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州 510053)
五大发展理念与当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王荣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州 51005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具体指导制定“十三五”规划以至中国未来的思想灵魂和设计布局。在当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中,也要紧密结合实际,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不断开创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五大发展理念 思想道德 道德建设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行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发展置于各项事业的核心位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理念。五大新理念不仅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和行动指南,而且为破解道德建设工作中的难题打开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实际,在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深刻理解并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不断开创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胜利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创新是运用已知的信息,以新思维、新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新方法的过程。创新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源泉。在新的时期和新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变化的速度快、范围广、程度深,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新挑战。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应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破除传统道德中不相适应的陈旧理论和过时做法,作为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展的基点,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推动理论内容、体制机制、方式手段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一)理论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间思想文化交汇交融交锋,各种文化和思想斗争深刻复杂,人们思想活动在独立性、差异性方面明显增强,我国广大民众的价值观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元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唯有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指导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思想道德理论做到创新发展,一是要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现阶段,要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到编写修订、专题研究、宣传教育等各项思想道德理论工作中去。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以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道德建设工作的出发点,根据时代的需要,继承传统思想道德精髓,并使之融合到现代道德文化之中,赋予传统道德以新的内涵。三是要做到洋为中用,根植于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沃土,立足于基本国情,“将外国的进步文化广泛吸收,作为自己文化的食粮的原料”[1],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积极思想道德建设成果,并使其与我国社会发展相契合,使道德具有中国特色。
(二)机制创新
一方面,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非常时期,不同的利益相互碰撞,新旧观念相互冲突,道德失范现象日益突出,这些道德难题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教育、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以及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还显得软弱无力,难以奏效。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经济,要得到良性发展,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律,但由于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导致了利益主体之间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呈现多元化,明确统一人们的言行单单依靠道德也难以为继。种种现实表明,要解决现阶段我国的道德问题,在机制上就必须创新,使道德的力量不再疲软,同时又不会产生刑(法律)的恐慌,这实质上便是礼(道德制度化),我们在进行道德建设时可以对此种做法予以借鉴[2]。当前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道德制度化,所谓道德制度化建设,就是按照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特点,将抽象的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道德要求与各种具体制度结合起来,将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责任、纪律、义务等明确加以规定,使其成为带有普遍的、某种强制性的制度力量,使道德能够成为人们行为的价值导向,以发挥其应有的引导、约束、示范和激励作用。
(三)手段创新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以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特点,诸如主体的草根性、传播的即时性、模式的交互性等,已成为影响力深、覆盖面广的重要舆论阵地。在这一发展形势下,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既拥有优势,又存在劣势;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推动经济建设的创新与活力,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提出制定传统经济领域与互联网的全面“联姻”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同样道理,我们也要强化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意识,引入“互联网+”计划,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注重建设兼有理论和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队伍,积极构建网络信息环境,创建德育的主题网站,注重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借助网络技术,采用声、音、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总之,在当今时代,我们要将强大的互联网和思想道德建设有机融合,产生“1+1>2”的良好效果,为我国道德建设输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形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协调是指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强调的是系统性和整体性。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与整个社会发展系统之间有着广泛联系,而且自身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如果只是强调某一方面的单兵突进,短板就会更加明显,“木桶”效应就会大大强化,因此,应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树立系统思维,坚持统筹兼顾,摆正和理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法治与德治、科学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建设与道德实践等若干重大关系,推动协调发展,形成平衡结构,使各单项发展的动能聚合成思想道德建设整体发展行稳致远的势能。
(一)物质与精神相协调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成果,由社会生产力状况、经济关系状态、经济生活的进步等要素构成。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时所取得的精神方面的所有成果,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是其主要内容。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首先,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以至于人类社会要得以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的发展必将促进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进步。最后,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动力都源于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实践,正是物质生产实践为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理论源泉。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对于物质文明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或者说是反作用,精神文明是时代意识的精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其次,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能动的要素并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和德力支持。由此看来,两者是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关系。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引入,我国在客观上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片面追求GDP速度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付出了“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沉重的道德代价。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两手抓”并且“两手都要硬”,在强调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
(二)法治与德治相协调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而制定或认可的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则体系,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用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等来保证实现。前者属于政治建设,后者属于思想建设,各自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功能。首先,法律强调他律,是一种强制性手段;道德强调自律,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其次,法律重在惩戒和警示,主要是在人们的行为产生了消极后果后发挥作用;道德重在引导和激励,主要是在人们的行为发生之前发挥作用。再次,法律具有明确性和现实性,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调整的是国家需要维护的某种秩序;道德具有模糊性和理想性,主要存在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之中,可以独立地调节法不能或不便触及的范围。两者在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犹如车之双轮,不可偏废。但改革开改后,我国致力于建设法治社会,在法治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有一部人却开始轻视道德的作用,甚至提出了“道德无用论”,造成人们的道德观念严重错位,违法犯罪现象也呈上升态势。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向我们昭示,安邦治国应注重法治与德治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坚持“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3]的德法兼用思想。
(三)科学与道德相协调
科学主要指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是前者的主要功能,主要要素包括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促使人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的人是后者的主要功能,主要要素包括理想、道德、纪律、情操、审美等[4]。科学文化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而思想道德建设又为科学文化建设指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有过许多沉痛的教训。在计划经济时代,特别是“文革”时期,人们过分注重思想道德素质,而鼓吹“读书无用论”,使我国的整体发展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市场经济的无限求利性,人们对利益和金钱无限痴迷,造成了拜金主义的泛滥,与此同时,对思想道德建设轻视甚至于蔑视。特别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还迟迟不能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唯分数论”愈演愈烈,致使道德被肆意践踏,荣辱观发生颠倒,社会诚信严重缺失,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由此可见,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唯有坚持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两方面的协调发展。
(四)理论与实践相协调
理论建设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理应是无缝对接的,一方面,道德理论来源于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是道德理论的动力和目的,道德实践也是检验道德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道德理论对于道德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道德理论是科学的,就对道德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反之就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不可孤立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然而,在我国的道德建设中,理论建设与道德实践却并非总是均衡协调发展。十年文革时期,由于轻视科学文化建设,道德理论建设也受到了制约,在“左”的思潮干扰下,理论脱离实际,直接导致了“假、大、空”的道德虚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道德理论建设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总体方针的推动下得到了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伦理学理论发展的新潮流,各种应用伦理规范一时间层见叠出。但与此同时,学界对道德实践的研究稍显不足,他们只醉心于西方话语的“新概念”之中,而且挥舞着“理论性”、“学术性”这根大棒,对道德实践研究的成果极其轻视,大加排斥,结果造成了我们今天建设中的一大难点——许多人实际存在的双重道德人格[5]。由此看来,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动机制,注重二者的协调发展,才能破除思想道德认识中的误区和盲区,推动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
绿色是人类社会得以永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理念,强调解决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问题。人类是地球上仅有的道德主体,要从道德的方面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为自然界的其他生物考虑,要用道德来制约人类对自然的行为[6]。当前,严重的环境污染、退化的生态系统、趋紧的资源约束等各种不容忽视的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需要科学技术手段的保障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支撑,需要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必需的善以及行善所需的力量,需要激励人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道德规范,需要人们有意识地约束自身对待自然的不道德行为。
(一)培育绿色生态道德意识
绿色生态道德意识是指在生态道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生态道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社会道德心理和社会道德意识形式,主要由生态道德方面的认知、情感以及意志等环节构成。生态道德意识作为绿色发展的动力来源和精神依托,不仅是生态道德规范形成的思想前提,还对生态道德行为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在当代思想道德建设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认知,要让人们认识到有序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懂得人与自然界的共生共荣。引导人们重视自然发展规律,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彻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价值观,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强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其次要培育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要培养人们的生态善恶感,懂得“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以发展的生命实现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7],要培养人们自然、自觉、自愿地关爱和保护自然的生态良知感,就要培养人们面对一些破坏生态的行为并能与之作斗争的生态正义感。最后要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意志。要让人们在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促使人们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努力使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能够保持稳定性和一贯性。
(二)完善绿色生态道德规范
绿色生态道德规范是在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中指导和评估公民生态行为价值取向的善恶准则。生态道德规范作为绿色生态道德的外在表现,不仅仅体现着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行为是否内在统一,而且对生态道德意识以及生态道德行为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在当代思想道德建设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应着重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平衡。只有一个地球存在于人类社会,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不允许被忽视,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不要忽视向自然奉献,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不要忽视保护自然,尽力保持生态平衡。二是合理消费,控制人口增长。要大力推行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理念,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不被人们的消费行为破坏,使人类与自然生态成为亲密伙伴。“人口数量的无限制增长不但没法确保人类代际间的利益公正,而且会加深代内之间的摩擦与冲突,进而影响社会公平和安定,妨碍社会协调发展。”[8]人类的生育行为不仅单纯地受主观愿望和社会的控制,也受到自然的制约。三是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对人们的生产活动要从生态道德的视角加以调控,要彻底改变以GDP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自然环境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加以保护,注重产业经济行为文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
(三)推进绿色生态道德实践活动
绿色生态道德实践活动是指受生态道德规范引导并用生态道德规范进行善恶评价的生态行为,从广义上说,包括生态道德方面的行为、评价、教育以及修养四个方面。生态道德活动不仅仅是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规范形成的实践基础,还是现实社会中既成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规范得以巩固和实现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当代思想道德建设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一是要倡导人们在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实践中,能够根据现实社会中的生态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二是要确立明确的生态道德评价标准,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可以依照生态道德评价标准对他人或自身的生态言行进行善恶价值判断,使人自觉地向善避恶、扬善抑恶,激发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生态道德行为。三是重视生态道德教育,“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生态意识和道德意识以及培养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与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9]生态道德并非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必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各种教育手段,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才能帮助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四是注重生态道德修养,公民个体应依照生态道德规范进行学习、体验、对照、检查、反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水平,提升自身的生态道德境界。
开放是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的竞争力、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的中国已与世界深度融合、休戚与共,唯有在更深程度上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更大范围内拓展发展空间,才能在双向互动中获取最大效益,“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0]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也应创造性地贯彻开放理念,落实思想道德建设系统的开放发展,强化思想道德理论建设的开放发展,树立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开放理念,建立一个全方位开放的建设格局。
(一)建设系统的开放
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活动的运行方式和内在结构复杂,要发挥思想道德建设部门的整体效能,只有坚持开放发展理念。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系统从中央到地方、从事业到企业等的各级文明单位和党委宣传部门等一系列领导机构的指导协调、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或工会组织与各级行政首长或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研究道德建设的专家学者要注重横向交流,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家庭、社会、企事业单位、学校要紧密配合与互动,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四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产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合力,切实增强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监察部、纪律检查委员会等政府监督部门,以及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民众团体等社会部门相互间应加强协同合作监督,形成强大而广泛的道德监督网络,对个人或团体进行必要的导向和监控;“代表‘官方’评价的各种组织与个人和代表‘民间’评价的社会组织与个人”[11]应统筹整合,形成完善科学的道德评价标准,促进公民自觉地抑恶扬善。
(二)理论建设的开放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离开科学的思想道德理论作为指导,思想道德建设就会陷入盲目性。思想道德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坚持开放发展,才能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道德难题。思想道德理论建设坚持开放发展,从纵向看,就是要坚持吸纳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和中国革命优秀道德传统(是指中国的“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从横向看,一是要注意借鉴西方伦理道德理论建设中的各种有益思想观念、文化思潮、研究方式方法。二是要开拓思想道德理论建设的新领域,把握思想道德理论研究的新动态,融合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吸收借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理论建设。思想道德理论建设坚持开放发展,从宏观看,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渗透到市场经济客观存在的多样性道德要求中,形成相对统一的主流道德理论体系;从微观看,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一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准则和要求。
(三)教育方法的开放
道德教育是培育理想人格、造就人们内在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12]。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多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环境下,我国民众的思想道德观念由原来的单一化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唯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采用开放的新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一是采用“渗透式”道德教育方法,除了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专门传播道德教育的内容外,还应强调“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注重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道德教育功能。”[13]二是采用“体验式”道德教育方法,使教育对象处于具体的情境模式下体验道德冲突,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后,自主地做出相应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以此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人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其三是“双向互动式”道德教育方法,网络的发展使得道德教育者的绝对权威不复存在,道德教育仅仅依靠“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方式已然不够,教育者可以采取探讨和辩论等方式与受教育者展开民主对话与交流,不断加深人们的道德理论认识,帮助人们自觉践行道德价值观。
共享发展理念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强化的是人民对发展成果的获得感,指出发展的根本目的、依靠力量、最终归宿,突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当代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树立和创新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就要做到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了人民、坚持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依靠人民、落实思想道德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积极转化其研究成果,发挥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使思想道德建设成果由全民共享。
(一)为了人民
社会的道德是广大群众的道德,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真正做到尊重群众、为了群众,才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才会获得自身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了人民,一是在方向上,思想道德建设要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存在着不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思想道德建设要面向全体人民做到层次多样、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因人制宜。二是在性质上,思想道德建设要真实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要通过现实生活,敏锐观察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探索人民群众欢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找准为党和国家大局提供服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使各项工作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扩大其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三是在形式上,思想道德建设要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14],以此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使理论转化为思路,转化为信念,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物质财富的创造要依靠人民,精神财富的创造也要依靠人民。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坚持思想道德建设依靠人民,一是只有人民群众的愿望才是道德建设产生的源泉。道德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坚持思想道德建设依靠人民,就是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道德诉求,落实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最突出问题,道德建设才能聚集巨大的社会力量。二是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道德建设前进的动力。社会的道德是无数个个体道德的聚合。道德建设主要不在说、写、贴,而是在做[15]。只有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家庭、职业、社会等领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巨大正能量,才能推进整个社会道德的向前发展。三是只有人民群众才能营造道德建设氛围。人民群众是道德建设的主体,他们内心的信念、对善恶的判断取舍决定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只有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道德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广人民群众在道德建设中的好榜样,依靠民间道德力量,才能营造道德建设氛围,道德建设才会充满无限活力。
(三)人民共享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不仅仅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也应是思想道德建设准则是否具体落实的衡量标准,否则,思想道德建设就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一是要注重关心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在遇到社会问题的冲击时自身缺乏应变能力而易于遭受挫折的群体”。[16]从道德建设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对弱势群体关心、帮助的程度,则是衡量道德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17]。当前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密切关注弱势群体,从经济帮扶方面帮助扭转经济弱势,从强化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改变权利弱势,从加强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消除教育弱势,从给予精神关爱方面摆脱心理弱势,从而激发弱势群体向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建立较完备的道德服务体系。政府应进一步改变经费投入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增强对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更多社会群体给予免费或优惠开放,强化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更大激发人民群众投身思想道德建设的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五大发展新理念也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并结合工作实际,牢牢树立和创新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增强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厚植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郑文宝.道德制度化建设路径探微[J].道德与文明,2015(2):68.
[3]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吴灿新.精神文明学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5]吴灿新.新中国60年道德建设得失之反思[J].理论前沿,2009(4):1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鄢本凤,宋锡辉.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74.
[9]国家环保局.二十一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吴灿新.道德代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3]姚进凤.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94.
[14]中国文明网.2004年习近平嵊州调研的讲话[EB/OL](2013-11-11)[2016-10-23].http://www.wenming. cn/ll_pd/wh/201311/t20131111_1572536.shtml.
[15]钱广荣.论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3(1):8.
[16]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刘启林.弱势群体与道德建设[A].第二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C].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2006.
责任编辑:顾 松
D616
A
1009-4245(2016)06-0006-06
王荣(1980— ),女,湖北荆州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中国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