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国
摘 要:圣人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语文教学而言,何为乐知?就是乐于知道,愿意了解这件事情。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尽管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一条是,学生必须“乐学”,这是首要条件,这是大前提。
关键词:语文;乐学;兴趣;策略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在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要想成功,首要的先决条件是,要对所从事的这件事具有浓厚的兴趣,从内心深处愿意做这件事情,无论多么辛苦,也乐此不疲,也干劲冲天,也志在必得。那么,想不成功都难,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圣人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语文教学而言,必须要体现让学生“乐知”,何为乐知?就是乐于知道,愿意了解这件事情。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尽管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一条,学生必须要“乐学”,这是首要條件,这是大前提。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一、要营造“乐学”的氛围
大家肯定都认同这一点,如果置身于一个快乐的氛围中,做某一件事情的积极性肯定就会很高,对于学习来说,求知欲也一定会很强;反之,效果就相对会差一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风趣的语言、情绪的感染、奇特的想象、诙谐的情态等,巧妙地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角色,激发学生极大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快乐地探究问题,毫无压力地学习知识,把对知识的探究看作是一种快乐的游戏,看作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思考,在快乐中探究,那么,无论困难有多么大,问题有多么难,学生都会乐此不疲,会用一种不攻破难关不罢休的勇气去探索、去登攀。
二、要激发“质疑”的勇气
一般来说,学生往往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总认为书上说的就是对的,名人说的就是对的,老师说的就是对的,殊不知,圣人也不可能什么都懂,也不可能什么都明白,更不可能什么都会。谁都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因此,在求知的问题上,必须要有一双能够辨别真伪的眼睛,要有一个认真思考的习惯,不能盲目地偏听偏信,不能“拿来主义”。不管是书上说的也好,哪一位权威人士说的也罢,或者是老师说的话,都要认真分析以后才能做决断,绝不能听之任之都当成真理,那样更会犯错误。
三、要鼓动“求异”的欲望
无论什么事情,答案往往都不是唯一的。因为不同的人看问题站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答案往往就不同;不同的人受不同的情境限制,看问题的氛围不一样,因此,得出的答案也不会相同,因此,我们在教学上,一定不要不管怎样的问题都一味地追求统一性的答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尽可能引导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去认识,由此得出不同的看法,得出不同的答案。比如说理科的一题多解,文科的主观性命题,都属于这种情况。就拿《愚公移山》来说吧,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古老故事,对于愚公移山这种精神,无论怎么说,也应该给予称赞的!可是,面对家门出路被挡住,无法很快地走出大山这种困境,是不是只有移山这一种办法呢?这种做法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多少呢?是否值得商榷呢?智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如何看待智叟所发表的一通言论呢?这些问题在教学中都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认真充分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讨论、通过探究,最后得出一个尽可能合理的解释。再比如说有一些成语,表意很决断,现实生活里是不是就真的这样一成不变呢?就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来说,现实生活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良药苦口利于病”,目的是要“利于病”,可就一定要“苦口”吗?既“爽口”又治病的药不是太多了吗?所以说,凡事总要思考,总要分析。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勇于“求异思维”,如此,他们才会不断地聪明起来。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要不断地琢磨,不断地思考,精益求精,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出现新气象,不断地求得高效益、高效果、高效率。因此,要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就要提高每一个人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冯战歌.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