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燕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陆海燕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0.0128);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间哮喘、夜间哮喘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
孟鲁司特;沙美特罗替卡松;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支气管哮喘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常见疾病,多种炎性细胞参与其中,致气道慢性炎症[1]。糖皮质激素是目前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可通过减轻气道炎性反应,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部功能[2]。近年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哮喘治疗中,其能显著缓解气道炎症,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就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治疗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与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相符;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经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相关药物禁忌证、肺结核、全身感染性疾病及凝血机制异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16~78岁,平均(56±14)岁;病程1~18年,平均(8±2)年。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16~78岁,平均(57±12)岁;病程1~18年,平均(8±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炎、补液、解痉、预防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必要时吸氧,维持酸碱平衡;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呼吸通畅。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口服,1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取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50 μg、丙酸氟替卡松100 μg)雾化吸入,早晚各吸1次,每次维持15 min。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肺功能包括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哮喘症状评分:根据患者日间哮喘及夜间哮喘情况,总分4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哮喘症状越严重[4]。
1.4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25分哮喘控制测试表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显效:评分为25分;有效:评分为20~24分;无效:评分<20分[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4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1/5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13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1%(40/5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0.0128)。
2.2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间哮喘、夜间哮喘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间哮喘、夜间哮喘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日间哮喘 夜间哮喘对照组 54 2.8±0.4 1.06±0.17 2.7±0.51.37±0.46观察组 54 2.7±0.5 0.08±0.05 2.7±0.50.07±0.05 t值 0.2541 8.1247 0.3847 10.3541 P值 1.6341 0.0121 1.7234 0.0041
2.3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EF、FEV1、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EF、FEV1、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2.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个别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未影响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多发病,为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肺部功能及生命质量[6]。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包括气喘、咳嗽、胸闷、气促、呼吸不畅,夜间发作时,则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
支气管哮喘发病原因包括免疫机制、精神、遗传、内分泌等[7]。多种炎性细胞参与支气管哮喘发作,其产生的变应原导致的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基本机制[8]。临床尚缺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特异性方案,糖皮质激素吸入可控制炎性反应,缓解气道高反应性症状,抑制哮喘发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是控制哮喘的常用方法。
沙美特罗替卡松是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复方制剂,由β2激动剂沙美特罗与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组成[9]。沙美特罗药效持续时间长,可达12 h,亲脂性较高,通过对平滑肌细胞的作用,舒张支气管,抑制气道炎性递质的释放,进而缓解气道炎性反应[10]。丙酸氟替卡松局部抗炎活性强,直接作用于肺部,缓解炎性反应,改善哮喘症状。雾化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时,沙美特罗能够提高糖皮质激素受体对丙酸氟替卡松的敏感性,从而增强丙酸氟替卡松的抗炎效果;此外,丙酸氟替卡松还能够增强沙美特罗的活性。两药联合使用可增强药效,且起效迅速,能明显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关资料显示,白三烯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炎性介质,抑制气道平滑肌,促使黏膜水肿,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气道高炎性反应,进而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11]。孟鲁司特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炎性物质释放,缓解气道高反应及支气管痉挛。同时,孟鲁司特钠能减少气道成肌纤维细胞数量和成纤维细胞数量[12-13],抑制气道细胞数量的改变,促进气道重塑,改善患者肺功能。因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通过糖皮质激素缓解患者气道高反应及慢性炎症,同时,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缓解气道平滑肌收缩,恢复气道通畅,促进气道重塑,可有效抑制和预防哮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日间哮喘、夜间哮喘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EF、FEV1、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
[1]唐丽,苏秦,邓益斌,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复发情况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2):79-81.
[2]黄国华.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人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A):6-7.
[3]葛宗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性肺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95-96.
[4]王丽莉,刘庆君,肖广辉,等.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人肺炎的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3078-3079.
[5]薛涛,张艳荣.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免疫及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P、LPO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4):82-85.
[6]余红霞,凌杰.孟鲁司特治疗和预防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9):1179-1180.
[7]刘秋海,孙亚锋,张小梅,等.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中重度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2,34(10):841-843.
[8]丁海菊,张作清.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125-126.
[9]张玮,宋俊玲,郑美婧.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9):109-110.
[10]郭继芳,王立民,张艳梅,等.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6):844-845.
[11]石广军.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8):26-26.
[12]窦钰,张昌红,刘雪梅.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58-258.
[13]江雪慧.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93-3294.
R562.2+5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9.012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沈阳 1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