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群体创业的具体情况和面临困境,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97家已创业的“大学生”企业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并对其中57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态势较好,经营状况趋于平稳;但发展中仍面临着社会经验不足,遭遇人才瓶颈、资金压力较大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建议
中图分类号: C812
文献标识码:A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推动下,全社会创业热情得到有效激发,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不断释放。大学生作为“双创”的生力军,其创业情况更是备受关注。为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创业具体情况和面临困难,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2014年3月-7月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经营者学历信息为“大学生”的97家企业进行持续跟踪调查 ,并对其中57家企业开展了实地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较高,对自主创业评价积极,自有资金是创业本金主要来源,但也遇到社会经验不足,遭遇人才瓶颈、资金压力较大等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企业基本特点
(一)发展态势良好,营商环境满意度较高
1季度,97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拥有资产1.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955.2万元,吸纳从业人员407人,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9.2%、60.3%和24.1%,比全部新设企业平均水平分别快34.2个、10.3个和23.7个百分点。从经营情况看,1季度认为经营状况“很好”、“比较好”以及“一般”的企业比重合计超过6成,达到63.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6.1个百分点。表明大学生创业群体经营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较好。
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为大学生创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对经营环境的满意度较高。实地调研的57家企业中,对当前创业环境的满意指数为115.8。其中,有10.5%的受访企业表示对创业环境非常满意,28.1%表示比较满意,49.1%表示基本满意,合计占受访企业总数的87.7%。
(二)“互联网+”创业是主流,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评价积极
实地调研中,近4成(38.6%)的“大学生”企业认为“创业项目与互联网的关系”非常紧密或较为紧密,仅有不足2成(17.5%)的企业认为不怎么紧密或不紧密。表明“互联网+”在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浪潮中认可度较高。
随着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大学生创业群体对自主创业的看法偏于积极。认为自主创业“前景光明”的企业占61.4%,认为“前景不明”的仅占26.3%。同时,在校期间有创业经历的受访者达到43.9%,其中认为在校期间的创业经历对后期创业有很大或较大帮助的占比在9成以上。
(三)展现自我价值是创业主因,自有资金是创业本金的主要来源
实地调研中,有77.2%的创业者表示“展现自我价值和才能”是选择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创造财富,提升社会地位”和“更自由的生活”选择比重也较高,均在40%以上 。
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初始资金规模较小,多以自有资金为主要来源。超6成创业者的初始投资金额在20万元以下。其中,投资额在1-10万元之间的占比最高,达45.6%;10-20萬的占14%,1万及以下的占3.5%。从资金来源看,启动资金主要集中在自有资金和亲朋好友资助,选择这两项的被访者比重合计超过80%,分别为54.4%和26.3%。
二、“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与社会舆论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较好的氛围,但从这些至少有两年创业经历的大学生亲身实践看,社会经验不足、运营成本高企、资金不足是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脉资源短缺,社会经验不足
尽管大学生创业者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冲劲和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但在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实践能力普遍不足。特别是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在这方面感到较为吃力。实地调研中,43.9%和40.4%的受访者分别把“人脉关系不足”和“缺乏社会经验”作为自主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二)遭遇人才瓶颈,用工成本居高不下
大学生创业企业普遍反映,因经济实力、福利待遇和创业环境等现实问题均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使企业难以招到“志同道合”人才,并且人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尤其是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更显捉襟见肘。某美容科技公司介绍,目前该企业处于初创期,知名度不高,想通过新业务的拓展,实现用户积累,需要引进优秀人才进行系统研发,但是研发等岗位人员成本近几年来节节攀升处于高位,成为企业难以承受的繁重负担,企业短时间内想要发展壮大非常困难。
(三)资金压力较大,融资需求难满足
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企业日常运作是大学生创业初期首先遇到的棘手难题。实地调研显示,多达70.2%的受访者表示“资金实力不足”是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
企业反映,目前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资金压力主要表现为:一是信用档案不健全,造成缺乏有效融资资质。初创企业资金缺口较大,需要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但受学生阶段信用记录不够详尽、创业项目发展前景和预期收益性不确定、可抵押资产规模偏小等条件的制约,大学生创业者较难获得风险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等方面的资金支持。跟踪调查显示,1季度,在97家企业中,有融资需求的16家,其中有15家未获得融资,占比高达93.8%,比上年4季度提高4.3个百分点。二是社保支出数额相对较大。部分企业反映,由于社会保险基数与大中型企业基本相同,对于刚起步、营业情况不佳且前期投入较大的小微企业来说,社保费用超出其承受能力,企业感到不堪重负。三是回款周期偏长。大学生创业企业知名度较低,竞争力偏弱,为了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货款回收等方面,往往要做出较大的让步,部分客户要求推迟结款时间,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较大压力。
三、努力突破瓶颈制约,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稳步成长
目前大学生创业企业大部分处于初创期,也是风险较高时期,如何让他们能“生出来”,还要“活下去”“活得好”,这是今后政府相关部门实施精准服务的工作重点,也是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关键一环。
(一)加大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实地调研中,当问及“政府在推动大学生创业方面还需做哪些改进”时,多达66.7%的受访者选择“加大资金支持”,在所有选项中位列首位。
建议:一是在对创业项目审慎审核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大学生贷款门槛,缩短审批时限,并对创业项目经营情况进行跟踪回访,便于后续定点帮扶。二是加快发展线上众筹、P2P网络金融等新型融资方式,设立重点支持创业大学生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搭建创新创业大学生和投资人互联互通平台,全面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三是在推进工伤保险费率下调等“普惠制”的同时,制定专门政策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且经营较为困难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在社保缴费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缓缴。同时,将从事“新经济”的初创企业纳入相关补贴政策范围,采取补贴标准与R&D投入强度、创新项目等挂钩的激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下一年度给予适当补贴,帮助其轻装上阵。
(二)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政策执行效力
实地调研显示,40.4%的企业认为获得“创新创业资讯”,主要通过“已创业的朋友”介绍 ,选择通过“国家或北京市中小服务平台”、“新闻社交媒体”、“行业协会”的受访者比重在10.5%-24.6%之间,比例相对较低。部分企业反映,由于政策宣传不尽到位,政府和小微企业之间信息渠道还不尽通畅,对各项优惠政策的知晓率也不太高,也就很难主动对接优惠政策。
建议:一是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微信、政府相关部门的门户網站、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提供办事指导和咨询,定期举办政策宣讲,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解读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制度,对大学生群体存在的疑问进行权威解读。二是积极对接创业者需求,制定并完善操作性强、较为详尽的政策实施细则,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地生根。三是进一步简化相关审批流程,制定明晰的大学生创业相关手续指南,做好设立审批、税收减免、培训指导、补贴申请、社会保障等配套服务。
(三)完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
实地调研中,66.7%的创业者希望创业导师提供“营销策略”的培训和帮助。对“创业政策”、“融资方法”、“组织管理”的认同率也较高,均在30%以上。
建议:要从高校和政府两个层面努力,切实完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从高校层面,一是要加强课程建设,将创业教育培训纳入高校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推行创业模块课程、创业案例教学和创业实务训练,培养在校生的创业意识。二是要加大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和聘请创业指导老师,开设创业培训课程,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参加培训,为大学生提供市场营销、融资方法、领导力管理、创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从政府层面,一是要加大创业场所支持力度。调查中,超过5成的企业呼吁“加强经营场所支持力度”,位居最受关注政策的前列。要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落实经营场地,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给予租金补贴。二是通过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创新成果展示推介等活动,搭建创业者交流平台,培育创业文化,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形成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