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伴我成长,与我同行

2016-10-21 04:11张文秀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独立思考

张文秀

摘要: 自工作开始,奋战在高中数学教学一线已经十几年了,送走了几届毕业生,在新课改工作过程中也由茫然迷惑、探索琢磨、到小有收获和喜悦,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对于课堂教学,不光是知识的传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坚持课改的决心。

关键词:课堂教育 课改理念 独立思考

下面从几件小事说明一下我的变化:

开始的时候,我对课改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不够重视,还延续自己上学时就接受的传授式教学,经过几次培训还有听过其他老师的课之后,为了顺应课改要求我首先转变了观念,我意识到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课堂上我增加了师生互动的环节,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对于这些需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新时代的高中生,这样的课堂更能受到他们的欢迎。但是课改并不是将课堂全部交给学生,老师讲授还是重要方式,既要关注学生参与为主体,又要有老师讲授和指导,更要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开始的时候,这个“度”真的好难把握,几次课不是学生参与太多抓不到重点浪费时间,就是我讲着就回到了老的方法独揽了课堂,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是很理想。就在我感到很无助的时候,学校有一轮课改引领课,我好像看到了希望,只要我没课无论是哪个学科我都去听去学习,在听课的过程中,很有启发,在各学科课改带头人的引领下,我好似掌握了新课堂的重点,明白了课堂上时间、活动的安排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去套用,更多的还是要用心去体会琢磨,每堂课都应有它自己的特色,但唯一不变的就是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而应是“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共同学习。

课改的理念有了,下面就是学生的积极性了,经常有学生问到:学习数学有什么用,我又不当数学家,日常生活也用不上,花这么多时间去学数学值吗?于是我就组织了班级同学参加了一个研究性课题《概率在彩票中的应用》,由于彩票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而且福利彩票具有公益性,学生积极性很轻易的就调动起来了,我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研究一种彩票的中奖概率,孩子们把零用钱拿出来买了各种彩票,上网查阅各种彩票的背景,主动了解中奖动态,发现规律进行小结,有几名幸运的同学还中奖了,五元十元二十元还有一个幸运大奖一百元,奖金总计达三百七十元整,大家积极拿出来做为班费,过程充满了期待和喜悦。最后在课代表的带领下进行了课题的汇报总结,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的肯定与好评。此次活动很成功,经过课题的研究,学生发现其实数学还是很可爱的,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即使不当数学家,学好数学也是很有必要的。学数学的重要性之一不在于是为了解几个数学题,或是应付考试,而在于它不但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工具和助手,更重要的是,数学在训练人的思维、思想方法以及熏陶人的精神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上学时教授曾说过:“在美国的西点军校,所有的指挥官都要学数学课,在实践战争中,他们不可能用数学去计算炮弹落在哪里,但是,正是这种平时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讓他们具备了优秀指挥官的素质,能很好的应急各种问题。

学生喜欢学数学了,下一步就是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课堂了,课堂上我以激励为主,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和老师产生共鸣,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课堂上我尽量多的安排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这个环节让每个同学都有成为课堂主人的感觉,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必要时老师再进行总结,学生更加喜欢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来,真正做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去年毕业的一名学生对我说:“老师,您上课经常提问我,不仅回答问题,还有对自己对其他同学的评价,开始的时候真的很是害怕不知如何表达,但是您的鼓励与坚持,让我从一个胆小内向的孩子学成为现在有自己的想法,遇事善于总结,敢于表达的我,可以说您的课堂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命运,谢谢您”。听了孩子的话我真的体会到了为人师的感动与欣慰。

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新《课标》的精髓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参与模式。精心选择出教材中的典型题目,并努力创设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意境,设计新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发现、猜想、探索等思维活动过程中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真正体验到成功者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数学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数学问题。对于课堂教学,不光是知识的传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过程",这就遇到了新的问题,教材中有一部分新的内容《算法》,这部分内容反映出计算机在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离不开算法的设计,算法原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组成部分,现在把它放到高中数学课本的必修部分,充分体现了新课标重应用、重能力的思想。算法严格地说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然而算法的相关概念比较枯燥,理论过于抽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老师本身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好的话,效果会截然不同。于是课后我找到一老同学学习了计算机中的编程,用VB语言真正实现一些常用算法程序,利用教室投影机演示给同学们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参与过程,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事实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经过操作,验证,在计算机上实现,确实是受学生欢迎的。

在经历几年的课改实践过程中,我从一个对课改一无所知,到深入研究,思考方法,积极改变到基本掌握,收获真的很多。课改我们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无论怎样我都会与大家一路同行。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独立思考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谈独立思考
努力做独立思考的智者
浅议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提高智障生计算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教育无处不在
读凌宗伟《核心素养要聚焦于人的“独立思想”》
浅析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