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及栽培管理技术

2016-10-20 14:12马治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栽培管理技术杏树

马治洋

摘要 通过对杏树的林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分析,从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霜冻预防阐述了杏树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杏树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杏树;生长环境;栽培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67-01

杏树是我国北方最普遍的果树之一,2000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近几年来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使得杏树在宁夏的南部山区大力发展推广,尤其是彭阳、原州区红梅杏远近闻名,远销全国各地。但是,不管是普通杏还是红梅杏、仁用杏等多采用粗放经营方式,不施肥、不修剪、不防虫,经济收入低。为了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增加收入,必须实行科学管理。

1 林学习性

杏属于蔷薇科杏属,乔木,高10 m,寿命长,结果早,定植后3~4年即可开花结果。根系发达,水平分布广,耐干旱,幼树期生长旺盛,随着树龄的增长,生长势逐渐减弱。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弱。花芽为纯花芽,休眠期短,每芽只开1朵花,坐果率低。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 温度

杏树比较耐低温,冬季休眠期在-30 ℃的低温下仍能安全过冬。但是萌芽和开花期间,花器官遇-3~-2 ℃的低温就会发生严重冻害,成为原州区杏树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杏对高温的忍耐也很强,最高达42 ℃左右。

2.2 水分

杏树根系很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层中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比其他树种耐干旱。但在幼龄期需水仍较多;结果树在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迅速发育期也需要一定的土壤水分。如土壤长期干旱,每年抽生新枝很短,往往形成“小老树”,开花、坐果均不良,而且果树质量较差,产量很低。杏树不耐水涝,在地面积水较久时,轻则引起落叶,严重时根腐烂,因而导致全株死亡。

2.3 光照

杏树为喜光树种,光照充足时生长结果良好,果实着色好,含糖量高。在降雨较多、空气潮湿的地区,枝条易徒长,病虫害严重,果实品质较差。

2.4 土壤

杏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在黏土、砂土、砂砾土上都能生长。但是经济栽培仍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及壤土为好。杏树比苹果、桃等耐盐碱,可以在轻碱土壤上栽培。坡地上栽培杏树以阳坡较好,因阳坡日照长、温差大,果实品质好,成熟期也早。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肥水管理

杏树比较耐贫瘠和干旱,但对肥水也很敏感。在肥水供应充足时,树势生长健壮,退化花数减少,产量较高,而且果实品种好。

杏树的基肥可以结合秋耕施入,或第2年早春土壤解冻后施入。追肥则在萌芽前和幼果生长期使用。施肥量应根据树龄、树势和品种来确定,一般幼龄树适当少施,防止徒长影响越冬。盛果期树则应该多施,以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鲜食品种应比仁用品种适当多施[1-2]。

杏树虽较耐干旱,但生长季节只有适当灌水,才能保证杏树的正常生长和结果。特别在原州区干旱少雨,于花芽萌动前,新梢生长期和幼果迅速发育期各灌水1次十分必要。同时应灌好冬水,防止根部越冬受冻和供给早春需水。无灌溉条件的山地杏园,则应注意蓄水保墒。

3.2 整形修剪

杏树以往多不整形修剪,而任其自然形成圆头或半圆形树冠。因其内膛枝条密蔽、枯死,结果面外移,产量往往不高,经济栽培应力求进行整形修剪。

杏的树形以自然开心多主枝形较好,一般主干高为70~90 cm,主枝在中干上的分布距离应较苹果和梨为小,以免发生下强上弱现象。第1和第2主干、第2和第3主干相距18~20 cm,以后每年短截延长枝,使树冠不断扩大。树高4~5 m,每个主枝可配备3个侧枝;如树形更大,则可配备4~5个侧枝[3-4]。

对放任未剪枝树应分3~5年逐步进行整理改造。每年疏去和回缩一部分骨干枝,解决内膛光照,促进发生旺梢。大枝回缩后从锯口发出多数新枝,除选留方向适当的2~3个外,其余除萌。经过连续几年修剪后可使树势得到恢复,骨干枝分布合理,结果能力较强。

生长结果期的杏树,延长枝应轻截,一般以剪去1/3为宜。对生长衰弱的二年生枝要重回缩,促生壮枝。对串花枝进行重截,以增强枝势和提高坐果率。过密枝则需适当疏间。

杏树达结果盛期,发枝力显著下降。要多截、少疏、多回缩。大枝可回缩到二至三年生部位分枝处。树冠内弱枝留基部4~5个芽短截,促进壮果枝。对各部位发出的徒长枝,要适当选留培养,以备更新。

杏树进入衰老期后,骨干枝下部光秃上部枝条变弱,几乎抽不出新梢。应及时进行回缩更新。一般骨干枝可回缩到三至五年生的分枝处。细弱小枝尽量疏除,促潜伏芽萌发壮枝。骨干枝回缩更新后下部萌发的枝条要少疏间,以免造成过多的伤口削弱树势[5]。

一般作为鲜食品种,为求杏的果实个大、质优,可适当控制留枝的密度;作为仁用品种则可适当多留枝,以提高核仁的数量。

3.3 霜冻预防

原州区主要果树中杏树开花最早,极易遭受晚霜冻花。可采取各種延迟开花措施,加强土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促进新梢生长,秋季新梢停止生长较晚,延迟第2年开花期,以减轻霜冻危害。另外,根据副梢花芽分化较晚、开花较晚的特点,可试行冬季重剪和夏季摘心的方法培养大量副梢果枝,延迟开花期。同时,及时掌握天气预报,在霜冻来临时采取传统的熏烟等措施加强预防。

4 参考文献

[1] 安国凤,谷杰超.杏树的实用价值、种植前景及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2(5):164-165.

[2] 牛自勉,李志强,孙俊宝,等.杏树新品种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276-280.

[3] 孙振国,石建业,马彦霞,等.半干旱地区杏树日光温室栽培关键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4(5):12-13.

[4] 杨恒,魏安智,杨途熙,等.日光温室杏树高效栽培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3(3):77-79.

[5] 于勇,陈志刚.固原市原州区杏树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142.

猜你喜欢
栽培管理技术杏树
杏树
华丽的银杏树
童年的杏树
一棵杏树
一棵杏树
简析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淮南沿河滩区林茶间作无公害栽培技术
厚皮甜瓜春季凉棚栽培技术
甜樱桃新品种晓文1号及栽培技术
一棵杏树