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6-10-20 19:04周永健
高等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体育活动中学生

周永健

摘 要: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当前中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体育与健康在心理教学方面的独特优势。探讨中学体育课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来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 中学生 体育与健康 体育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可以看出当代健康理念已突破了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局限,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缺一不可。高中体育课的新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也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全面健康的重视,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高中心理健康又出了新的问题。目前关于中学生的心理问卷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比较严重[1、2]。体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因此,在当前的形式下分析在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教育。高中生一般属于14、15-17、18岁这个年龄阶段,此阶段称为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无论从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正处于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阶段。身心发展接近成人,但是,心理承受能力比成年人弱。[3]而且每个学生对挫折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又有不同的个体差异性。[4]因此在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要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规律,同时要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2、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对心理的要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培养学生运用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的意识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二、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感,提升自信和自尊。三、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坚强的意志品质。四、培养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5]因此在体育活动中的过程中对这些要点应该给与关注。做到根据不同的方面进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渗透。

2.1培养学生运用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的意识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通过体育课和活动课以及课外训练,制定教学方案时,设计一定的情绪调节训练,如通过音乐与体操的配合,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健美操运动是一项极具美感的运动,学生在作体操的同时,不仅可以使肌肉得到放松,也可以平稳情绪,缓解学习压力。让学生体验运动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调节情绪的方式,通过爱好的培养和技术的培训,让学生有自己锻炼身体的方式,

2.2 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感,提升自信和自尊

在运动动作技术的传授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逐次升高难度的动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如:体操的学习,教师设立不同难度和水平的体操动作,并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能力的范围内挑战不同难度的动作。收获不断克服困难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设定合理的难度并及时给与鼓励。

2.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坚强的意志品质

人的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各种困难表现出来的心理特质。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主要在后天面对困难的环境里面锻炼出来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有困难的设计,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品质。授课时并给与学生以适当的心理指导和暗示。如在跳高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或者是更高的高度来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通过学习技术动作练习不断挑战新的高度。或者,在耐力性的训练中学生“极点”出现的时候、提示学生应对的方式,同时暗示用自己坚韧不拨的意志和精神去战胜它。过后,再和学生一起进行成功或者是没有成功的正确积极归因方式。培养学生客观积极的归因习惯,养成积极的敢于挑战的心态。

2.4培养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经常涉及社会适应的内容。如分组学习和训练队活动。教师在训练队或者分组 教学中应该制定或者指导团队一定的团队规则,他们在真实合作的过程中,遵守规则,增强团队意识、学会理解他人,并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定位,从而增强的合作能力,培养助人为乐的思想、团结合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3、教学中给心理脆弱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心理脆弱的学生是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自卑、没有自尊心、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常会遇到来自生理或者是心理的障碍。对于些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多鼓励和关注,做到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能力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发现进步时及时表扬,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鼓励。分组教学时,多跟他们一起活动,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多给他们鼓励、表扬,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逐步扭转他们的心理弱势。课余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并根据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早点走出障碍,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4、结语

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标“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也是当前高中生心理素质堪忧的呼唤。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始终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教师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进行课的设计和思考。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心理教育和体育结合方式。

参考文献:

[1]何海龙;;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综述[J];学周刊;2011年27期

[2]李卫红;;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张洪泰.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体育教学[J] 学校体育,1986,(01)

[4]丛立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季浏等.《體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体育活动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