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立人 多元发展

2016-10-20 12:05
黑河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考级母语国学

黑河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10年,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让这所百年老校卓然屹立于黑河大地。近年来,学校秉承厚重历史,积极开展国学教育,实施经典诵读工程,让学生浸润书香,儒雅成人。在抓实国学教育的同时,丰富多元课程,开展多彩活动,走出了一条“国学立人,多元发展”的特色之路,努力将学校创办成具有儿童立场、中国味道、边城特质、学生喜欢的学校。

一、国学教育润泽心灵,诵读经典丰富生命

每一个生命都是灵动的,每一个生命都是诗意的。为了让诗意的童年拥有诗意的人生,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形式,为学生一生奠定智慧和品行的基础,从而让他们的童年更加美好。

中国优秀的国学经典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的气质,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润泽学生的心灵,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学校每周都安排一课时的国学校本课,选用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国学教材,安排专职的国学教师,开展国学经典的诵读和积累。

面对古老而鲜活的国学经典,开始时我们也有疑虑:大人理解和背诵起来都很困难的古文,会不会给小学生造成压力?为了化解这个担忧,国学教师每节课前都会查阅大量的资料,将晦涩的文章通俗化,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浅显的语言诠释深刻的道理,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的背诵,然后入脑入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为了保证诵读效果,我们利用每日的晨读、午诵、暮省的时间,让学生回味和巩固所学内容。一幕幕师生共诵经典的场面,成为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渐渐地,师生们都爱上了国学,一篇篇国学经典犹如潺潺小溪缓缓流淌,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提升着教师的文化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两年来的积累,我们感受着经典诵读带给学生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国学兴趣,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国学小讲堂、国学考级、国学社团、国学达人赛……学生在活动中绽放天性,体验参与和成功的乐趣。

1.国学讲堂,引经据典

每周二和周四早读是我校“国学小讲堂”的特定时间。“国学小讲堂”的小讲师们由从各班抽调的优秀学生组成。他们利用早读的10分钟时间,为全校的同学讲解历史典故,内容从“三朝”讲到“五代”,从“唐太宗”讲到“清太祖”,从“清明祭祖”讲到“重阳敬老”,小讲师们侃侃而谈,其丰富的历史知识让教师都由衷地佩服。

2.国学考级,树立榜样

经典文化,意在传承,重在积累。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会为每个年级推荐经典名篇的背诵内容,本着 “奖勤不罚懒”的原则,鼓励学生不限数量、自愿背诵,意在激发兴趣,传承经典,积累语言,修身养性,开发记忆潜能。

为表彰背诵和积累热情高的学生,树立身边榜样,开学初,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标准,组织国学考级活动。参加考级的学生以年组为单位横向比较,共分四个等级。从国学一级到四级分别称之为“国学小新星”“国学小明星”“国学小达人”“国学小博士”。考级现场,学生跃跃欲试、信心满满,大人们觉得难懂、拗口的古文,在学生的口中流利、自然、熟练地背诵出来,让验收小组的教师感慨不已。低年级的小学生,一边流利背诵《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还一边给自己打着节拍,可爱至极。高年级学生将《论语》《大学》《中庸》等名篇佳句娓娓诵来,让人心生佩服。本学期考级结束,集团三校区共评出国学小新星1200余人,国学小明星400余人,国学小达人92人,国学小博士79人。为兑现“奖勤不罚懒”的诺言,学校专门组织仪式,为考级成功的学生现场颁发证书和精美奖品。

3.国学展示,演绎经典

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一次国学经典展示周活动,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积累情况,精心编排一个5分钟左右的小节目参与展示,或歌或舞,或吟或诵,创意独特,音韵悠扬,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显露出儒雅的气质。在2015年实验集团首届体育狂欢节的开幕式上,460名女生身着国学范儿的小裙装,表演了大型操《唐诗古韵》,其清新流畅,优雅婉约的风格,让观者眼前一亮。2015年6月24日,黑龙江电视台“中华少年强——黑龙江省首届最强国学少年挑战赛”黑河站的海选在我校进行,学校“最强国学少年”的小选手们不负重望,在3个市县区3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争夺到四强中的3个名额并3次代表黑河市赴省参赛。至此,实验教育集团的国学教育,可谓蓓蕾初绽。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国学经典学习处处皆课堂,贵在坚持,聚沙成塔。久而久之,学生背诵的经典就会越来越多。作为教育者,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文化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精神的土壤上,静待花开。

二、推动阅读亲近母语,读写互动提高素养

语文课程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学校从2014年3月开始,启动“亲近母语——大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以“读好书、写好字、习好文”为支撑,实现“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校本育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语文课堂重构

首先,从母语学习入手,改进语文教学,尝试语文课堂的重构。利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等形式,实现语文课堂的短时高效,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作整本书导读、读书交流、绘本欣赏等课型的研究与实践,实现由传统的“教课文”向“用课文来教”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优秀的阅读材料,选择了全国“亲近母语课题组”编写的《日有所诵》这套书,作为诵读的补充教材,让这些优秀的儿童作品,诗性的语言,转化成学生的精神气质,浸润学生的心灵。

2.阅读课程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积累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语言习惯形成的初始期。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崔峦老师提出语文课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将读书课程化,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读书指导和评价,真正将阅读落到实处。

3.开展读写互动研究

语文学科的基础是阅读,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一对和谐的共同体,彼此通过对方吸收营养。我校从2008年开始随笔化表达的改革实践,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为了让随笔化表达更加规范化,为了提高学生的母语素养,我们启动了“开展读写互动研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课题实验。目前,学校已正式成为全国亲近母语课题组的实验学校。

在该项课题实验中,我校采用“1+2课程模块”,依托诵读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辅以我校原有的校本课程——国学课程等,通过大量的阅读、诵读、分享、表达和体验,让学生亲近母语,拓展阅读量,积累语言,学会表达。教师对阅读也达成了共同的理念,即用两座灯塔照耀儿童完整的心灵世界:一座是传统文化经典——依托学校的国学课程,引领全校师生诵读经典;另一座是中外经典儿童作品——依托《日有所诵》以及“亲近母语小学阶段分级阅读整本书目录”中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学期为学生推荐必读图画书和整本书,每位教师做推动学生阅读的点灯人。

三、百年实验薪火相传,和雅校园多元成长

从清末的黑河两等小学堂到今天的实验教育集团,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实验小学及其前身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历经时代变迁,乘风破浪,与时俱进,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百多年的办学实践,历代实验教育工作者的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使学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区域内的领军作用。从学校厚重历史中挖掘和提炼学校精神,并予以发扬和传承,是实验教育集团现任领导班子的职责。

“实验”一词的释义是“尝试,实践,探索,先行”,实验小学是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为了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而设立的基地校,承担着地方教育改革实验田的作用。一般来说,它承担的都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因此,我们确立了一种实验精神,其核心内容是:改革精神,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同时,将这种实验精神进一步阐释为乐于尝试,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先行一步。

结合教育集团成立后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开实验之风 育多元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多彩实验 多元成长”为德育活动和课程建设总目标,以“保持学校传统优势,满足学生多元需要”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三级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的机会,自主学习的氛围,展示锻炼的舞台和艺术熏陶的空间。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载体。课程只有与育人实效联系起来,才更有意义,更有魅力。如今,国学书法、男足女舞的特色课堂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线。阅读课、书法课、国学课、美文欣赏课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亲近母语,习文练字中夯实了语文基础,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足球课、形体课、健美操、跆拳道、国际象棋等课程都分年段排入了课表,旨在给学生一个基础的兴趣启蒙,促进其多元发展。学校还为有特长的教师开设个人工作室,让其充分发挥特长,为学生服务。集团三校区共组建了涵盖体育艺术、琴棋书画、科学探究、手工制作等内容的各类社团72个。每周三下午,共有1000多名学生活跃在各个红领巾社团中。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发展志趣,做最好的自己。如今的实验教育集团,3个校区62个班、3000余名可爱的学生在美丽的校园里绽放天性,张扬个性,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丰富的校本课程,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的成长引路,留下了他们一串串稚嫩却坚实的足迹。

优美的校园环境“无声胜有声”。好的环境不仅可以熏陶感染师生,还可以丰富和净化人的灵魂。学校以“传承中华文化,打造和雅校园”为核心,楼内布置突出中国元素、中国味道、经典传承和书香满溢,营造“高雅、儒雅、文雅”的校园氛围。学校新建的主教学楼大厅中,陈列了流传千古的、被誉为读书人最高境界的“四为句”,下面的竹简中刻着相应的释义;大厅上方四盏灯上是校训“和雅勤诚”四个大字,也是从国学经典里提炼出来的,学生抬头便可看到。“致中和”的古训,是教育学生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者为仁,雅者治学”,是教育学生雅言雅行、雅品雅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是教育学生要真诚、诚信。总之,实验教育集团努力用文化构建起校园之真、校园之善、校园之美和校园之健,让师生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中感受校园精神和文化底蕴,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与求知的乐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学经典教育是关乎儿童培养、民族复兴和国家昌盛的伟大事业。黑河实验教育集团牢记教育者的职责,愿意用勤奋和汗水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努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机会、展示平台和发展空间,培养拥有良好习惯,和言雅行,乐学厚德,自主成长的新一代小学生。从儿童立场出发,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真正做到以心育心,让生命灵动绽放;以爱育爱,让学校成为珍视孩子的乐园。

让我们用心做教育,与学生携手同行,引领学生迎着朝阳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基本理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04).

[2]马平.现阶段小学国学教育问题举隅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9(30).

[3]徐建顺,陈琴.我爱吟诵[M].北京:接力出版社,2012.

[4]李爱春.《弟子规》与养成教育 [J].教学研究,2001(11).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考级母语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母语
母语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