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城市化的发展,违法违章建筑也越来越多,违章建筑的存在是城市的“毒瘤”,影响着和谐城市的建设。如果不加控制,违章建筑的蔓延最终侵蚀城市的活力、影响城市生活的质量。本文分析了违章建筑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城市;违章建筑;危害
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违章建筑对规划的实施和城市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紧靠公路两侧的建筑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致使紧靠公路两侧违章建筑等相当严重,造成有路不通或通而不畅[1]。近年来地方政府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治违章建筑,但往往收效甚微,而且产生了诸多问题。违章建筑问题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甚至有越拆越多的趋势[2]。违章建筑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是一无是处,从某个层面来说,这种建筑牺牲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满足了少数人的利益[3,4]。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旧城更新的推进,违章建筑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一、违章建筑的概念
违章建筑是指违反《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中的禁止性规定,未经规划土地主管部门、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审批,取得用地、规划、施工等許可证件或采用欺骗手段骗取批准手续的,经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的建筑物。
二、违章建筑的危害
违章建筑之量多、面广,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不可低估。违章建筑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规划实施,增大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成本。违章建筑破坏辖区环境的整体性,无序的违章建筑往往把区域环境弄得千疮百孔、凌乱不堪,甚至蚕食公共用地和绿化地带,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破坏城市形象。违章建筑常常是单位或个人偷偷摸摸抢建,时间紧迫而仓促,一般无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无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施工人员水平差,房屋质量安全无保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若有火灾等异常现象发生,救援人员也只能望灾兴叹,严重影响周围群众生活的环境质量及人身安全。另外,不符合规划要求的许多违章建筑一旦被拆除,违章建设者将血本无归,容易引起暴力冲突,影响社会和谐。
三、违章建筑形成原因分析
1.法律法规的疏漏
当前存在于城市旧城区中的违章建筑,相当部分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政府监管松懈时期建造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的规范化和旧城更新的逐步推进,这些违章建筑开始浮出水面,对它们的处理成为焦点和难点。另外,我国治理违法建筑比较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全国各个地方对于违法建筑的治理方式、界定等,是不统一的,也没有国家层面的权威性,这对建立我国统一的城市违法建筑处理机制提出了比较严峻的考验。
2.法制宣传不到位
我国绝大多数的市民对有关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法规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意识缺乏,以致法制意识淡薄,不懂得有关建设房屋的建筑的基本程序和流程以及基本法律法规。违章搭建,当事人根本不知道建造一幢建筑要经过什么样的手续,或者如何办理这些手续才可以进行。
3.经济利益的驱动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违法建设形成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进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扩容,导致了城市地价的不断上升。占地每多一平方米,楼房每多建一层,其蕴含的经济利益都是巨大的。部分企业和个人在暴利的诱惑之下,不惜铤而走险,偷建、抢建违章建筑。一些拆迁地段的居民盲目攀比,擅自突击搭建,企求增加拆迁补偿面积。
四、治理违章建筑的措施
1.完善治理违法建筑的法律法规
我国政府从相关的政策立法上修改制定与现在的国家土地管理法规不相适应该执法强制权、处理权、监察权、制止权等。我国政府应该制定统一的规定和立法原则,在国家层面上,应该先制定违法建筑的法律处理相关法律条例,在违法建筑的专门的法律条例中明确规定城市违法建筑的界定、法律构成的相关要件、违法建筑的认定及相关处理进而之行机构、监督的管理机制、法律责任等重要问题。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法律意识
当前,治理城市违法建筑的相关治理工作在舆论、宣传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关治理违法建筑的部门对于治理违法建筑的相关法律宣传工作还是不够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的有关违法建筑的报道和宣传是以曝光城市违法建筑的违法现象、“运动式”或“刮风式"的治理城市违法建筑的行动为主。因此,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违章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以及处罚措施。加大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囤建筑法》等有关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市民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审批手续的办理流程和相关的法律规定,提高市民的对于违法建筑的法律意识,避免市民兴建违法建筑。
3.完善隐患举报投诉制度
违章建筑的萌芽在不断的增加,执法部门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和时刻掌握情况,这就往往需要人民群众的力量-举报投诉。通过奖励投诉的方式,增强群众举报投诉的积极能动性;通过大力宣传,提高群众对举报投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五、结语
违章建筑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必将会泛滥。政府现阶段必须做到加强公共治理能力的提高,例如采取多种治理手段治理城市中的违章建筑,但是在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将违章建筑的处置和预防工作更加的人性化,与居民有效的沟通,在处理方式上尽量不要产生冲突和矛盾,避免暴力执法和不闻不问的情况出现,需要合理的处理每一处违章建筑。
参考文献:
[1]刘惠玲,叶绍云. 公路两侧违章建筑的防治措施初探[J].安徽建筑, 2008,15(5): 118-121.
[2]陈兰兰,刘飞. 小城镇违章建筑的成因、影响及治理—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2(22): 262-264.
[3]肖莉. 探究违章建筑的处置和预防[J].科技与企业, 2013(23): 296.
[4]滕荣凡. 房屋拆迁中违章建筑处理的难点[J].中国房地产, 2010(7): 73-74.
作者简介:江显伦(1993-),男,湖北仙桃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湖北工程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