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思孟学派心性论综论

2016-10-21 22:12严志伟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9期

【摘 要】思孟学派建立了”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哲学,将儒学的研究视野从天人之际拉回到人本身,对人之本性、德行修养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成为宋明理学发端的重要思想源泉,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关键词】思孟学派;心性论;性自命出

心性论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论题,它发端于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之际的讨论,探讨的是人的德性来源、性质、护养及教化方式等问题。孔子之后,思孟学派“以心为官”、“以性为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心性理论,成为了宋明理学发端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文章意欲通过对先秦思孟学派心性论的梳理,探究窥测心性问题对中国哲学,特别是心学的影响。

一、孔子的心性论

在儒学的创立者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对心性问题探究得比较少。“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在《论语》当中孔子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虽然,在这里提到了“心”与“性”,但是对这两个范畴却没有具体的论述。然而,孔子的却开启了儒学的人道主义传统,因此孔子也可以说是将中国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一个重要哲学家。

二、《性自命出》的心性论思想

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性自命出》一篇,该篇被证实是孔子后学——思孟学派的作品。《性自命出》一文出土后,引起了中国哲学界的强烈关注。该文的出土不仅弥补了孔子去世后到孟子这段时间的理论空白,还对孔子不太涉及的人性问题进行了论述,并集中地讨论了“性”问题。

《性自命出》中提到“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显然,在这里“性”已经具备了道德意义。不仅如此,该篇还将“性”“命”“天”“道”等几个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联系到一起,将这几个概念我们可以用逻辑图的形式展示:天→命→性→情→道。在这个逻辑图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性”作为连接“天”“命”与“情”“道”之间的一个中间范畴,已经具有道德属性。这里是要解决道德的根源问题,与先秦儒学的很多观点一样,该篇同样将道德的本源归结于天,希望对道德之本源做一个终极解释。在接下来的论述当中,该篇又强调“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这触及到了心性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性”的终极本源是“天”,而天这个范畴是唯一的,绝对的,因此,由“天”衍生出来的“性”当然也是人人所相同的。这里无疑隐含了性善论的根源,为孟子的人性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人们在后天生活当中的差异,该篇将原因归结于教化的原因。上天所赋予的性是一样的,但是还需要心的作用,这个性才可以体现出来。“虽有性,心弗取不出”,这与后来哲学家们所提出来的“心之已发”与“心之未发”遥相呼应。

三、孟子的心性论思想

孟子发展了儒学的人道主义传统,对儒学的心性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提出了以“性善”为主题的人性理论,将儒学心性论的发展推向了另一个新的高度。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系统的探讨人性问题的哲学家。

孟子的人性论是以“四端说”为基础的,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仁”“义”“礼”“智”四端,这四端存在于人心当中,是人生而具有的四种美德。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这仁”“义”“礼”“智”四心,孟子又称之为良心或本心,是指人先天所具有的善心。孟子认为,这种善心是人人先天具足的,不假外求,就像人民看见小孩落井时,都会自觉伸出援助之手,这种帮助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而是处于纯粹的“不忍人之心”。基于此,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在对心与性两者的联系方面,孟子认为要先通过“尽心”的修行方法才能达到“知性”进而“知天”。很显然,这个思路还是沿袭了《性自命出》当中的思路。因为心与性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为了使先天就具有的善心不至于丢失,孟子又提出了“存心养性”“求其放心”的命题。即孟子所说的“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以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存心养性”就是要保存心中原有的善,使本可以为善的人性堕落或丢失,方法就是孟子所谓的“求其放心”即不断地去寻找已经丢失的本心,使其回归到人身上来,最终达到道德的至善境界。

孟子的心性论以性善为基础,以天人贯通为特征,虽有先验论的色彩,但是这种心性论的确立,对儒学的发展史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在于它弥补了孔子仁学的缺憾,为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第一次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从而使其真正变得切实可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将人与天、自我与外物沟通联结起来,从而将宇宙人生贯通一气。孟学对后世儒学的影响、孟学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即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

综之,先秦思孟学派的心性论是儒學发展初期对天人问题的一种创新性的思考,它深化了儒学的人道主义传统,为哲学视界从天到人之间的转变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切入点。此外,从儒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深化了儒学的理论,使儒学初期的以人伦道德为主要研究对象不断地转变到关注天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回归到人自身的研究。在宋明时期,理学家们所阐述的心性问题有很多就是从思孟学派当中吸取了思想的营养,促进了儒学的哲学化,为儒学对应佛道的挑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作者简介:严志伟(1989- ),男,江西赣州人,硕士,中共赣州市委党校马基础理论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