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杰
摘 要:本文以城市滨水廊道为载体,对慢性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在构建原则、构建层次、构建方式上探讨慢行交通的网格化设计,在原有的景观环境和空间开展针对性的规划,将城市交通和滨水廊道进行连接,塑造城市滨水廊道的慢行空间。
关键词:滨水廊道;慢行空间;规划设计;构建
1 城市滨水廊道与慢行交通
1.1相关概念和特点
滨水空间区域指特定的空间范围内,水域与陆地毗邻的空间或建筑,亦即邻近水体的部分,作为城市与水域相连的场所,既是水域边界也是城市陆地边界;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为满足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过而规划的,空间包含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人行天桥道、地下通道等设施,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娱乐和商业需求的公共空间场所。
城市滨水慢行廊道的构建是集滨水空间和慢行空间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以自然化的生態系统和人文建设的景观理念系统有机结合的城市开放空间,在廊道区域具有公共的开放性、共享性和特征性。其廊道的交通规划是衡量一个城市的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城市形象的塑造和表达,能够体现区域环境中城市居民的行为活动特征。
1.2慢行交通的构成
慢行交通倡导绿色出行理念,以人为本的出行方式,以速度慢、距离短、节能环保、绿色交通为首选。出行的路线和速度由“人”本身来决定,自由度很高。
针对慢行系统的要求其构成分为步行系统和代步系统。步行系统以步行的优先区域、非优先区域、步行道、步行过街和步行通道为主。代步系统以车道、停车场、过街设施和过街通道为主。如表1所示
表1慢行交通系统构成
2 城市滨水廊道慢性交通构建
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是根据城市的自身发展和交通的需求来进行系统的构建和设计,这首先需设置规划的内容,以不同的群体需求为活动目的,以人流量和流向为依据进行参考,以减少机动车的干扰手段,在整体规划上保持其滨水廊道规划的连续性。
2.1构建原则
系统性原则。城市滨水廊道系统是城市的一部分,以子系统内要素间的组合和协调维持城市的运转。利用其景观系统节点的优势来连接城市的其它区域,在规划上既要考虑整体性,又要着眼相应的因素。比如:市民的出行要求、服务的景观设施、人文精神、自然生态等方面。
可达性原则。可达性是指对滨水廊道的相关指标:距离、时间和费用等方面对达到某一节点的难易程度。该原则反映出衡量服务市民的有效性,也是评价慢行交通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人本主义原则。把城市滨水廊道慢行交通于整个城市进行关联,体现和保证人的出行安全和舒适,塑造“生活环境”,因此在设计规划上必须以满足市民的基本活动要求为前提,例如:美学、动机心理、休闲方式等。
多样性原则。城市滨水廊道慢行的交通规划除了承载交通功能外,也需要承载市民所需的休闲、娱乐、健身、购物等多样性的功能需求。是集空间形态、交通换乘节点、慢行交通、绿化设施和空间等要素的组合,把各个要素的空间功能和组合形态加以构建,完善市民在慢行交通功能需求之外的基础上,满足更为生态多样化的活动方式。
生态化原则。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圈,作为城市重要的一部分,在尊重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构建自然化的景观环境,以原生态环境为主,不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通过合理化的设计和规划进行人法自然的建设,把生态自然、规划设计和市民所需进行多重技术和设计的结合,过滤“破坏式”的人工设计,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首要着眼点,从而构建出城市高质量的环境工程。
2.2构建层次
城市滨水廊道在规划设计上,层属于不同的功能空间,在形态设计上运用交叉、渗透等手法来实现其功能的共生层次。以城市的交通线性、自然空间和开放空间体系为依托,在人口分布和交通布局上以廊道慢行的基础功能为网络主体,体现规划特点。按照雅各布斯城市共生理念为概念进行层次构建,以市民需求的廊道慢行交通功能为分级的原则,如下图1所示。
图1廊道慢行交通层次构架
城市滨水廊道慢行交通构建的基础功能是满足步行或者自行车的功能区域设置,以一定范围内的密度来控制基础慢行功能的可渗透性,实现安全的、便捷的区域环境设计,保证可达性的开放式空间。
城市滨水廊道慢行交通构建的基本功能是满足和城市主干交通和支线交通的衔接功能,在构建规划上满足慢行交通和城市交通的综合设计,一方面,要依附于城市的主干交通进行接驳,另一方面满足城市交通的慢行出行方式,体现可达性和便捷性的特点。这既是城市主干交通的出行方式的补充,又是实现城市慢行廊道空间功能的可渗透性,在规划上以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构建安全、便捷的换乘环境。
城市滨水廊道特色的构建是以城市景观形象为发展规划,把城市的历史文脉、文化空间区域、自然景观联接,实现城市间的差异化与特色化的结合,文化产业与休闲商业的结合,其具体功能与特点如表2所示。
表2慢行交通、主干交通、特色慢行廊道层次构建
2.3构建设计
在以城市滨水廊道慢行交通的构建原则、功能定位和层次分级进行指导构建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以GB规范、断面设计、附属设施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要素间的融合设计进行综合考虑。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步行道宽度、结构设计和最小厚度都有规范,用以达到慢性街道与区域环境的协调。附属设施设计应以慢行和自行车的综合信息导向系统进行设计,满足所需的引导、提示、安全、方向、里程、教育提示等标示的系统设计,同时对涉及到的设计规范标准:车速小于24km/h 的街道,标志的面积应限制在 0.5至 0.7 ㎡内,字体应限高 10cm,并标注中英文双语导引文字。平面过街和立体过街方式进行不同类型的设计,以步行、自行车和换乘节点的设计。为市民提供便捷、安全和舒适的通道、与其他公共交通相连接。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交通模式的便捷性,在设计规划上要构建公共交通和廊道慢行规划的节点分级,并根据相应的服务设施衔接每一个换乘节点的服务范围的规划,把节点的集散、快慢、动静和步行、公共交通有效的衔接。
3 结语
在现代快速城市发展下,城市间的滨水廊道成为“快与慢”的新型城市发展视角,在整个城市规划前提下,将资源的生态性、市民的需求性、景观的功能性进行整合,构建慢行交通功能子系统与城市大系统间的关联,形成适宜慢行活动、体验城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城市形象的廊道体系。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奚雪松,李迪华,等.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J].人文地理.2009(03):11-16.
[2] 吴承照.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9(01):13-18.
[3] 汪芳,廉华.线型空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华中建筑.2007(07):88-91.
[4] 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瞭望[J].齐鲁学刊.2002(02):19-26.
[5] 吴承照.闲暇理论与开发策略[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0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