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荣
摘 要 说起宜兴紫砂的历史和名人,所有熟悉紫砂的人都公认:供春是把紫砂壶从日用陶的范畴带进艺术殿堂的第一人。本文拟就明、清两代紫砂著述中关于“供春壶”的研究与赞美,及“供春壶”的面世与收藏的轨迹作一个简要的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 供春壶;研究;赞美
宜兴紫砂,世界名陶,凡是紫砂界业内人士和热爱紫砂壶艺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供春壶”(见图1),而且都公认“供春壶”是紫砂历史上有文字记述的,具有欣赏和把玩价值的紫砂艺术品,可历史上有哪些人和文字记述过“供春壶”呢?
在查阅有关紫砂的历史资料基础上,把历史上文人墨客对“供春壶”的论述和赞美进行梳理,并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作一些探讨,方便对紫砂历史文化的研究作一点参考。
1 供春的身份及在当世的声誉
说起宜兴紫砂的历史和名人,所有熟悉紫砂的人都公认:供春是把紫砂壶从日用陶的范畴带进艺术殿堂的第一人,可就是这个开山鼻祖,留给后人的却只有一些朦胧的文字记载和一把迷一样的“供春壶”。
有人说:供春,姓供,名春;也有人说:供春不姓供,而是姓龚,名春。有说他是明代宜兴显宦吴颐山随身的书僮;有说他是吴颐山的婢女。最早有文字记载供春的人是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江阴人周高起,他酷爱宜兴紫砂,著作了第一部论述紫砂壶的专著《阳羡茗壶系》,盛赞紫砂壶的珍贵。当时的紫砂壶:“一壶不数两,每价一二十金”,该书的创始篇记叙了供春其人,說:学使吴颐山的早年为求读书清净,带着一青衣(童子),来到了宜兴湖滏山区的一个寺庙金砂寺中就读,这童子就是供春,供春在服侍吴颐山生活的空闲之时,看到寺中老和尚学习陶工之法,“搏其细土,捏筑为胎,制成茶壶”,就偷偷地学习老僧的技艺,可他并没有去生搬硬套,而是敢于大胆创新,看到寺后山上一棵千年银杏古树,树身结着许多树瘿,像一个个团起来的圆瘤,奇特可人,他就模仿着用手捏了一个壶型,因没有工具,用茶匙掏空壶身,然后接上与树瘿纹路相似的壶嘴、壶把,用手指按平壶的表面,并留下了许多指印,烧成后果然与众不同,自然朴雅,透出一般灵秀之气。连老僧与吴颐山看了都赞不绝口,这就是被世人尊为壶中之首的“供春壶”,也由于吴颐山的看重以及他在文人墨客中的影响,供春从此就出了名。
这段记叙也使供春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留有姓名的紫砂艺人,是他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现象浓缩、提炼到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之中,首开了紫砂壶集日用功能和艺术欣赏价值于一身的先河。供春,有意无意之间的这一石破天惊的创造,从此把紫砂茶具带进了艺术的殿堂。
2 “供春壶”在后世尊崇的地位及不可复加的伟大声誉
关心“供春壶”的人,不禁会问,这第一件带有自然派艺术色彩的“供春壶”,其魅力究竟在哪里?
古人对“供春壶”的推崇和赞美,最早见诸于文字的还是《阳羡茗壶系》,该书表述“供春壶栗色阁阁,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把这段文字翻译成今天的说法,就是“供春壶”色泽如深秋采摘的板栗,紫中带有红褐色,深沉醇和,壶体胎薄身轻,可看起来却像古代的金属器皿那样的厚重,造型端庄雅致,构思新颖精巧,显露着超凡脱俗的神韵和气质。
清代文人吴梅鼎著有一篇脍炙人口的《阳羡茗壶赋》,其中赞美“供春壶”的一节是这样写的:“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又有一位清代诗人周澍诗赞“供春壶”:“寒梧垂荫日初晴,自泻供春蟹眼生。疑是闭门风雨候,竹稍露垂瓦沟鸣。”他实际上把“供春壶”变成了宜兴紫砂壶的代名词;民国年间,海南李景康与广东顺德张虹合编了一部《阳羡砂壶图考》,二人引用徐喈凤重修宜兴县志里的一段话:“供春制壶,款式不一,虽属瓷器,海内珍之,用以盛茶,不失原味,故名公巨卿,高人墨士,恒不惜重价购之。”在这部专著中,又引用了明末时期项子京赞美“供春壶”的一段话,且更为神乎其神,大致意思是:“供春,本朝名工,他制作的茗壶不但款式好,而且还会像“窑变”一样变色,壶在泡茶以后,由原来的褐色变为碧色,如果酌出一分,壶变一分,全部斟完,则壶又恢复到原来的褐色,这难道是造物的神仙把奇妙的秘密泄露人间?所以,‘供春壶确是世间之宝耶。”这段话虽然有神化“供春壶”的味道,因为在明代科技尚没有发达到可以在紫砂壶上加进“热敏”材料来变化壶色,但从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供春壶”的喜爱与赞美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 珍宝重现人间以及其后的命运
这件被世人如此追捧,神奇又魅力四射的“供春壶”是否留传于世,如今又在何方?这更是关心“供春壶”的人们又一个迫切想了解的问题。
周高起是稍晚于供春时期的人,他对供春的了解应比后人清楚,可他在《阳羡茗壶系》里说,没有亲眼见到过“供春壶”。可以说,关于“供春壶”的留传问题从一开始就留下了迷团。
八十多年前,宜兴乡贤、名士储南强先生写了一首诗:“供春壶已世无闻,前辈皆尝如是云。神物忽来寄兴发,春归二字剧芳芬。”在这首28个字的七言律诗里,储先生告诉了人们一个惊喜;供春壶己重现紫砂江湖,回归宜兴。1928年的一天,储南强先生踯躅苏州街头,看到街头一个地摊上摆了一些古旧物品,在这杂乱之中有一把无盖的紫砂壶,形状奇特,虽沾满了灰土但造型古朴典雅,好像在与他打招呼。储先生禁不住好奇,蹲下身子拿起茶壶一看,壶把之下的款识,铁钱小篆,赫然“供春”二字,储先生惊喜之中压住心头狂跳,不露声色地向摊主问价、还价,摊主看到这把多少天无人问津的旧茶壶,而且缺盖,就说:“半只大洋吧”,摊主当时以为自已是开了天价,还等储先生还价呢?可储先生听了,满心欢喜地付了一只大洋就把这件世间珍宝抱回了家。储先生为求证这把“供春壶”的身世,曾历仿多人,先后寻访了摊主人及留传过程中的傅氏、黄氏与另一收藏家沈钧和等人,经过费尽周折的追踪、访查,并经众多专家的品尝、鉴证,都说这件“供春壶”是真迹无疑,储先生为此还写下了数万字的考证。据储先生说:这件“供春壶”发现后,英国商人曾出二万美金想买走,被储先生婉言相拒。日本侵略中国,宜兴沦陷,日本人也几次找储先生,说出8000银元买走“供春壶”,可储先生心里想,“供春壶”是中华国宝,岂容别人掠去,坚持不卖。为防万一,携壶远离宜兴。从这二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储先生傲然挺立的铮铮骨气。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出巨资以一已之力重修宜兴善卷洞的储先生,把一生中的集藏悉数献给了国家。从此,这件倍受世人关注的“供春壶”先藏在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后移交至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