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具有支撑作用。
军队院校教育围绕构建军事人才基础知识和岗位基本能力素质,通过岗前培训、周期轮训、生长干部培训等教育活动,提升官兵理论和军事素养、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军队院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任职教育,兼顾部分学历教育任务。任职教育针对未来战场需求和军人任职岗位需求,解决实用性、个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的能力素质培养问题,着重培养军人的军事专业素养。学历教育针对生长干部、研究生等,解决基础性、共性、长效性和稳定性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问题,着重培养学员的高等教育素养。
院校教育要围绕实战开展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出来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要充分发挥院校教育基础、稳定、长远等优势,通过扎实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为人才成长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用好部队训练实践大课堂,不断提高实战化水平
部队训练实践是部队官兵掌握军事实践技能、提高履职尽职能力的基本途径,对军事人才培养起主要作用。在“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部队训练实践是大课堂,是军队院校教育、军事职业教育的对接与互补。
部队训练实践围绕促进理论知识向实战能力转化,增强军事人才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通过实战化训练、军事演训、日常战备和岗位业务训练等活动,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部队训练实践的任务是面向特定军事专业、特定技能开展学习训练活动,包括军事技术学习、战术教练与操练、战役法教练等,可面向单个人员实施,也可成建制地进行,目的是建设训练有素、战备良好的部队。
部隊训练实践要充分发挥部队训练实践现实、直接和转化等优势,通过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人与武器装备结合、技术与战术结合、作战与保障结合、技术与岗位的融合,促使官兵练本领、长才干。
(三)建设军事职业教育大平台,全面提升能力素质
军事职业教育是提升军事人才职业特质、专业品质、创新素质,解决军人职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其教育性质体现为职业性,对军事人才培养起支撑作用。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军事职业教育是大平台,是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的巩固延伸,促进三者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军事职业教育离不开军队院校和部队训练的支持。
军事职业教育是面向军队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以岗位任职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有计划的开放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教育活动,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岗位能力提升、知识拓展、专业资格和专项技能等级认证、院校教育预备课程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等,满足军事人才岗位任职和人才成长需求。
军事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军事职业教育全程、开放、持续及全员全时全域等优势,满足部队岗位多样性、官兵成才多元化要求和官兵千差万别的学习需求。
三、努力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举措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着眼我军人才建设短板和未来作战急需,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一)完善军事人才培养机制体系
强化“全军办教育、联合育人才”教育观念和“终身教育、个性化学习”成才理念,把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作为官兵成长的必要经历,伴随官兵服役全过程,做到联合、全程、全要素培养。遵循“院校培养为主、部队培养为辅、职业培养为补”原则,抓好现行军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完善。
深入推进院校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强化部队训练育人功能,大力发展军事职业教育。一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构建新型院校体系,深化实战化教学改革,优化部队教官、专职教员和文职人员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二要坚持战斗力标准,强化部队实战化训练实践,采取部队+基地+院校的模式,建立综合训练实践体系,突出使命课题训练,加强对抗性演练,提升官兵的核心军事能力;三要坚持全员全时全域发展军事职业教育,打造在线学习平台,实施军网扩容,推进多网融合,建设网络课程群,建立在线教学运行标准规范和教育评价体系。
要健全办学组织体系,依托现有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体系,成立非实体性的各级军事职业大学,搭建开放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大平台;在全军院校、大区级以上和部分军级单位成立非实体性分校,结合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任务,承担各具特色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任务。成立国家开放大学部队分部,面向军队人员开展通识教育、面向士官开展学历继续教育。
(二)加强军事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建设
坚持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和军事职业教育整体设计、统筹建设、综合运用,形成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一要建立健全三位一体军事人才培养的领导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二要科学构建各级各类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形成逐级递进、相互衔接的培养链条;三要整合院校和部队教育资源,实现全军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的集约建设、互通共享和统一调配。
要加强军委、军兵种训练部门军事职业教育宏观筹划,强化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政策制度、标准规范制定等的统筹;加强军委、军兵种职能部门军事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强化对本系统(专业领域)军事职业教育标准、课程、师资、教材等建设与教学服务的指导职能,形成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局面。
(三)健全军事职业教育服务体系
建设军事职业教育服务平台,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整合军事训练信息网数据中心资源,完善军事职业教育云基础设施。研制军事职业教育在线学习、信息服务、教学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系统,构建全军一体的军事职业教育云服务系统,逐步实现为全军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
实施教学资源建设工程。第一,转化优质在线课程。适应在岗继续教育学习需求,以院校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和任职教育课程体系为基础,优先转化建设在线课程。第二,突出联合作战指挥课程建设。制定联合作战指挥岗位知识能力素质标准,建设联合作战指挥模块化(微专业)课程、联合作战指挥职业资格认证课程、联合作战指挥专项技能等级课程,构建覆盖各级各类岗位、梯次递进的联合作战指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军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人员开展在岗继续教育。第三,实施精品在线课程开发计划。建设高质量的MOOC课程和在线虚拟实验训练软件,形成覆盖军队主要专业岗位的核心系列课程;发挥微课针对性、时效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优势,围绕军队专业岗位履职需要的知识或技能点开发微课。实施优质资源引进利用计划,引进国内外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整合利用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精品网络课程等建设成果,形成网上“学习超市”,为军队人员多样化自主学习提供海量资源。第四,加强课程建设管理。规范建设立项管理,发布课程体系目录、成果清单和建设指南;实行课程准入管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准入审查;建立课程预警与推出机制,完善课程学习统计和评价功能;建立常态反馈、定期评估、及时更新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联动开发机制,提高军事职业教育时代感和时效性。
创新课程教学形式。尊重信息时代军队人员特别是青年官兵的认知规律和接受习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实践的创新成果,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趣味性和竞技性。发展虚拟实践教学,开发虚拟实验、虚拟操作等技能训练软件。提供虚拟现实、远程实景等沉浸式教学功能,增强学习者对课程的体验感和接受度。探索游戏化教学,注重运用在线游戏元素开展课程建设,调动学习者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吕云峰.关于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思考[J].中国军事教育,2015(4).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解放军报,2013-11-16.
[3]王保顺,钟铁军,吴红朴.创新师团职干部培训的探索与启示——中央党校部队分部班的办学实践[J].继续教育,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