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意识取向现状调查分析

2016-10-21 16:17白金明张志如董建锋高苗苗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白金明 张志如 董建锋 高苗苗

摘 要:调查显示,新媒体是体育院校大学生获取资讯的最主要途径。多数学生对意识形态的了解不够,大多数学生的政治信仰比较坚定,充满制度自信。多数同学的政治敏感性较低,缺乏深度的判断力,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争执与渗透放松了警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警惕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要发挥主导作用,依据国家法律对新媒体实行监督和管理;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便捷途径,加强正面宣传教育与引导;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面对不良信息时的“免疫力”。

关键词:新媒体 体育院校 意识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3(a)-0095-03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取向和价值认同。通过新媒体(微博、微信等)获取信息早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途径,新媒体为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和参与政治活动搭建了便利平台,对政治社会化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新媒体在传播主流信息的同时,也难以避免负面信息和媒介大众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为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以及意识取向的相关信息,梳理新媒体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意识取向,以期对今后更加有效地开展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基本情况

1.1 研究对象

选取全国14所体育院校中的首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6所学校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1300份问卷。

1.2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自编大学生意识形态取向调查问卷,在6所体育院校共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收回有效問卷1176份,有效率为90.5%。样本情况见表1。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对党和国家时事政策的关注程度、学生对意识形态的关注程度和态度、对意识形态争夺领域的态度、如何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等六方面,共23道题。

1.3 统计处理

调查结果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对收集的各种数据指标进行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院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开通新媒体(微信、微博)账号的同学占到了绝大多数,比例达到了91.8%;体育院校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时间普遍较长,占据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其中每天使用新媒体1~3 h的占到总数的34.8%;使用3~5 h的占18.9%;使用5 h以上的占到17.5%;体育院校大学生每天登陆使用新媒体次数较为频繁,其中每天登陆6~10次新媒体的占到总数的30.7%;登陆11次以上的占23.3%。

由此可见,使用新媒体(微信、微博)己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个生活习惯,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业余生活当中,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新媒体了解即时的、全面的资讯信息已经成了当今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体育院校大学生关注新媒体的内容方面,调查显示娱乐依然是大学生关注程度最高的主题,比例达到23%,其次是体育、健康,分别是21%和17%。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仅占15%。可以看出,作为90后体育类大学生平时利用新媒体主要关注的是娱乐资讯、体育和健康类的主题,对时政类主题的关注度不高。

2.2 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态度

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概念了解情况的调查中,选择“了解”的比例占到了45.9%,但也有46.8%的学生对什么是意识形态根本不了解,还有7.3%的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说明部分多数学生对意识形态并不关心,不了解。

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调查显示,有61.5%的大学生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另外有21.4%的大学生持一种比较冷漠的态度,不怎么关心,什么制度都无所谓。还有10.2%和6.9%的大学生认为其他社会制度比较好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好。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的政治信仰比较坚定,充满了制度自信;少数学生存在政治信仰危机,值得关注。

但是,在对微信、微博中出现不利于社会制度的信息态度调查中,有14.3%的大学生“评论指出其错误且转发”,18.3%的大学生“评论指出其错误但不转发”,有50.7%的大学生“对不利于社会制度的信息不评论不转发”。在对微信、微博中出现不利于共产党的信息态度调查中,有15.2%的大学生“评论指出其错误且转发”,22.9%的大学生“评论指出其错误但不转发”,有48.6%的大学生“对不利于社会制度的信息不评论不转发”,13.3%的大学生“不评论,转发”。由此可以看出,多数体育院校大学生不能主动捍卫意识形态阵线,对涉及意识形态的负面信息持一种较为冷漠的态度。

相比较意识形态负面信息,体育院校大学生更喜欢传播意识形态正面信息,宣传正能量。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对转发或评论意识形态正面信息的调查中,能够做到经常性的转发或评论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有17.9%,偶尔转发或评论的大学生占到多数,能够达到53.1%,同样有29.0%的大学生从来不转发或评论意识形态正面的信息。

2.3 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意识形态领域争执、渗透的态度

根据调查数据,体育院校大学生看待意识形态领域争执中,只有15.2%的大学生能充分意识到“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执是具长期性、又十分尖锐复杂的”;有28.2%的大学生“大致了解”,有40.2%的大学生“不甚了解”,有16.3%的大学生“不关注”。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执不了解。

根据调查数据,体育院校大学生关注意识形态渗透情况中,非常关注和关注学生的比例分别是7.7%和37.9%,不关注和无所谓学生的比例是41.9%和12.4%。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并不敏感,甚至持有冷漠的态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日益激烈和复杂。当前,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将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领域和对象放在我国高校学生,渗透的方式也由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途径转变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调查结果也反映了多数同学的政治敏感性较低,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争执与渗透放松了警惕。

2.4 如何加强体育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调查显示,认为需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的比例占到27%,加强网络信息传播法规建设的有20%,认为需要加强红色网站社区建设和培养社会主流价值观网络代言人的比例均有19%,有16%的大学生为需要删除负面信息。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体育院校的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需要正面宣传引导、加强网络信息传播法规建设、加强红色网站社区建设和培养社会主流价值观网络代言人等几个方面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新媒体是体育院校大学生获取资讯的最主要途径。学生注重新媒体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娱乐、体育和健康,对时政类的主题关注较少。

(2)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不高,关注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新媒体;多数学生对意识形态的了解不够,大多数学生的政治信仰比较坚定,充满了制度自信。

(3)多数体育院校大学生不能主动捍卫意识形态阵线,持一种较为冷漠的态度。多数同学的政治敏感性较低,缺乏深度的判断力,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争执与渗透放松了警惕。

(4)绝大多数体育院校的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需要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

3.2 建议

(1)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警惕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文化利用网络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他们试图通过新媒体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因此,需要更加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构筑严密的新媒体防线。

(2)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依据国家法律对新媒体实行监督和管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频繁,西方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不断向高校渗透。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传播信息、观念与思想的重要阵地,并对高校群体的思想意识形态、文化氛围产生了深刻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执乃至斗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政府和高校要发挥主动作用,依据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力对新媒体网络加强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完整呈现舆情,开展净化网络的行动,营造健康向上、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3)充分利用新媒体便捷途径,加强正面宣传教育与引导。绝大多数大学生社会政治认同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对社会主义制度非常认同感,爱国热情高,但不能忽视的是他们中间有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淡化和缺失的问题,对政治问题认识不全面或淡漠的问题,以及片面追求政治“西化”等问题。因此,高校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优质政治宣传资源,占领舆论新高地,主导政治话语权,澄清青年学子认识误区,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政治信仰。

(4)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面对不良信息时的“免疫力”。高校应把网络素养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通过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入课堂教学。充分用好新媒体,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话语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引导青年学子学习信息安全常识,培养青年学子识别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以加快养成网络社会中健康上网的基本技能和素质,提高他们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俞婧.媒介生态视野下的体育专业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研究一一以南昌高校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2] 范俊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养成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3] 信玲玲.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J].高教探索,2014(11):225.

[4] 王世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7-18.

[5] 雷于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133-134.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体育院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