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朋飞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18)
《水浒传》回目的词频探析及其文学意义
夏朋飞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18)
小说回目是文本内容的精炼概括,对小说回目进行词频分析可以揭示出小说的意旨情趣。在《水浒传》回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大”“打”“闹”三词无疑是一部小说的关键词。“大”是《水浒》的主色调和,同时具有深刻的悖论意义即狭隘和空化;“打”和“闹”是《水浒》最核心的双重旋律,其自然的延伸即“智取”和“大战”;“打”“闹”既带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又是《水浒》最为传神精彩的关节。《水浒》作为一部“打”“闹”的“大”书表现了一定的“忠义”色彩和“为市井细民写心”的思想,但更主要的它是一部小人物的幻想曲。
《水浒传》;回目;词频分析;主题
回目是章回小说的标志性特征,在形式上具有民族特征:注重整齐、对称、文采,具有诗的形制;在内容上回目主要是对一章两节故事的梗概;功能上具有预叙和巩固读者记忆的作用;在结构上早期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代表,显得朴素单调,后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精致典雅。中国古典小说回目动辄上百,一回又包含两节,其庞大的“家族”构成了一个既依附于文本又相对独立的文体。
小说回目从根本上讲是由文本内容决定,回目是对文本的映射,映射的主要条件是概括。因此一部好的小说回目能够最大限度的概括故事内容,表现故事风格,底定故事情调,乃至表达一定的褒贬喜恶。《红楼梦》可谓这方面的代表。如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全大体”,回目既准确反映了一章的事体大节,又直接对人物做了中肯的批评。本文以我国古典小说六大名著的前五部作为回目分析的样本。这五大小说,在题材、时间、成书方式和艺术成就上概括了我国章回小说发展的一般历程,作为研究分析的样本比较理想。
词频指的是某一个给定的词语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词频的波动与社会现象、情报现象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一定的社会现象和情报现象必然引起相应的词频波动现象。”[1]分析这种波动的方法即为词频分析法,它“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揭示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取得了丰硕成果。”[2]高频词是词频分析法关注的重心。小说回目中的高频词对揭示文本旨趣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如下表:
注:文中提到名著如不另注,《三国演义》为毛批本,《西游记》为世德堂本,《金瓶梅》为崇祯本,《红楼梦》为庚辰本,《水浒传》为荣与堂本。回目的词频统计以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为考察对象,人名、地名、虚词等非实质性词语暂不作研究对象,不列入排名序列。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一大杰作。“就所叙的事件而言,《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全书共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3]34在《三国演义》回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即为“兵”,笼统的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兵书”也并不为过;其次,崇尚智力、谋略是《三国演义》的另一明显特征,“小说对于智与勇,都是予以歌颂的。比较起来,在描写三国政治、军事、外交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小说更突出了智慧的重要性”[3]31。在小说回目中排名第二的高频词就是“计”。实际上,《三国演义》也是这样为后世所接受的,民间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因为“其中的谋略给人多方面的启示……年纪大的人阅历多,本来就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再读《三国演义》就会变得老谋深算了。”[4]341另有一些人则特别关注《三国》“兵”的一面,如努尔哈赤“奴酋稍长,读书识字,好看《三国》、《水许》二传,自谓有谋略”[5]336,皇太极“且汗尝喜阅《三国志传》”[6]21。清人王嵩儒云:“本朝未入关之先,以翻译《三国演义》为兵略。”[7]615另外明清时期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人也每每“攻城略地,伏险设防……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玉帐惟一之秘本”[8]264。“兵”和“计”是一部《三国演义》的“草蛇灰线”。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至于说到这书的宗旨,则有人说是劝学;有人说是谈禅;有人说是讲道;议论很纷纷。”[9]328明代陈元之在《西游记》序中提出心魔说“孙,狲也,以为心之神;马,马也,以为意之驰;八戒,其所戒八也,以为肝气之木;沙,流沙,以为肾气之水;三藏,藏神、藏声、藏气之三藏,以为郛郭之主;魔,魔,以为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之障。故魔以心生,亦心以摄。是故摄心以摄魔,摄魔以还理”[10]75-76;托为李贽的《批点西游记序》中也说:“东,生方也,心生种种魔生;西,灭地也,心灭种种魔灭。魔灭然后有佛,有佛然后有经。[7]226”谢肇淛则提出“求放心之喻9”[11]182的说法;现代黄霖先生也认为“《西游记》想通过孙悟空的形象来宣传‘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学是一清二楚的。心学的基本思想是‘求放心、‘致良知'”[3]129。在《西游记》回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即是“心”和“魔”,小说回目与文本主旨之间若合符契。
《金瓶梅》是我国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题材上,鲁迅先生称其为世情小说。“世情小说,或着重写爱情婚姻,或主要叙家庭纠纷,或广阔地描绘社会生活,或专注于讥刺儒林、官场、青楼,”[3]142将这一题材发挥到极致的便是《红楼梦》。《红楼梦》与《金瓶梅》联系颇密,对此学界论述已多,其中重要一点即是对“情”的热切关注。如《红楼梦》“大旨谈情”,《金瓶梅》则“单说着情色二字”;《红楼梦》中有“情情”“情不情”“古今情”,《金瓶梅》(崇祯本)评点中“大量出现了‘情'的字样,包括了世情、人情甚至文情。”[12]美国学者史梅蕊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中的花园意象》一文中进而认为“在两书中探寻以花园为中心的意象群落,认为两书中的花园都是‘情'之具体化。”[13]175-187同样,在《红楼梦》和《金瓶梅》回目中“情”的出现频率都相当之高。(《金瓶梅》中第1高频词“打”为动词,考察文本实际,不宜作为整部书的概括词)。从这个角度讲,两部书在某种程度上均可称之为“情书”。
《水浒传》回目共1508字,频次在10以上的词共计21个,其中删除“宋公明”“梁山泊”等非实质性词语外,余8词如表。
注:《水浒传》回目中“大”包括“史大郎”“武大郎”“大名府”“大辽”1次,因为“大”本身特殊的美学意义,故未删除。
《水浒传》回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为“大”其次为“打”“闹”。其他,“义”为“打”“闹”这种行为的性质归属,“智”为辅助方式,“取”为现实结果,“夜”“山”是其主要的活动环境,因此可以为《水浒传》的关键词。
另外,《水浒传》版本复杂,源流扑朔迷离,回目也因版本不同而面目各异。本文以《水浒》繁本、简本、综合本的代表即荣与堂本、双峰堂本、袁无涯本作抽样,以百回本为参考系,则袁无涯本有5回,评林本有24回不相同,如下图(节录)
目数回目版本2 6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荣与堂本双峰堂本袁无涯本偷骨殖何九叔送丧供人头武二郎设祭7 2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柴进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闹东京7 5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骂钦差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谤徽宗8 1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赚萧让小七倒船偷御酒李逵扯诏谤朝廷郓哥报知武松武松杀西门庆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出乐和9 0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渡燕青射雁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赚萧让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渡燕青射雁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镇燕青遇故
《水浒》回目虽因版本而各异,但其高频词的分布却并无二致。可见对《水浒》词频的分析,版本的影响很小。
注:各版本“大”中包含“大郎”2、“大名府”1、“大辽”1;三高频词在各自版本的排序中均为“1、2、3”。
(一)“大”。《水浒传》回目中的名词首推“夜”,其“包涵着挑战伦理秩序的寓意,特别有利于英雄好汉的‘壮心'打造。”[14]和“夜”相比,“大”虽然是一个副词,但对揭示《水浒》内涵所起到的作用却更大。“大”在《水浒》回目中的频次为26,超过以宏大叙事著称的《三国演义》17。在《水浒传》中“大”主要是作副词,其中“大闹”10,“大战”6,其余“大并火”“大劫牢”“大兴”“大破”“大买市”“大会垓”各1。《水浒》作者对“大”有一种偏爱,并不惜牺牲回目的艺术性和真实性。如《水浒传》第86回“宋公明大战独鹿山”、87回“宋公明大战幽州”,第92回“宋公明大战毗陵郡”、93回“宋公明苏州大会垓”,频繁出现的“大”使得回目在结构和用字上重复、单调,缺少变化之美;第19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整个过程在形式上也许属于“并火”,但就事件的规模、时间和激烈程度言,林冲所杀只是王伦一人,手到擒来,“林冲即时拿住王伦,又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察地搠倒在亭上。”事后不论小喽啰还是其他头领都立刻归附“吓得那杜迁,宋万,朱贵,都跪下,说道:“愿随哥哥执鞭坠蹬!”,算不得是大并火。
(二)“打”。“打”字在《水浒》回目中主要为状语+动词式的偏正结构,如“拳打”“棒打”“枷打”“石打”(各1)“兵打”(2),其次为“单打”(1)“醉打”(3)“夜打”(1),其次为“一打”“二打”“三打”,没有修饰语的只有“打虎”“打青州”“打死”。“打”的基本含义是攻击,被打的多为负面人物和小人物如镇关西、蒋门神、洪教头、白秀英、殷天锡、唐牛儿;李逵被张顺、燕青、焦挺都打翻过,但回目处理作“黑旋风斗浪里白跳”,有意回避了“打”,可见作者用词的谨慎。“打”的另外一个对象是城池,如青州、曾头市、北京城等。作者对这“打”十分青睐,如第47到52六回之中凡出现“打”五次,使用的相当密集。在一路降妖除魔的《西游记》回目中,“打”的出现频次为0,《三国演义》《红楼梦》各1,即“曹阿瞒许田打围”“呆霸王调情遭苦打”。相反的只有《金瓶梅》,“打”的频次10,且形态也更为丰富:误打、激打、逻打、抠打、唆打、怒打等。李小龙在《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研究》中认为“《金瓶梅词话》所袭的版本并非天本与荣与堂的底本,而当时它们版本远流中更早的某一底本”[15]189张竹坡在《金瓶梅》第八十七回中夹批“此回俱与水浒作表里”。《水浒》与《金瓶梅》的联系,在小说回目上也可见一斑。
(三)“闹”。《水浒传》回目中有15处用到“闹”,其中10处为“大闹”,3处为“夜闹”,1次为“闹茶肆”,1处为“闹西岳华山”,主要分布在61回之前,之后则只有“李逵元夜闹东京”。其中以鲁智深为最多“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大闹野猪林”,其他则有九纹龙、武松、花荣、镇三山、船火儿、病关索、宋江、张顺、李逵等,可见“闹”在塑造人物形象、结构故事情节以及形成故事风格中的重要作用。“闹”使得水浒人物生龙活虎、跃然纸上,充满了勃发的生机和饱满的元气。然而《水浒》中的“闹”也有许多与事实不尽相符的地方。如“阎婆大闹郓城县”一节,书上明白写着“婆子告道:‘老身姓阎。有个女儿唤做婆惜,典与宋押司做外宅。昨夜晚间,我女儿和宋江一处吃酒,这个唐牛儿一径来寻闹,叫骂出门,邻里尽知。今早宋江出去走了一遭,回来把我女儿杀了。老身结扭到县前,这唐二又把宋江打夺了去,告相公做主。'知县道:‘你这厮怎敢打夺了凶身?'”(《水浒传》第22回)之后阎婆没有再说话,知县虽然有意袒护宋江,但在张文远的坚持下,一切还是照程序走了,谈不上有什么大闹;“郓哥大闹授官厅”在文本中无影无踪。再如“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黄信见三个好汉,都来并他,奋力在马上斗了十合,怎地当得他三个住。亦且刘高是个文官,又向前不得,见了这般势头,只待要走。黄信怕吃他三个拿了,坏了名声,只得一骑马扑刺刺跑回旧路。”(《水浒传》第34回)黄信是大败而归、丢盔卸甲,谈不上大闹。“闹”在《金瓶梅》中出现5次(2处大闹),《三国演义》2次(都是大闹),《红楼梦》3次(一次为大闹),《西游记》5次(三次为大闹)。单从这一角度看称《水浒传》为“闹剧”似也不算过分。
《水浒传》是一部“好打喜闹”的“大”作,它不满足于叙述一两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而是许多“英雄传奇”的集结;它在审美上崇尚“大”;在行为上倾向直接的行动和暴力“打”“闹”;它虽然挂起“替天行道”的“义”旗,但实际却暗藏着深刻的悖论。以《水浒》第二回为随机样本,对其中“大”的使用统计如下:
大喜大怒大惊大弄、大赦大羊、大财等1 0 5 1 4 1 2
“大羊”“大财”即是《水浒》世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银”理想的代名词。《水浒》中写到“酒”有112处,肉食有103处(据汪远平先生《水浒拾趣》统计)“《水浒》中的大量的饮酒吃肉,并不纯粹是现实的描写,它的确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梦想,一种社会底层分子对物质丰盈能尽情享受口腹之乐的人生梦想。”[16]106《水浒》中的“大”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和物质都相当贫乏的“空”。作为“大”,它在情感上多表现为粗糙、空泛的“大喜”“大怒”“大吼”,满足的是小说说话阶段一般听众的感情宣泄和审美趣味。《水浒》描写的主要是市井小人物的事迹,领袖宋江为一刀笔小吏,其他好汉多是无业游民或者强人恶霸,投降的朝廷武官品级也都较低,《水浒》“大”的背后是“小”。但《水浒》的“小”又与《金瓶梅》《红楼梦》的“小”不同,它有一定的“为市井细民写心”,如“王婆贪贿说风情”一章,刻画细腻,娓娓道来,极富艺术感染力;然而《水浒》更多歌颂的却是“好汉”对女色的不近以及疯狂的屠戮,其中又以李逵最为典型,《水浒》的“大”在精神上表现为粗狂、变态、麻木不仁。它聚焦的是一群游离在正常伦理和情感秩序之外的一群“非正常人类”,终究不是市民小说,它的重心在民众对大动作、大事件鉴赏中的大释放和“狂欢”。同时,它的“大”是同“打”“闹”密切结合,并最终消逝在其中的。
《水浒》是一部崇尚动作的书,它很少为思考留下空间。“水浒英雄们并没有把‘替天行道'‘除奸去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不断地付诸实践,形成“打”与“闹”系列行动。[17]51《水浒》中的“打”“闹”主要分布在前70回中,呈现出波浪式的连续运动。如果说“大”是一种基调乃至背景音乐的话,“打”和“闹”则是形成这部交响曲最为核心本质的双重奏。70回以后招安开始的时候“打”和“闹”也几乎停止(只有84回为“兵打蓟州城”),与童贯、高俅的几次战争,所用的词汇都温和的多“两赢”“三败”;至于征辽和方腊亦不用“打”,主要是“大战”“智取”敌我意识很分明。可以看出《水浒》确有一定的忠义思想,但却并非是文本的主旨,因为“大战”“智取”在本质上只是“打”“闹”的自然延伸或者衍生。
《水浒》中的“打”和“闹”是说书人将一系列大打出手的故事和一系列类型人物组合起来的,即“大”。它既宣扬了体制外的正义,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同时也因“快意恩仇”而对血腥、暴力尊崇之至。如鲁智深打镇关西一段“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稍只一拳,打得眼睖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挡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叫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水浒传》第3回),这里面既有惩治不良的快意,更有对冲动和动作的赞扬,因为唯有这种大幅度的动作场面,才能最大限度地宣泄观众的情绪,满足普通民众的趣味。这种“大打闹”的自然发展就是征大辽、征方腊的出现,甚至两大征犹然满足不了观众好大好打的心理,于是就有了征田虎、王庆的加入。而在史实上,征大辽是一首纯粹的幻想曲,谈不上“大”也更无“打”“闹”,它起初只是说书人为招揽观众编制的“闹”剧,许多地理方位都未来得及核实。[18]此外,作者对“破辽”这样重大的“民族胜利”几乎没有任何激情的赞扬,也难以让人相信忠义的主旨和所谓的“忠义人”的说法。至于征方腊据《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七·宦者三》载“三年正月,腊将方七佛引众六万攻秀州……二月,贯、稹前锋至清河堰,水陆并进……四月,生擒腊及妻邵”整个过程并非艰险,宋军一路势如破竹。乌龙岭、昱岭关的战斗或许是有的,但大战就谈不上了。其他如“聚义打青州”“兵打北京城”“智取大名府”等等同样是小说精彩的虚构。叶昼评点《水浒传》认为“至于披挂战斗,阵法兵机,都剩技耳,传神处不在此也。”(《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卷首)又说:“《水浒传》文字不好处只在说梦、说怪、说阵处,其妙处都在人情物理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97回夹批)《水浒》中最精彩的部分如“拳打镇关西”“棒打洪教头”“大闹桃花村”“夜闹浔阳江”等这些反映生活的“打”“闹”,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过去时代的精神生活画卷,使小人物以英雄的外貌长留世间,这才是《水浒》真大的大之所在,是“传神”最好的注脚。
《水浒传》以“打”和“闹”的集合、夸张、延伸构成了一部主要以反映下层民众审美情趣需要的“大”书,它既反映了我国小说的一般发展历程,又暗藏着深刻的国民性问题,它的“大”靠近着精神的危机、感受的机械,与老子“域中四大”的高大审美和《红楼梦》小儿女的细腻完全不同,它是小说商品性和民众精神性双向影响的结果。《水浒传》的这种“大”也终将随着“打”“闹”在审美领域的黯淡而渐渐消退。《水浒》主旨众说纷纭,本文从小说回目词频分析的角度试图解释小说作者有意识无意识的倾向,进而分析文本内涵,浅词陋说,不成道理,有待来哲指教。
[1]邓珞华.词频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2]张勤.词频分析在学科发展动态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1(2).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4)[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黄道周.博物典汇[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6]罗振玉编.天聪朝臣工奏议[M]//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二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7]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8]黄摩西.小说小话[M]//陈平原、夏晓红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9]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M]//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10][明]陈元之.全相西游记序[M]//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明]谢肇淛.五杂俎[M]//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5.
[12]张羽.热闹中不废冷案《金瓶梅-崇祯本》评点的重情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1).
[13]徐朔方编.金瓶梅西方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4]李桂奎.水浒传的夜化叙事形态及文化意蕴[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5]李小龙.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6]陈洪,孙勇.进漫说水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7]李桂奎.小说与人生境界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8]何心.水浒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罗瑞宁
Analysis on Word Frequency of Chapter Titles in Water Margin and Its Literary Significance
XIA Peng-fei
(College of Humanities,Southeast University,Jiangsu Nanning,210018)
Chapter titles are the refined summary of the text contents.The analysis of word frequency can reveal the intent fun of novels.In chapter titles of Water Margin,the words of the highest frequency are“大”,“打”,and“闹”,which are undoubtedly the key words of this novel.“大”is the main color in it,and it also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paradox that is narrow and cavitation.“打”and“闹”are the core dual melody,whose natural extension is“智取”and“大战”“打”and“闹”not only have the serious violent tendencies,but also are its vivid wonderful joints.Water Margin,as a book of“大”,“打”,and“闹”,shows a certain amount of“loyalty”color,and writes for the average citizens.But it is more importantly a fantasia of unimportant persons.
Water Margin,chapter title,analysis of word frequency,theme
I207.412
A
1674-8891(2016)04-0115-04
2016-06-18
夏朋飞(1989-),男,河南汝州人,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