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怎一个“乐”字了得

2016-10-20 06:09谷丽颖
新课程·中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

谷丽颖

摘 要: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领悟语文的魅力,享受美好、享受乐趣、享受幸福,进而享受课堂、喜欢课堂、沉醉课堂,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乐读;乐品

课堂应该给学生酿造美味的甜酒,让学生从中享受美好、享受乐趣、享受幸福,进而享受课堂、喜欢课堂、沉醉课堂。

当然,语文课要变为学生的乐园,那就要有“游乐园”的良好设施。很幸运,我们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所选课文,都提供了这样的设施,它能使学生自主地进行语言的学习并时时享受其中

之乐。

一、乐读,赏其美

如果学生能够读好一篇文章或文章优美之处、动人之段、情深之句,那么体悟“文情”就不是什么难以攻克的“堡垒”了。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设置前景——诱读

翻开课本,不少选文不仅语言美,而且形象鲜活,情感丰富,常常饱含动人心魄的艺术美。如此,阅读过程便成为一次审美体验,一次发现美的旅程!如,我在教学《雨说》时,说:“下面的一首诗,是一件很不错的艺术品,同学们认真读一读,品一品,看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发现它的美,有没有一颗敏感的心感受其中的情味。只要你反复地品读,“咀嚼”到最后,你会把自己带进一个神奇的、有趣的世界里,让你乐不可支,待会儿你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笑!”我给他们设置了一个诱人的前景,学生自然会抑不住好奇、怀疑、向往之心,朗读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2.营造氛围——导读

在教《海燕》时,我这样导读:“是呀,海燕是勇敢的。你们看,你们听——”使用多媒体播放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在乌云和闪电之间飞翔的画面,同时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为背景音乐,听配乐朗读。乐曲声、朗读声在教室里激荡,震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当听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学生的情绪也发展到了高潮,这时,我问:“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我们来读一遍(如何)?”我话还没说完,学生就异口同声地说:“好!”“希望你们读得更出色!”

二、乐品,尝其味

有一位一线的老师曾经这样说:“我们爱喝雪碧、可乐,一边喝一边都要咂一咂滋味,越咂越浓,越爱喝。读书也要咂咂语言文字的滋味。这个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妙在何处?读了以后有何感受?体会到什么?越咂你就会越觉得语言这东西太有意思了。”这就是对“品读”形象通俗的理解。那怎样让学生像喝饮料般咂一咂语言文字的滋味呢?

1.在评读中品

朱自清的散文《春》描绘了一幅“春草图”,其中有几个词用得极妙: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中的“偷偷地”“钻”“嫩”“绿”;“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中的“满是的”。为了让学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较轻松地品味这些文字,享受它们的妙处,我在屏幕上打出两段文字。一段是原文,一段是被我简化的文字。然后我让班上两名朗读最出色的学生抽签分别代表两组同学朗读这两段话。读完后我问:谁读得好一些?学生一致认为读书上原文的学生好一些。我又问另一个学生和他所代表的那两组的同学:“你们有意见吗?有什么委屈吗?”这一下他们情绪可激动了,站起来七嘴八舌地说:“有!我们抽读的这一段没有他们读的那一段写得好,不是我们的朗读水平差!”接着,我让充满委屈的他们说说对方那段文字到底好在哪儿?学生细致准确的分析让我惊讶。在这种情绪激动的评读中,学生尝到了斟字酌句的美妙滋味。

2.在自主朗读中品

自主朗读,让学生的心灵在语言的天空里自由放飞。阅读不仅是一种信息的摄入过程,而且也是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智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与作者情感交流的过程。由于读得真切,心有所思,这时他们便会萌生倾吐、与人交流的冲动,他们渴望自己的感悟体验得到同伴的认可,他们也想听到别人的真知灼見。于是,他们首先会自发地在学习伙伴间展开沟通与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入景入境地朗读,他们入情入理地解说,他们学会了聆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在交流中内化了语言,在交流中让思想变得深刻,这是对文本感悟体验的释放,这也是反思中情感智慧的升华!

努力探索吧,语文课,怎一个“乐”字了得!

参考文献:

童志斌,尹菲.中学语文朗读指导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5(11).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让有效提问激活语文课堂
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
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