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故事

2016-10-21 05:41李挎芬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词道理生字

李挎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

难点: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讲故事、议论故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大家还记得这两则寓言分别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1. 揠苗助长 2.鹬蚌相争)

师:我们知道《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那么《鹬蚌相争》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说)

教师视学生回答情况给予肯定。

2.出示课题(在“争”字下面打着重号),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仍然和“争”有关系,那么,是谁和谁争?因何而争?争得怎么样呢?

3.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通文解字

1.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下面老师就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2.出示生字、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课件出示)

3.适时评价学生的认读情况。

4.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一听呢?

生:回答

师:那我们就先练一练、这个故事中有几个人物呢?

生:(3个)、分别是?(哥、弟、老人)

师:请同学们分别把他们说的话找出来。(课件出示:对比同学们找的话是否正确)

师:现在再请同学们分别找一找他们争论时各有哪些神态,把你认为能表示他们神态的词语圈起来。

教师巡视学生圈画情况

板书: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弟弟:不服气

老人:建議

师:谁知道“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然”字怎么理解? (课件出示:然字解释)

哥哥是对什么“不以为然”呢?

生:(对弟弟说的话)

师:“不以为然“是什么样的表情呢?请你们做一做。

学生做、教师给予鼓励。

好,哥哥的语言、动作、神态我们知道了,那再来看看弟弟的。

“不服气“是因为什么?”不服气“的表情又是什么呢?

生:做表情。

师:在你们看来老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智者)说话应该是什么样的语气、表现呢?

生:(语重心常、语速慢、声音低沉)

师:大家想不想当小演员?

学生前后桌为一个小组先在下面试演。记住每个角色的对话,然后老师请小演员上台表演。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表演

任选一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好评委。

1.学生评(语句流畅、表情是否到位、角色是否到位等)

2.师评

三、抓住主线,领悟故事

师:同学们很有明星范,老师一边认真看、一边想、这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来看看盛老师班上的同学都有哪些感想呢?请同学们来听一听(课件展示)

这些学生说得有道理吗?

学生回答。

师:盛老师听得怎么样?他也认为有理吗?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说吗?

生:(聚精会神、赞许)

学生如果找对,鼓励并提问:你能换成其它的词语说说吗?

生:(全神贯注、赞扬)

四、回照全文,升华主题

师:盛老师班上的同学有他们的见解,同学们肯定也有自己的看法,你们想对兄弟两说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吧!(学生议论)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学生谈感想。

大家一起来总结:学了这个故事,我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第一题: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题: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和别人听。

板书设计:

25 争论的故事

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弟弟:不服气

老人:建议

猜你喜欢
生词道理生字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读儿歌识生字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道理
喜欢你,有道理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