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探析

2016-10-20 13:57杨书薇
学理论·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

杨书薇

摘 要: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逻辑起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其内涵更加丰富,理论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最高理想和价值目标;现实中,表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民主自由的扩大、价值地位的提升、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升级、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内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053-0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进行再探析十分必要。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的片面而畸形发展的基础上,他把希望寄于建立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包含以下内涵:一是自由自觉地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经历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依附机器的社会状况后,马克思认为首要的是要把人从机器中解放出来,自由选择劳动。二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人的发展程度有赖于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三是需要的全面发展。最初,维持肉体生存是人唯一的需要,社会不断发展,需要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未来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全面性。四是能力和潜能的全面发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1]330理想社会,物质财富将极大丰富,闲暇时间随之增多,这必将唤醒人类自身“沉睡”的力量,使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五是个性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对社会关系有自主性的个人会逐步代替与社会关系不相适应,即全面发展的人会逐步代替片面的、异化的人。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在中国的发展

自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传入中国,中国历代领导人就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读。然而由于所处时代不同,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主要发展目标不同,每一时期的解读也不相同。

毛泽东时期,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注重人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和满足。他反复提醒全党把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二注重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说一切事情都是要人去做的,没有人做,就不可能成功,而做就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三注重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和社会的“多面手”。为巩固新生政权,提出培养政治与业务统一的人才和“工农商学兵”各方面都通一点的社会多面手。四注重德智体及个性全面发展。以德育为重点,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和个性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不再受温饱困扰,精神需求亟待丰富。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解放思想。面对当时党内外思想混乱的局面,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把解放思想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二是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邓小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根本的就是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江泽民在苏联解体十年后,汲取经验,以崭新视角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进程,他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发展趋势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映;是人的物质、政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与人力资源充分开发的统一;是人与社会、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次把人的全面发展同党的纲领和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

步入21世纪,胡锦涛注重和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通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决策使得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实现了由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突破。

综上所述,毛泽东以政治革命为逻辑起点,注重政治性;邓小平则以发展生产力为逻辑起点,注重经济性;江泽民以发展为逻辑起点,注重发展性;胡锦涛以人的价值为逻辑起点,注重价值性,几代领导人分别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做出了丰富和发展的论述。

二、人的全面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逻辑推理角度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原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阶段,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外在是指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在是人自身的和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探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之中,为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开辟了新境界。

(一)理论层面

人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和理想而存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腐朽陈旧的资产阶级社会最终会因自身无法调和的内部矛盾而消逝,代替它的将是一个每个人都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其中这一未来社会得以运行的一个基本准则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实质就是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和理想。

(二)现实层面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空洞的理论构想,而是深刻融入人类社会实践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逻辑起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其内涵更加丰富。

1.物质生活的丰富

马斯洛人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生理需求是人第一位的需求;马克思生存、发展、享受的人类三大需求把生存需求作为人发展的基础。革命年代,解决人民温饱是首要需求;和平年代,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代,实现经济增长、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迫切的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在注重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的经济增长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2.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

人的全面发展就人类社会而言,是指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就个体而言,是指人的身体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谐发展。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的内在因素,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精神动力,更是个体对高质量现代生活追求的标志。就整体而言,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会使一个民族失去灵魂和凝聚力;就个体而言,会使个人缺乏理想,抑制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3.民主自由的扩大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与自由密切相关的,包含着自由劳动、自由社会关系、自由发展个性。换言之,人的全面发展内在包含人民政治自由、文化自由、经济自由等。毛泽东侧重于物质生活的发展和政治人才的培养;邓小平侧重于思想文化自由和经济自由;江泽民倾向于培养综合、立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胡锦涛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随着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进程的推进,我国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民的政治参与自由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4.价值地位的提升

文艺复兴以后,人的价值就被逐渐肯定和重视起来。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地位随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断巩固与提升。毛泽东把人民当作历史的创造者,发动人民运动;江泽民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确认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则;胡锦涛将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到“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党的十八大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由思想观念到党的纲领性文件,到治国理念,再到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价值地位被不断挖掘和提升。

5.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升级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全面发展必然内含着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不断提升。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交往方式由面对面的简单平面交往变为交叉式的复杂的立体交往,交往广度由线性增长变为呈指数扩展,交往距离不再受空间限制,社会交往远远超出了马克思时代交往的形式和范围,社会交往能力全面升级。社会交往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重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注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注重互联网的开发應用,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丰富与扩展。

6.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挥

心理学上的个性是指人相对稳定的动机、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123。这里“全面的本质”包含人格、智力、能力、个性、潜能、创造力等人的内在个性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采取的尊重自主知识产权,鼓励自主创业,鼓励民主参与等措施都是为人的个性潜能的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对个人而言是实现自身价值和自由,对社会而言是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深刻认识和分析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要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步,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