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与豁达 叛逆与倔强

2016-10-21 07:11蒋滨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风格莫言散文

蒋滨

【摘 要】莫言的散文沿袭了小说的创作风格,彻底摒弃了政治化的散文创作模式,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独特个性书写了脱颖而出的灵动。在其散文作品中既有集趣味与豁达于一体的闲适幽默,又有融合叛逆与倔强的讽刺幽默。

【关键詞】莫言;散文;风格

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莫言,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加入了散文创作的阵营。在散文创作中,莫言抛却了常用的狂野与肆意,而是将笔触延伸至对人类个性自由的关注以及心灵归宿的极度渴望。然而,在散文撰写的艺术形式上,莫言也十分灵活地运用了一些小说中的表达形式。从客观角度而言,散文的意蕴与小说的内涵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小说领域得心应手的莫言在散文撰写过程中也表现出少许的放纵,认为在创作散文的进程中也可运用虚构的手法,可是与其小说创作相比,莫言散文的创作是规范的。其散文创作的意蕴,在更多的意识层面,用其心声释放了最为亲切的真诚,在闲适与讽刺中书写了幽默中的趣味与豁达,展现了与众不同的叛逆与倔强。

一、闲适幽默中的趣味与豁达

莫言的散文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这其中一大特色就是闲适幽默中的趣味与豁达。莫言创作的此类散文,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周作人创作的闲适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与周作人不同的是,莫言创作的闲适性散文用农民的淳朴善良替代了智力劳动者的温文儒雅,通过这些具有闲情逸致的散文,我们可以探寻到莫言性格中幽默、豁达的一面。从幼年时期到青年时期,从家乡到军队,莫言似乎对田园生活的乐趣十分向往。譬如在其散文《我和羊》中如下写道:“那头名为‘谢廖纱的小羊,在经历过春夏秋冬之后,已经变得雄壮有力,四肢强健,尤其是头上那弯弯曲曲的角已很有力度的像两旁延伸开。它完全失去了美少年的良好形象,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一副骄傲自满的样子,既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大肚皇帝,又像人民公社中好吃懒做的干部们。我每次看到它这幅骄傲的样子就忍不住压着它的脑袋,想令其变得更为和善谦虚。然而,这让‘谢廖纱十分反感,迅速将头一摆,就离我而去。”在这段文字中,莫言竟然别出心裁地将羊比作骄傲的皇帝,好吃懒做的公社干部,幽默闲适的笔触让广大读者忍俊不禁。再如《狗·鸟·马》这篇散文也是趣味盎然,文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七十年代,我曾在农村的养猪场当过一段时间的‘警卫工作,每天夜晚时分都要与偷吃饲料的狗展开‘殊死搏斗。我紧紧握着那把象征安全与正义的土枪,谨慎地埋伏在养猪场墙壁的后面。在皎洁的月色下,我看到‘偷食贼来了。它的眼睛放出绿色的光芒,甚是可怕。看着它走进来,我就立即搂火,狗被吓得屁股尿流,望声而逃。并非我的枪法不行,而是我的确不敢打死这些狗。都是乡亲们的狗,真打死了,的确不好交代。说得简单点就是‘打狗欺主的缘故吧!”莫言将这段在农村养猪场担任警卫的经历描写得如此风趣幽默,将驱赶狗这一平凡之事写得是充满了闲适之情,童稚之趣,让整篇文章在诗情画意之余更添一份形象之意。

二、讽刺幽默中的叛逆与倔强

莫言的散文不但拥有闲适性的趣味幽默,而且在讽刺幽默中也展现出莫言独有的叛逆与倔强。莫言一直以来从民间角度进行写作,始终把自己看做普通的老百姓,他不会站在俯视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在他眼中,世界万象中的大是大非以及各种真理都是可以怀疑的对象,此时,莫言内心那种难以压制的叛逆之气便会喷涌而出。这个农家出身的作家虽然有着淳朴善良的本性,可是却浑身洋溢着倔强执着之味。这种个性的形成与莫言的成长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纵观其从文之路,文学泰斗鲁迅的斗争精神对其影响至深。莫言曾经在《<铸剑>读后感》一文中写道:“身体与头颅分离还能引吭高歌,还能一如既往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这确实是极富吸引力的描写。很多学者认为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但是很难说清楚头颅的寓意何在,青剑寓意何在,黑衣人寓意何在。它们可以说是头却又不像头,是剑却又不像剑,是人却又不像人。究其本质,这是一种乌黑发亮的挺拔精神,像青黑色的太阳强劲有力。这是一种冷热交加的韧性精神。然而这恰好是鲁迅先生精神的实质。对一个充满永恒意蕴的大脑而言,一个人的成与败,努力与痛苦,犹如转眼即逝的烟花。黑衣人便是这种大彻大悟的英雄。唯有如此才能将生死看透,才能临危不惧。因而,我迄今为止都认为 《铸剑》这部小说是鲁迅先生的佳作,也是我国小说中的珍品。”这段文字显而易见地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莫言所形成的巨大影响,对鲁迅先生斗争精神百分之百的认可让莫言的内心世界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疑惑之情,而这种疑虑情绪最容易迸发出叛逆的个性。例如邓小平主席逝世后,我就亲眼目睹了文学界几个缺乏‘人情味的作家所创作的恬不知耻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印象最为深刻,名曰《尊敬的邓小平政委拯救了我》,看了这题目,让人感觉此作者似乎与邓小平有着甚为亲密的关系,犹如师级干部、旅级干部的口吻,最差的估计也是邓小平的警卫员以及马夫之类的人。可是阅读全文后,才发现此人就是一个投降的国民党士兵,压根就没见过邓小平。”莫言就是用这种犀利的幽默来讽刺那些道貌岸然的虚伪之人,他性格中的倔强与叛逆在散文中通过讽刺性的幽默一览无遗。在莫言创作的散文中,讽刺性的幽默占据了相当的篇幅,通过这种鲁迅式的讽刺,让广大读者深刻感悟到莫言内心的狂放不羁与毫无顾忌的叛逆之情。

三、结束语

莫言的散文作品与其小说世界的意蕴是一脉相承的,但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散文是一种灵动开放的自由问题,莫言在这个广袤无垠的空间中可以随意驰骋。虽然莫言创作散文的理念与我国传统散文的创作理念有相违背之处,他所大力倡导的散文完全可以虚构情节遭到一些专家与学者的批判,可是这并不影响其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散文作品。为了凸显真实感,莫言竭尽全力突破表面现象的局限,将自身与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充分结合起来,并将幽默、叛逆、倔强、讽刺、趣味、豁达等元素融为一体,创作出语言质朴、思想深刻、感人至深的散文佳作!

参考文献:

[1]廖增湖.沸腾的土地——莫言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4:89-90

[2]殷树林.莫言作品语言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101-102

猜你喜欢
风格莫言散文
过去的年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爱如莫言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